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专题复习
卓刀泉中学罗明
专题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1、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国情(书P50/P54/P53)
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资源国情: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严重。
环境国情: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相关国策、战略和发展观: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
人才强国战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3、请你从国家、企业、个人的角度,为建设“两型社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1)国家(政府):贯彻和落实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推广高效清洁能
源和节能电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环境……
(2)企业:认真学习和执行相关政策、法律,依法规范企业行为;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设备;
进行技术改造、创新,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3)个人(青少年):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从节约用纸、用水和用电、不随手乱扔垃圾、购买和使用环保产品等小事做起;积极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009年7月31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了《武汉城市圈资源节
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促进条例》。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
大会通过了《哥
本哈根协议》,各国就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取得了突破。
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目前,工业耗能占了武汉市能耗的65%以上,为鼓励工业企业节能,武汉市出台了《合同能
源项目支持办法》,对采取该模式的企业,只要能节约100吨标煤,就有奖励,节能一吨标煤奖励300元。
1、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各国就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取得了突破。
这说明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人类选择了()的道路
A、可持续发展
B、“先污染后治理”
C、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2、武汉市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是()
①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③有助于推动本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④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3、请你发挥想象,描绘一下武汉市建成“两型社会”后的美好蓝图。
答:①人们的环保意识显着增强,形成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②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节能减排”效果显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4、为了调动大家为建设“两型社会”作贡献的积极性,请你策划一次全校范围内的宣传教育活动。
(1)活动主题:建设“绿色武汉”,人人有责!
我为建设“两型社会”作贡献!
“节能减排”,刻不容缓!……
(2)活动形式:黑板报比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等
(3)活动过程(略)
(4)请你就“节能减排”方面为大家出几个金点子。
答:①使用节能电器和太阳能热水器;②使用无氟冰箱和无磷洗衣粉;③多选择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④少用一次性物品;⑤少用传真和复印……
专题二: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其表现(书P34)
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具体表现: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原因:
答: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②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③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④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只有实施这一战略,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⑤发展教育、科技,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3、请你从国家的角度,为“落实这一战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并说说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做。
答:(1)国家(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2)个人(青少年):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积极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积极参加创新素质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09年7月19日,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山东济南举办,本届大赛的主题是“体验·创新·成长”。
●庆祝建国60周年的阅兵仪式,彰显了我国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之路。
威武的16个陆军装备方队,从火力强大的自行火炮到威武先进的主战坦克,全部实现自主研制;由中航工业制造的总计15个机型151架飞机中,新机型占了95%以上。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着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1、国家每年举办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务院每年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主要的理论依据是()
A、科学技术落后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发展科学技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我国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是因为()
①这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要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③这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④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3、请你结合教材知识,围绕创新的意义,发表自己的看法。
(书P62/P123/P141)
答:①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④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⑤发展教育、科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⑥……
4、针对“时政链接”中的信息,联系教材知识或自身实际,请你设计一个问题,并找同学来回答。
①“时政链接”中的信息体现了我国什么战略
②青少年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③请说说你观看庆祝建国60周年阅兵式的感想。
④……(答案略)
1、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2、通过复习和训练,我发现自己存在以下不足。
(1)知识方面:
(2)做题方面:
3、针对不足,结合相关改进措施,请你制定一个思想品德学科的期末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