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学-骨骼肌肉系统PPT精选课件
医学影像学-骨骼肌肉系统PPT精选课件
31
32
33
(2) 脊柱结核
以腰椎多见,好累及相邻的两个椎体,附 件较少累及
骨质破坏 由于骨质破坏和脊椎承重关系,
椎体塌陷变扁或呈楔形
34
椎间隙变窄或消失 后突或侧弯畸形 脊椎旁冷脓肿
腰椎-腰大肌脓肿 胸椎-椎旁脓肿 颈椎-咽后壁脓肿
35
36
脊柱结核
37
CT表现 ① 病灶周围软组织肿胀 ② 显示椎体、附件的骨质破坏、死骨、和椎旁
6
④ 骨膜增生 骨皮质周围与骨干平行的线
状或花边状骨膜增生,一般与病变范围一致
⑤ 死骨 骨膜掀起和血栓性动脉炎导致血供中
断引起骨坏死;死骨与骨的长轴一致,与周 围骨质分界清楚,密度增高 ⑥ 病理骨折
7
CT表现
① 很好地显示软组织感染、骨膜下脓肿 ② 骨髓内的炎症 ③ 特别发现X线不能显示的小破坏区及
疾病诊断
(一)骨骼与软组织创伤 (二)骨骼与软组织的感染 (三)骨骼与软组织的肿瘤及瘤样病变 (四)全身性疾病的骨改变
1
本节重点掌握
急慢性骨髓炎和骨结核的影像表现 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及常见骨肿瘤的
影像表现
关节基本病变及关节感染的影像表现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影像表现
2
(二)骨骼与软组织的感染
骨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影像学在骨肿瘤检查中占有重要地位
重点判断良恶性
42
骨肿瘤诊断中的注意事项
【临床上】
发病率:良性以骨软骨瘤多,恶性以转移瘤多,
原发恶性骨肿瘤中骨肉瘤年骨肉瘤、 尤文氏肉瘤、骨软骨瘤多;20-40岁骨巨细胞瘤多; 40岁以上骨髓瘤、转移瘤多见
2、2周后可见干骺端成片状骨质破坏、边缘模 糊及层状骨膜反应
13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3、2周后CT:干骺端片状破坏、边缘模糊、及层状骨膜反应 4、2周后MRI:干骺端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边缘模糊;
骨膜反应呈长T1略长T2信号;骨水肿呈长T1长T2
14
(2)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是急性期未得到充分及时治疗
脓肿优于平片 ③ 椎体破坏、塌陷、后突所致的椎管内改变及
椎管内硬膜外脓肿 ④ 脓肿增强可有边缘强化
38
39
MRI表现
MRI对脓肿的 大小、部位、 形态和椎管内 侵犯及脊髓的 受累改变优于 平片和CT
40
颈前脓肿
41
(三) 骨与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
临床上骨肿瘤并不多见,恶性者仅占全身恶 性肿瘤的1%
4
病灶蔓延途径 可直接向骨干发展 病灶穿破邻近皮质-
骨膜下脓肿-穿破骨 膜-软组织脓肿 病灶经皮质侵入关节 -化脓性关节炎
5
X线表现 ① 早期(1-2周)软组织弥漫性肿胀,肌间隙模
糊,密度增高 ② 2周后干骺端松质骨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
③ 骨质破坏 干骺端形成多发、分散的、边缘模
糊、不规则破坏区,病变向骨干方向蔓延,可 达全骨干
① 骨质增生硬化、死骨、增生的骨膜在T1WI、 T2WI上均呈低信号
② 肉芽组织、脓液 T1WI上为低或稍高信号, T2WI高信号
③ 瘘管内含有脓液T1WI上稍高而T2WI上高信号
17
18
慢性骨髓炎
