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笔记

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笔记

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笔记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1.阴道穹窿顶端与子宫直肠陷凹(腹腔最低部分)贴接——>>陷凹有积液时经经阴道后穹窿进行穿刺或引流2.子宫颈:解剖学内口、峡部、组织学内口、宫颈阴道上部、宫颈阴道部宫颈外口柱、鳞上皮交界,好发宫颈癌3.子宫分层:浆膜层肌层——内环外纵,中含血管,收缩止血粘膜层=功能层(周期性脱落)+基底层4.子宫韧带:阔韧带(中央)圆韧带、宫骶韧带(前屈)主韧带(宫颈)5.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受精)、伞部6.盆腔静脉感染易于蔓延:生殖器官周围静脉丛7.内生殖器官主要受交感、副交感神经神经支配——>>截瘫产妇顺利分娩8.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9.假(大)骨盆、真(小)骨盆10.真骨盆标记:骶骨岬、坐骨棘、耻骨弓11.生殖系统的临近器官(1)尿道:阴道前,耻骨联合后(2)膀胱:子宫与耻骨联合之间(3)输尿管:穿于阔韧带,与子宫动脉交叉(4)直肠:前为子宫和阴道(5)阑尾:①随妊娠月份增加而向外上方移位;②患阑尾炎时可累及子宫附件12.妇女分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生育期)——围绝经期——老年期13.月经的临床表现:①11-18岁;②21-35天(28天);③30-50ml(超80过多)14.垂体分泌:①促卵泡素(FSH);②促黄体生成素(LH)16.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特点(1)促卵泡素(FSH):排卵前24H低峰式分泌,持续24H左右持续下降(2)促黄体生成素(LH):排卵前24H陡峰式分泌,持续24H骤降(3)雌激素(E):两个高峰(①排卵前;②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4)孕激素(P):排卵后7-8天,黄体成熟达到高峰17.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1)增殖期(D5-14,卵巢卵泡期):(2)分泌期(D15-28),卵巢黄体期:(3)月经期(D1-4)18.子宫颈的变化(1)随雌激素水平增高,宫颈粘液分泌增多、变稀薄透明、利于精子通行(2)涂片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月经周期D6-7出现,排卵前最典型第三章病史采集与检查第四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1.受精与着床(1)受精:①部位(输卵管峡部与壶腹部连接处);②时间(排卵后12H内,过程24H)(2)受精卵的输送与发育:①桑葚胚(受精后3日,16细胞);②晚期囊胚(受精后5-6日)(3)着床:受精后6-7日开始,11-12日结束(4)蜕膜形成:蜕膜=底蜕膜+包蜕膜+真蜕膜2.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脐带,羊水(1)胎盘=羊膜+叶状绒毛膜(固定绒毛、游离绒毛)+底蜕膜(绒毛间隙充满母血,两套血液循环系统),足月胎儿体重1/6(2)胎膜=绒毛膜+羊膜(3)脐带:30-70cm(均55cm),1条脐静脉2条脐动脉(4)羊水:1000——1500ml①使胚胎自由活动、防止胎体粘连、防止胎儿受损、利于胎儿体液平衡②减少胎动给母体的不适、临产时使压力均匀分布、临产后前羊水囊扩张宫颈口及阴道、破膜后冲洗并减少感染3.胎盘的功能(1)气体交换(2)营养物质供应(3)排出胎儿代谢产物(4)防御功能(5)合成功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受精后10日左右可测得,诊断早孕敏感方法之一4.胎儿发育:8周末,心脏形成且搏动——>16周末,孕妇自觉有胎动——>20周末,可听到胎心音——>36周末,早产基本可存活5.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1)生殖系统①子宫:a.晚期右旋; b.12-14周,出现不规则无痛性收缩;c.子宫峡临产时7-10cm;d.子宫颈出现粘液栓与假性糜烂②卵巢:10周后,黄体功能(分泌雌、孕激素)由胎盘取代③阴道着色、增厚、皱襞增多④外阴色素沉着(2)乳房:蒙氏结节(乳晕上皮脂腺肥大)(3)循环系统:①心博出量和血容量至妊娠32-34周达到高峰②合并心脏病孕妇防止心衰:a.妊娠32-34周;b.分娩期;c.产褥期最初3日之内③痔、静脉血栓、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④妊娠中晚期补充铁剂,预防缺铁性贫血;⑤血液处于高凝状态(4)泌尿系统:①肾血流量、肾小球率过滤增加;②尿糖;③多夜尿、尿频、右侧肾盂肾炎(5)呼吸系统:①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②平卧后呼吸困难(6)消化系统:①早孕反应(始于停经6周左右,止于妊娠12周左右);②牙龈出血、上腹饱胀、胃灼热(7)内分泌系统:①希恩综合征(产后有出血性休克者,可使增生、肥大的垂体缺血、坏死);②性腺激素分泌减少,无卵泡成熟发育与排卵(8)皮肤:黑色素增加(9)新陈代谢:①体重均增12.5kg;②妊娠后3月补充维生素及钙6.妊娠诊断(1)早期妊娠诊断①病史:a.停经b. 早孕反应(morning sicknes):妊娠期妇女在停经6周左右出现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喜酸或偏食,可能与体内HCG增多、胃酸分泌减少及胃排空时间延长有关,一般于怀孕12周自动消失。

