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32 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 湘教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32 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 湘教
日较差大;Ⅲ区为青藏高寒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但由于海拔高,夏季气
温低;从Ⅰ区到Ⅱ区再到Ⅲ区,地势逐级升高,但Ⅱ区降水最少。
关闭
(1)A (2)B
解析 答案
考点1 考点2
2.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b)
地区 名称
范围
发展 状态
东部地区
东北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冀、京、津、
鲁、苏、浙、 沪、闽、粤、 琼、台、港、 澳 13 个省级行
第2讲 区域差 异与区域联系
节次 考试内容及必考要求
命题统计
考点 1:区域差异
区域 差异
①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 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自然地理 环境特点(b) ②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b) ③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b) ④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b) ⑤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
与 快于此西直部接,所的以相甲关为事中件部是地(区,乙为) 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属老工业区,改革开
放后A.,人城口市化的速大度量较外慢迁,丁为东北地区。故选C项。第(2)题,丁地区是东北
多为荒漠、草原与 高山草甸灌丛 ;土 壤贫瘠,高原边缘 地区植被的垂直 分布明显;土壤发 育差,土层浅,冻土 广布
考点1 考点2
典例1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图 ,完成下列各题。
考点1 考点2
(1)图中Ⅰ、Ⅱ、Ⅲ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文 ④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有关Ⅰ、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黑、吉、 辽 3 个省 级行政区
政区。
晋鄂个区、、省湘豫级和、行赣皖政6、内宁贵桂区蒙、、12古青川个、、、省陕新藏级、、、行甘云渝政、、和
经济社会相对 老工业基 水平较低,加 水平低,西部大开
发达
地振兴 速崛起
发
考点1 考点2
地区 名称
产业 结构
工业 化
东部地区
东北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先进制造业、高科
西北内陆干旱半 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外
流区,且河湖众多 ,雨 大部分地区属于 水文 水补给为主,长江、黄 内流区,多内流
河、珠江等大河自西 河和咸水湖
河川广布,大江之 源,湖泊众多
向东注入海洋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 植被 主;土壤肥沃,有黑土 土壤 地、黄土地、红壤、
紫色土、水稻土等
自然植被东西分 异明显,自东向 西由草原—荒漠 草原—荒漠过 渡;荒漠土肥力 低,生物种类少
⑤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
响(b)
考点1 考点2
考点1区域差异 1.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自 然地理环境特点 (b)
自然区 名称
东部季风区
西北内陆干旱半 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范
围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 古高原以南、青藏高 原东部边缘以东的 广大地区
大兴安岭、贺兰山 以西,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以北的 非季风区
考点1 考点2
地区 名称
城市 化水 平 对外 开放 度
东部地区
东北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高来自城市密度大较高较高
低,城市密度 小
开放时间早,开放度 开放程度 开放程度较 开放程度较
高
较低
低
低
考点1 考点2
典例2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区域城市化速度的阶段差异。读图 ,完 成下列各题。
考点1 考点2
(1)甲、乙、丙、丁依次表示 ( )
式(a)
2016·4 浙江学考,27(5)
②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2016·10 浙江学考,26(4)
区域 的方案及图示(c)
2016·10 浙江学考,27(2)
联系 ③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 2015·10 浙江学考,23~24)
影响(c)
2015·10 浙江学考,27(5)
④我国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b) 2017·4 浙江学考,27(1)
A.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关闭
第(B1.)题Ⅱ,地区形气与候气干候燥是,气形温成年自较然差差异、的日主较要差因大素,因此是我国三大自然区
划分C.的Ⅲ主区要空依气据稀。薄第,(太2)题阳,辐Ⅰ区射为强东,故部夏季季风气区温,主高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
阶梯D.;Ⅱ从区Ⅰ为区西到北Ⅱ内区陆再干到旱Ⅲ半干区旱,地区势,由逐于级深升居高内,降陆,水气逐候渐干燥减,少气温年较差、
第一产业还 第一产业还
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以重化工 占较大比 占较大比重,
相对发达,轻型或综 业为主导 重,工业具 重型工业为
合型产业为主
有过渡特性 主
进程快,产值占比 高,外资、中外合资、 民营企业比重大 ,高 新技术产业蓬勃发 展
进程快,但 以传统型 工业为主 体
相对滞后, 以传统型工 业为主体
相对滞后 ,以 传统型工业 为主体
A.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 关闭
B.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第(1)题,城市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东部地区在20世纪80年
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 代改D.革西开部放地后区,经、济东发北展地最区快、,城东市部化地速区度、也中最部快地,而区近些年有所减缓,因此 丙为(2)东19部90地—区2;0因00受年国丁家地政区策的的城影市响,化近速些度年,与中其、他西地部城区市存化在速明度显快反,中差部,
地形以高原 为主,地势高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
气候
季风影响显著 ,普遍高温 多雨;冬季受干冷的西北 季风影响,大部分地区寒 冷干燥。年降水量均大于
干旱少雨的大陆 性气候,气温年较 差、日较差大
400 毫米
独特的高原 气候,气温低、 日较差大 ,降 水少,太阳辐 射强
考点1 考点2
自然区 名称
东部季风区
横断山脉以西 ,喜 马拉雅山脉以北 , 昆仑山脉和阿尔 金山脉、祁连山脉 以南地区
考点1 考点2
自然区 名称
东部季风区
西北内陆干旱半 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
海拔较低,包括第二级阶 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 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 , 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 平原和丘陵地区
海拔较高,地形以 高原、盆地为主 , 主要包括第二级 阶梯的内蒙古高 原、塔里木盆地和 准噶尔盆地等
2015·10 浙江学考,25 2015·10 浙江学考,27(3) 2016·4 浙江学考,21~22 2016·10 浙江学考,27(3) 2017·4 浙江学考,22~23 2017·4 浙江学考,27(1)(3)
异(c)
节次 考试内容及必考要求
命题统计
考点 2:区域联系
①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