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前言 (3)第一章智能小区概述 (6)1.概述 (6)2.智能化住宅小区的总体结构 (7)3.智能化住宅小区设计依据 (8)第二章 XXXXXX智能小区设计总说明 (9)1.工程概况 (9)2.设计目标 (10)3.系统设计思想及原则 (11)第三章 XXXXXX智能小区子系统功能说明 (13)1.可视楼宇对讲系统 (13)2.停车场管理系统 (15)3.小区门禁系统 (16)4.巡更管理系统 (17)5.闭路电视监控系 (17)6.周界防系统 (18)7.小区电子公告显示系统 (18)8 背景音乐系统 (19)第四章楼宇对讲系统 (20)1.楼宇对讲系统概述 (20)2.系统设计指导思想 (20)3.楼宇对讲系统设计 (21)4.ABB振威楼宇对讲系统特点 (25)5.AS高频宽带技术系统特点 (32)6.住宅报警系统 (39)第五章停车场管理系统 (45)1.系统功能简介 (45)2.车场管理系统设计原则、目的 (45)3.系统特点 (45)4.停车场系统功能简介 (47)5.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 (50)6.产品技术指标 (58)第六章巡更管理系统 (63)1.硬件系统 (63)2.配置说明 (64)3.硬件特点 (64)4.综合特点 (65)5.运作方式 (65)6.系统特点 (65)7.技术参数 (67)第七章电视监控系统 (68)1.系统概述 (68)2.系统设计 (70)3.电视监控设备参数 (75)第八章门禁系统 (81)1.门禁系统简介 (81)2.系统特点 (82)3.系统结构图 (85)4.管理软件 (85)5.系统设备技术参数 (89)第九章小区信息显示系统 (95)1.系统需求分析与实现目标 (97)2.系统构成 (98)3.系统显示控制电路设计 (99)4.屏体设计方案及其相关参数设计 (100)5.系统安全性保证 (102)6.系统性能分析 (103)第十章电梯专用对讲系统 (104)1.前言 (104)2.系统的基本组成 (104)3.系统的基本功能 (104)4.系统设计及安装 (107)5.系统布线要求 (109)6.系统的优势特点 (109)7.设备技术参数 (109)第十一章周界报警系统 (117)1.系统概述 (117)2.系统功能 (117)3.系统组成 (118)4.系统结构图 (119)5.设备选型 (120)第十二章背景音乐系统(参考) (128)1.系统概述 (128)2.广播音响系统的组成 (128)3.背景音乐系统设计 (129)4.实施方案 (138)5.产品介绍 (138)前言智能建筑已经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并已成为21世纪建筑业的发展主流。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将“智能化”引入了住宅小区和家庭建设中。
智能小区与职能住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源于美国,并在美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继美国之后,日本、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在我国,智能小区与智能住宅是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并且发展速度很快。
智能小区和智能住宅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而发展起来的。
智能小区和智能住宅是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设备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装置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建设智能小区与智能住宅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给人们带来多元化信息和安全、舒适、健康、便利、节能、娱乐的生活环境。
***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在原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工程公司的基础上改制设立的;公司注册资本金 5001 万元整,截止 2008 年12 月 31 日净资产逾2 亿元,自有花园式智能写字楼面积 5 千多平米。
是中国建筑智能化、信息化、智能交通与专业音视频领域唯一同时具有是中国建筑智能化、国家信息化建设领域同时具有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建筑智能化工程承包国家壹级资质、电子工程承包国家壹级资质、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壹级资质、国家局颁发的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甲级资质和中国录音师协会颁发音视频工程特级资质等“七甲”资质的著名集团化高新技术企业;在军用红外夜视技术、ITS智能交通技术、铁路(轨道)交通安全控制管理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环境监测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是中国智能交通行业第一家在软件平台、核心算法、大规模矩阵、数字高清摄像机等均具有核心技术能力且水平国领先的公司。
是中关村科技园区重点扶持的拟上市公司,是中国第一批最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创业十余年,始终密切关注世界信息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走出了一条专业化、高速度、健康发展之路,产值、利税、净资产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有了几十倍的增长。
特别是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新增合同额、主营收入、实现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100%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