c.尿频②临床表现:a.乳房:增大,乳头及周围乳晕着色,蒙氏结节出现b.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变软黑加征(Hegar sign):阴道检查子宫随停经月份而逐渐增大,子宫峡部极软,子宫体与子宫颈似不相连③相关检查:a.妊娠试验:HCGb. 超声检查:停经5周时,妊娠囊内可见胚芽形成与原始心管搏动,可诊断为宫内妊娠c. 宫颈粘液检查:量少粘稠、拉丝度差,仅见椭圆体,不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d. 黄体酮试验:肌注黄体酮,停药7日仍未出现阴道流血e. 基础体温测定:停经后高温相持续18日不见下降(2)中晚期妊娠诊断:a.胎动(妊娠18-20周始,每小时3-5次)b.胎心音(“嘀嗒”;120-160次/分)c.浮沉胎动感7.胎产式:胎、母纵轴之间关系;纵、横、斜8.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9.胎方位(1)定义: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之间关系,简称胎位(2)指示点:①枕先露:枕骨(O);②面先露:颏骨(M);③臀先露:骶骨(S);④肩先露:肩胛骨(Sc) (3)方位关系:左、右;前(A)、后(P)、横(T)10.预产期(EDC)推算(1)阳历:月份-3或+9,日期+7(2)阴历:月份-3或+9,日期+1511.护理评估注意事项(1)35岁以上高龄产妇易患妊高症或产力、产道异常(2)身材矮小(145以下)者常伴骨盆狭窄(3)血压超过140/90mmHg或升高超过30/15mmHg属病理状态(4)妊娠晚期体重每周增加超过500g,注意水肿发生(5)初产尖腹、经产垂悬腹,考虑骨盆狭窄可能12.妊娠期的检查(1)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HBsAg,梅毒螺旋体、HIV筛查(2)检查频率:①28周前,4周一次;②28周后2周一次;③36周后1周一次13.产科检查*(1)四部触诊法(P53)(1)假临产:宫缩时间短而不恒定(2)胎儿下降感(3)见红:分娩前24-48H,分娩即将开始较可靠征象第五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1.分娩(delivery):妊娠满28周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

——[28周,37周)早产——[37周,42周)足月产——[42周,∞)过期产2.决定分娩的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待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3.产力:子宫收缩力——节律性:随产程进展宫缩持续时间延长、间歇期缩短、宫缩强度增强对称性:起自两侧宫角部,左右对称,向下扩散极性:宫底最强、最持久缩复作用:肌纤维越来越短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第二产程末配合宫缩(过早使用可造成疲劳及宫颈水肿,延长产程)肛提肌收缩力:内旋转、仰伸、胎儿胎盘娩出4.产道(1)骨产道1)三个骨盆平面(P70)2)骨盆轴3)骨盆倾斜度(入口平面与地面夹角,60°)(2)软产道:子宫下段(非孕时子宫峡部)、宫颈、外阴、骨盆底组织生理缩复环(physiologic retraction ring):临产后,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下段肌壁越来越薄,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的环形隆起。

5.枕先露的分娩机制*: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肩及胎儿娩出(P74)6.临产诊断(in labor):临产的标志——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s或以上,间歇5-6min,同时伴有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7.