股骨及胫骨 内可见明显 的骨质增生、 死骨形成骨 干增粗,股 骨可见大片 状的骨膜反 应,股骨下 端病理性骨 折
由于脓腔及死骨的存在,瘘管经久不愈或时愈 时发
死骨积存细菌,抗生素不易进入,阻挠病变愈 合,致炎症呈慢性经过 开始即为慢性过程:硬化性骨髓炎、慢性骨脓肿
15
X线及CT表现 ① 患骨骨质增生硬化,轮廓不规则,皮质增
厚、骨髓腔变窄或消失 ② 骨膜增生,层状或花边状 ③ 仍有骨质破坏和死骨
16
MRI表现
小的死骨
MRI表现
很好的显示软组织感染和髓腔内侵犯
8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1、肱骨密度增高,骨膜反应 2、胫骨骨质破坏、骨质增生、骨膜反应、
死骨形成
9
10
急 桡骨可 性 见骨质 化 破坏以
及死骨
脓 形成, 性 尺桡骨
可见层
骨 状和花 髓 边状骨
膜反应
炎
11
12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1、早期可见胫骨干骺端多发筛孔状骨质破坏, 后缘层状 ,骨膜反应
2.骨结核
骨结核是以骨质稀疏和骨质破坏为主的慢性病;
儿童、青年好发,多继发于肺结核,经血行到 骨,停留在血管丰富的松质骨内,如椎体、骺、 干骺端、关节滑膜而发病
26
临床表现
发病缓慢,多单发,局部肿、痛、功能障碍,ESR↑
病理分为
① 渗出型 ② 增殖型 ③ 干酪坏死型
27
X线表现
(1) 长骨结核
骺和干骺端是好发部位,干酪坏死形成脓肿 局限性圆、类圆、边缘较清的骨质破坏区,周
围少有骨质增生 “泥沙”状死骨 骨膜增生少见
28
骨骺破坏侵犯关节, 形成骨型关节结核
骨干结核多见于掌、 指(趾),多发,囊 破坏、骨干膨胀—又 称骨囊样结核和骨 “气鼓”
29
30
长骨结核
干骺端结核可见囊性骨质破坏, 边缘硬化不明显,骨质破坏可 突破骺板侵蚀骨骺
19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
胫骨中下段骨质明显增生、骨干增粗;平片可见骨髓腔消失, 解剖上可见骨膜反应、死骨形成以及残存的骨髓腔
20
右股骨化脓性骨髓炎 1、右股骨下端明显骨质增生 2、其内见一不规则死骨,周围透明
21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胫骨正侧位及CT可见干骺端形成类圆形骨质破坏,边缘硬化
22
23
痊愈标准
☆ 骨破坏与死骨消失 ☆ 骨增生硬化逐渐吸收 ☆ 髓腔沟通
24
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比较
急性
① 软组织弥漫性肿胀
② 局限性骨质疏松
③ 骨质破坏 ④ 骨膜增生 ⑤ 死骨
⑥ 病理骨折
慢性 ① 患骨骨质增生硬化,轮
廓不规则,皮质增厚、 骨髓腔变窄或消失 ② 骨膜增生,层状或花边 状 ③ 仍有骨质破坏和死骨
25
1.化脓性骨髓炎
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金葡菌为常见致病 菌,分为急性和慢性 感染途径 ① 血行感染(常见) ② 邻近软组织或关节直接延伸 ③ 开放性骨折
3
(1)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血行感染时细菌达干骺端松质骨内生长 繁殖,形成脓肿,病变常蔓延发展,侵犯 广泛,甚至累及整个骨干
临床上发病急,明显中毒症状,WBC↑; 患肢功能障碍,深部剧痛;局部红、肿、压痛
症状与体征:痛﹢肿块
43
【实验室检查】
良性肿瘤--正常 恶性肿瘤
骨肉瘤、尤文氏瘤血象↑,前者AKP↑ 转移瘤、骨髓瘤可出现贫血,血钙↑ 骨髓瘤 血清蛋白↑,尿中可查出 Bence-Jones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