***公司自诞生以来,始终专注于国家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服务领域,并为之提供核心技术产品、全面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服务;始终专注于政府、军队、行业等高端客户市场,是推动中国全面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事业的最著名的专业化企业集团之一。
近十年已承揽项目约600项,其中:全国海关信息中心备份中心等项目荣获国家最高优质工程奖项—鲁班奖,国家外国专家局外国专家大厦,被评为市“优质工程”并获得市工程质量最高奖项——“长城杯”;全国海关信息中心备份中心,被评为市“优质工程”并获得市工程质量最高奖项——“长城杯”;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体育训练中心工程,被评为市“优质工程”并获得市工程质量最高奖项——“长城杯”;奥林匹克公园(B区)国家会议中心配套设施项目D座酒店视听设备供应工程项目,被评为市“优质工程”并获得市工程质量最高奖项——“长城杯”;省市政府政务中心,被评为省“优质工程”并获得省工程质量最高奖项——“杯”;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大楼,被评为省“优质工程”并获得省工程质量最高奖项——“黄果树杯”。
***公司自成立以来未发生一起项目验收未通过的情况或应由公司承担责任的用户重大投诉,是市“北市重质量,守信用企业”。
2007年度“完成工程额居全国前三名”,2008年度被评为“市优秀建筑业企业”,是国智能建筑行业仅获得该殊荣的两家公司之一。
***公司实施“以人才为最大资本”的人力资源战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公司现有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 24人,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高级项目经理 8人,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 25人,国家建筑智能化专家委员会专家7人,其中国家级权威专家3人,均名列同行业前茅。
***公司立志以“生产信息化知识,集成信息化社会,成为推动人类信息文明建设之最有价值的中国企业”为使命。
业已形成的“专业、完美、创新、尊重、简约、共享”的企业价值观,已成为我们这个组织的组成部分,成为一个深深根植于员工心中并不断传承的传统。
***公司企业文化的精髓说到底就是“诚实、信用、厚道,一言九鼎!”。
回顾十年的成长历程,我们之所以成就骄人的业绩,就在于始终坚持“以质量为中心,追求完美,并无微不至”的服务方针,就在于始终奉行“尊重为本、诚信为道”的经营理念,就在于“诚信和品质”的口碑相传而闻达于业界,就在于尊敬的行业主管部门领导、顾客、供应商、信息渠道、合作伙伴和员工的信赖与支持。
第一章智能小区概述在我国,目前虽然关于智能化小区的定义有不少,但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智能化小区的定义。
2001年,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办公室提出一个关于智能化小区的基本概念:“住宅小区智能化是利用4C(即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自控和IC卡),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的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
这仅仅是一个现阶段关于智能化小区的基本概念,随着新技术、新成果的产生和应用以及我国人民住宅状况的发展变化,智能化小区的涵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1.概述近年来,智能建筑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人们把智能建筑技术扩展到一个区域的几座智能建筑进行综合管理,再分层次地联接起来进行统一管理,这样的区域称为智能小区,它己成为建筑行业中继智能建筑之后的又一个热点。
所谓的智能小区,就是将在一定地域围多个具有相同或不同功能的建筑物(主要是指住宅小区)按照统筹的方法分别对其功能进行智能化,资源充分共享,统一管理,在提供安全、舒适、方便、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便于统一管理和控制,并尽可能地提高性价比指标。
目前,建设部正组织实施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示工程,根据建设部规定,将智能建筑分为三个层次:即普及型住宅小区,先进型住宅小区与领先型住宅小区。
但是,如何实现建设部所提出以上三种小区的智能化设计与施工,存在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
其中不少方式缺乏可行、廉价的技术支持,并且采用的产品品种繁多,无法实现集成。
使得效果不佳,住户不满意。
根据建设部规定,普及型住宅小区应实现六项智能化要求:住宅小区设立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中心;水、电、气等自动计量、收费,住宅小区封闭;实行安全防系统自动化监控管理;住宅的火灾、有害气体泄漏实行自动报警;住宅设置紧急呼叫系统;对住宅小区的关键设备、设施实行集中管理,对其运行状态实施远程监控。
按传统的方法,水、电、气等计量、收费采用一种到多种方法与设备,安全防采用另一些方法与设备,紧急呼叫系统、住宅火灾、有害气体报警等又采用其它方法与设备,一套普及型智能住宅完工之后,家里设备五花八门,住户感觉不到住宅的安全与舒适,反而担心这些智能设备出现故障而无所适从。
2.智能化住宅小区的总体结构我国从1997年初开始制定《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导则》,“导则”中规定了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在总体上满足以下要求: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的通讯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家庭智能化系统这是我国官方第一次对住宅小区智能化问题提出的设计要求。
1999年1月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召开关于小区智能化的会议,建设部的官员对小区的智能化系统提出了五个性能指标:安全性、耐久性、实用性、经济性和环境化。
全国知名的智能化专家和十余家企业就小区智能化系统结构和等级划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并在这两个问题上达成共识:在充分保证居民安全的基础上,切实注重居民将来对宽带数据的剧烈增长的需求,以家庭智能化终端为网络智能节点的网络结构,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集成度和智能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