产程分期:①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出现间歇5-6min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全)②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③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1)规律宫缩(2)宫口扩张(3)胎先露下降(4)胎膜破裂【护理评估要点】(1)胎心音:120-160次/分,平均140次/分(2)第一产程分期:潜伏期:出现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活跃期:宫口扩张3cm至宫口开全(加速期—>最大加速期—>减速期)(3)胎头下降的程度:颅骨最低点与坐骨棘平面的关系(4)胎膜破裂及羊水观察:未破时可触及前羊水囊,破裂后可触及胎头;破膜后可用pH试纸检查,pH≥7 【护理诊断/问题】焦虑与知识缺乏,担心分娩能否顺利进行有关疼痛与逐渐加强的宫缩有关【护理措施】(1)入院护理(2)心理护理(3)观察生命体征:每隔4-6H测血压一次(4)观察产程进展1)胎心监测2)子宫收缩:连续观察至少3次收缩3)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程度4)胎膜破裂及羊水观察:①注意有无脐带脱垂;②破膜超12H者使用抗生素5)促进舒适:①提供良好环境;②补充液体和热量;③活动与休息(初产妇宫口开全或经产妇开至2-4H排尿1次);⑥减轻疼痛(1)子宫收缩增强:持续1min或以上,间歇期仅1-2min(2)胎儿下降及娩出:①有排便感,不自觉向下屏气;②会阴逐渐膨隆和变薄;③胎头拔露;④胎头着冠【护理诊断/问题】疼痛与宫缩及会阴部伤口有关有受伤的危险与会阴裂伤及胎儿产伤有关【护理措施】(1)心理支持(2)观察产程进展(3)指导产妇屏气(4)接产准备(5)接产1)评估会阴部发育情况:会阴撕裂诱因:①会阴水肿;②会阴过紧缺乏弹力;③耻骨弓过低;④胎儿过大;⑤胎儿娩出过快2)接产要领:让胎儿以最小径线在宫缩间期缓慢通过阴道口P81【临床表现】(1)子宫收缩(2)胎盘娩出(3)阴道流血(<300ml)【护理评估】(1)健康史(2)身心状况1)新生儿:Apgar评分;一般状况2)胎盘剥离a.胎盘剥离的征象有:①宫体变硬成球形;②剥离的胎盘降至子宫下段,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③阴道口少量流血;④手掌尺侧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b.胎盘评估:胎膜是否完整、有无胎盘小叶或胎膜残留,胎盘周有无断裂的血管残端,是否有副胎盘3)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4)会阴伤口5)心理状况(3)相关检查【护理诊断】有母子依恋关系改变的危险与疲乏、会阴切口疼痛或新生儿性别不理想有关潜在并发症: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第六章产褥期管理1.子宫复旧:妊娠子宫自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主要表现有:①子宫体肌纤维缩复;②子宫内膜的再生;③子宫颈恢复;④子宫下段变化*子宫体肌纤维缩复:产后当日子宫底平脐或脐下一横指——>产后一周子宫缩小至妊娠12周大小,在耻骨联合上方可扪及——>产后10日降至骨盆腔内,在腹部检查摸不到子宫底分娩结束时子宫约重1000g,产后1周时子宫约重500g,产后6周逐渐恢复到未孕时50g2.恶露:一般持续4-6周第七章高危妊娠管理流产():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早/晚期流产:12周以前/后【病因】(1)胚胎因素:染色体异常最常见(2)母体因素(3)胎盘因素:滋养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不全的胚胎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4)环境因素【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1)主要临床症状:停经、腹痛、阴道流血(2)发展过程【临床表现】(1)停经:停经6-8周以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可被误认为月经(2)腹痛:一侧下腹痛或酸胀感,有压痛或反跳痛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恶心、呕吐(3)阴道流血:不规则,暗红或深褐色,量少呈点滴状(4)昏厥与休克(5)腹部包块【护理评估】(1)健康史:末次月经时间(2)身心状况:贫血貌、休克症状、下腹压痛反跳痛及包块(3)相关检查:①妊娠试验:放射免疫法测血重HCG②腹腔镜检查:适用于输卵管妊娠未流产或破裂的早期病人,诊断有困难的病人禁用于腹腔内大量出血或伴有休克者③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切片中仅见蜕膜而未见绒毛【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病情,尤其是出血量(阴道出血量与腹腔内出血量不成正比)B超和β-HCG严密监护(1)易发因素:①初产妇;②年轻或高龄产妇;③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者;④寒冷或气温变化过大;⑤有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者;⑥营养不良者;⑦体型矮胖者