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素——大鱼飞天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第16期
导语
12年前,清华热能动力系学生梁旋做了个大鱼飞天的梦,随即退学,开始构筑恢弘的梦世界。
随后,7分钟的动画短片面世,如潮的赞誉给他极大的自信,他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经过12年的曲折,2016年7月观众久盼的《大鱼海棠》终于上映。
但是,有些观众的反映是“12年等来一场失望”,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
情怀不能当卖点
江苏建湖一中文学社佚名
2016年7月,观众久盼的《大鱼海棠》终于上映。
12年前,清华热能动力系学生梁旋做了个大鱼飞天的梦,随即退学,开始构筑恢弘的梦世界。
经过12年的曲折,《大鱼海棠》终于上映,但是,有些观众的评价是“12年等来一场失望”。
观众为什么对《大鱼海棠》感到失望?固然有观众自身的问题,他们对清华的这个青年寄予过高的期望,正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但根本原因恐怕还是作品本身的问题,主创人员想借一系列中国元素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结果这些元素成了一堆散乱的符号,想要通过影片表达宏大的思想,结果这些思想成为外贴上去的口号。
角色的行为要合乎逻辑,思想要通过角色自身行为来表现,违背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自然创作不出上乘的作品。
原本是理工科的学生,因为做了一个大鱼飞天的梦,就放弃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立志构筑自己心中恢弘的梦世界,理想不可谓之小。
12年历经艰辛,坚持不懈,但结果却不如人意。
究其原因可能很多,但有一条可以肯定,就是主创者自身功力不足。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雄心壮志固然重要,但把梦想和情怀当做卖点,没有过硬的作品支撑,情怀就是一种不当得利。
当代青年,在理想大旗的召唤下,激情满怀,豪情冲天,眼睛盯着大目标,心里想着大事业,视“小”为卑下,视平凡为卑微,这是一种可怕的理想主义。
万达集团总裁王健林竟然把“一亿元”说成“小目标”,自然要遭到网友的调侃,“小目标”一词也成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之一。
不过,凡事要从小目标做起的观点本身并没有错,所谓小目标,就是贴近自己的能力和实力,不好高骛远,就是不把梦想和情怀当卖点。
李大钊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
”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指导教师:刘步春)
大鱼海棠
江西南康中学默苑文学社卢悦仪
一如词中的婉约,一如画中的伊人,身着汉装的女子打着纸伞在土楼雨巷中匆匆而过,绵绵细雨中,一场生与死的爱恋在交织。
于国人来说,这是再熟悉不过的电影《大鱼海棠》中的一幕堪称唯美的画面。
当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美国、日本等一流的文化强国可以将本国的动漫搬上世界荧幕,可以在全世界取得巨额的利润,而我国,泱泱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还徘徊于三四流的国家之间。
当政治老师用课件将这残酷的现实展示给我们时,有的同学在嬉笑,有的同学在感叹,而我在痛心。
而当日本、美国动漫中腐朽文化侵蚀着我们青少年的灵魂,其利用文化渗透达到某种目的的面目愈加狰狞。
我听到呼唤,来自我内心的呼唤,我中华民族需要有自己的健康而先进的动漫文化。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江潮翻涌漫过天际,鲲在苍茫星空中游弋,秋执椿手,椿翩跹于一抹中国红中。
影片发生的场景源自中国客家围屋,更具神秘色彩。
其自然景色也形似中国传统山水画。
该动漫电影还融合了古书以及上古神话等传统元素。
如据《史记》记载,嫘祖正是传说中轩辕黄帝的正妃,她教会了人们缫丝养蚕,编织衣服。
神话中的祝融正是掌管火的官职名称。
灵婆的衣服很像京剧的衣服,比如腰间的玉带以及一些其他装饰。
《大鱼海棠》承袭了中华传统文化,我看到了曙光,发展属于中国自己的动漫的曙光。
其制作团队12年磨一剑,孜孜不倦地诠释了中国古典的美。
我忽然深深受到启发和震撼,我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将中华文化熠熠生辉的沉淀淘出,惊艳世界,将继承文华、发展本土动漫的责任挑在双肩,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昂扬于世界呢?
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认识、肯定、利用自己的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写意传神的中国画,富于变化的书法,绚丽多彩的戏曲,百花齐放的文学,各具格调的传统建筑,引英雄折腰的锦绣河山,都提供着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
再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借助大众传媒,我们的中国动漫也能获得大家的认同。
日本有宫崎骏,我们也应该也一定能拥有自己的动漫品牌。
(指导教师:黄绍文/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