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张空心板梁施工工艺方法
1、制梁台座
采用梁式张拉台座,在地面上建立纵梁,将千斤顶的力通过钢绞线传递到纵梁上,以达到预应力的目的。
每条线上有2个横梁,用型钢制成。
即作为张拉端活动横梁,又作为锚固端固定横梁,横梁上用螺栓连接定位板,可在适当范围内调整预应力筋的间距、排距等。
2、模板
底模采用在预埋∟5×5角钢上焊接8mm钢板制成,钢板两侧各悬出2mm。
立侧模前贴弹性止水带,以防止漏浆和保证棱角直顺。
侧模采用定型加工的钢模,分节长度取2-4m,模板加固下口采用逼夹法,上口采用螺杆对拉,芯模用充气胶囊。
所有模板在使用前均按规范要求标准严格检测、试拼,检测项目包括几何尺寸,大面平整度,接缝处理等。
芯模还应充气做承压试验,检测有无漏气。
3、预应力施工
钢绞线及夹具等进场后,按规范要求的频率取样抽检,待合格报告出来后,投入使用。
千斤顶、油泵、压力表在经具有国家检测认可资质的单位标定后,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编制出油表读数与张拉应力比照表,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投入使用。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整体张拉工艺,在张拉过程中,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衡,以保证预应力钢筋有相同的伸长量,不致产生左右受力不均。
部分预应力钢绞线两端需用内径φ20黑铁管或被监理认可的材料包裹隔离。
张拉完毕后预应力筋的实际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mm。
先张法钢绞线的张拉程序如下:
0—→初应力0.1σk—→σk (持荷2min,锚固)
4、混凝土浇筑
待钢绞线张拉完毕和钢筋骨架、侧模安装就序后,用水冲洗作业面,保证模内清洁。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龙门吊起吊入模。
混凝土浇筑先浇底板,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捣固密实,注意底板厚度控制,穿放橡胶芯模并冲气,胶囊充气压力达到3.5kg/cm2后,浇筑上部混凝土,平板振动器复振、人
工收面,捣固时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7cm,收面时梁顶面混凝土拉毛以利于与桥面铺装混凝土结合,同时在顶部插入φ2.0cm的塑料硬管,作为顶板厚度检测预埋孔。
芯模抽拔时间视现场条件通过试验而定,随温度、混凝土坍落度、外加剂添加情况变化。
在开始施工时有专人值班,当手按混凝土表面不下陷时开始排气抽拨。
混凝土养生当气温低于5℃时,采用麻袋围护覆盖,加盖彩条布防风保温养生。
当气温高于5℃时,直接覆麻袋,洒水养生。
芯模抽掉后,两端砌砖临时半封堵,注水养生。
待混凝土试件试压合格后,两端进行封堵。
5、预应力钢绞线的放松及梁板堆放
待混凝土试件(同条件养护)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值后,开始预应力筋放张。
放张前,将限制位移的侧模或内模拆除。
采用千斤顶整体、分阶段、缓慢完成放张,按设计由两侧向中间分两批左右对称进行。
钢绞线用手提式砂轮切割机切割,然后封闭外露端头。
在梁端标识制梁日期、编号、检验负责人等,出槽存放。
移梁及堆放采用龙门吊吊装。
存梁地基须经过处理,达到要求的承载力,堆放不超过三层,垫木位置严格按设计支承位置安放。
6、梁体运输及架设
梁体运输采用运梁台车运至桥头,采用架桥机或汽车吊逐孔架设。
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预制及安装工艺流程图
清理台座、底模 穿预应力钢铰线及钢筋骨架 调试初应力 张拉预应力钢铰线 混凝土浇筑 安装模板 混凝土养生 放松钢铰线 拆除模板 剪断钢铰线 板梁出槽、堆放 混凝土继续养护 平板车运输
架桥机或吊车安装 张拉台座建立 钢筋内架制作 张拉机具检验 模板制作、修整
混凝土拌和
制作试块 试压试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