;⑧子宫张力过高者;⑨家族有高血压病史者;(2)病因学说:①免疫学说②子宫-胎盘缺血缺氧学说③血管内皮功能障碍④营养缺乏及其他:缺钙锌硒、低蛋白血症、胰岛素抵抗、遗传【病理生理】全身小动脉痉挛——>血压上升、蛋白尿、水肿、血液浓缩——>全身改变【临床表现及分类】分类: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子痫典型发作过程:P140【处理原则】原则:镇静、解痉、降压、利尿、适时终止妊娠(1)轻症:注意休息、调节饮食、采取左侧卧位(2)子痫前期1)药物治疗:①解痉药:首选硫酸镁②镇静药:地西泮、冬眠合剂(分娩期慎用)③降压药:仅用于血压过高时(舒张压≥110mmHg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者)肼屈嗪、卡托普利④扩容药:仅用于低蛋白血症、贫血者⑤利尿药:仅用于全身性水肿、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血容量过多、伴有潜在脑水肿者呋塞米、甘露醇2)适时终止妊娠条件——①经治疗无明显好转者;②孕龄<34周,但胎盘功能减退,胎儿估计已成熟者;③孕龄>34周,经治疗好转者;④子痫控制后2H方式——剖宫产或阴道分娩【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1)妊娠期:循环血量+,心排出量+,心率+(32-34周循环血量达到最高峰)心脏大血管轻度扭曲(2)分娩期:心脏负担最重,血流动力学急剧变化,易诱发心衰、心律失常(3)产褥期:体循环增加、心血管变化不能恢复、一系列负担,警惕心衰——患有心脏病孕妇最危险时期:①妊娠32-34周;②分娩期;③产褥期最初3日内,尤其是24h内主要死亡原因:心衰&感染【心脏病心功能分级】Ⅰ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Ⅱ级:一般体力活动稍受限,活动后感心悸、轻度气短,休息时无自觉症状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不适,轻微日常活动即感不适、心悸,呼吸困难或既往有心衰病史者Ⅳ级: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即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处理原则】(1)非孕期:判断是否可以妊娠、积极避孕(2)妊娠期1)终止妊娠:①不宜妊娠者,妊娠12周前行人工流产术②妊娠超过12周,严密监护、积极预防心衰③顽固性心衰者在心内科医师严密监护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2)严密监护(3)分娩期1)心功能Ⅰ-Ⅱ级、胎儿不大、胎位正常,宫颈条件良好>>严密监护下经阴道分娩,第二产程予阴道助产2)心功能Ⅲ-Ⅳ级、胎儿偏大、宫颈条件不佳,合并其他并发症>>剖宫产终止妊娠(4)产褥期1)广谱抗生素抗感染2)心功能Ⅲ级及以上者不宜哺乳【护理措施】(1)妊娠期1)加强孕期保健:①妊娠20周前每2周产检1次,妊娠20周后(尤其是32周后)1周检查1次②心功能Ⅰ-Ⅱ级者,妊娠36-38周提前入院待产③识别早期心力衰竭征象——a.轻微活动后即有胸闷、心悸、气短b.休息时心率>110次/分,呼吸>20次/分c.夜间常因胸闷而需坐起呼吸,或需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d.肺底部出现少量持续性湿罗音,咳嗽后不消失2)预防心力衰竭:①充分休息,避免过劳②合理科学营养:整个孕期体重增加≤10kg,妊娠16周后,每日食盐量≤4-5g③预防治疗诱因3)急性心衰的紧急处理:——①体位:坐位,双腿下垂②吸氧:开始时2-3L/min,亦可高流量给氧6-8L/min,必要时面罩加压給氧或正压呼吸使用乙醇吸氧③遵医嘱用药:地高辛口服注意洋地黄类药物的毒性反应吗啡肌内注射④其他: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2)分娩期1)严密观察产程进展,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①分娩时采取半卧位②适当使用镇静剂③缩短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后行产钳术或胎头吸引术,以减少体力消耗④胎儿娩出后腹部立即放置沙袋,持续24h,以防腹压骤升诱发心衰⑤静脉注射或肌注缩宫素、给予抗生素,禁用麦角新碱2)给予生理及情感支持,降低产妇及家属焦虑(1)孕妇:①自然流产②妊娠期并发症:妊高症,手术产、产伤、产后出血③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子宫内膜炎、伤口感染,酮症酸中毒④羊水过多(2)胎儿:①巨大儿②胎儿畸形③早产④胎儿生长受限(3)新生儿: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②新生儿低血糖③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④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1)妊娠期:①妊娠20周及时增加胰岛素用量11 /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