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竞赛活动试题及答案

生物竞赛活动试题及答案

生物竞赛活动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不包括下列内容中的____.
A. 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
B. 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
C. 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依赖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
D. 龟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答案:D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C
3.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
B.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
C. 种群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是某一区域所有种群的总和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C
4.关于氨基酸种类的叙述,最正确的是____.
A. 自然界氨基酸的种类约20种
B. 生物体内氨基酸约有20种
C. 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D. 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答案:C
5.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B、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草履虫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属于生命系统的群落层次
D、高等植物没有器官、系统这两个结构层次
答案:B
6.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B、格里菲思通过实验推想,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C、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非蛋白质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答案:D
7.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无丝分裂
答案:B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放大50倍时可看到单行排列20个完整的细胞,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11个细胞
②m条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至少为m+n,最多需要n个转移核糖核酸参与运输
③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原子数最多的是H,元素含量占比例最多的是C
④a个碱基组成的双链DNA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2a种
⑤由AUTC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ATP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最多有5种化合物
⑥研究pH、温度对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至少设罝3组实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
答案:C
9.下列物质运输途径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可能存在的是()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
C、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
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溶胶(细胞质单质)→细胞核
答案:D
1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和硝化细菌都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B、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中的糖原都可以分解补充血糖
C、动物细胞中既含有磷脂又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D、人体细胞中核仁大小和核孔数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C
二、判断
1.同一生物体细胞具有多样性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2.细胞的统一性说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3.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但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能繁殖,产生与亲代相同的子代病毒,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病毒属于生物(✔)
4.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5.人体细胞中都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三、附加题(高考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答案:D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答案:B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答案:A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答案:C
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答案:D
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答案:C
7.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 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2+C. 蛋白质结合Mg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运输2
D. 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C
8.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 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C
9. 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 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 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答案】D
10.. 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 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 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 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答案】C
11.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 T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2
C. 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 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答案】B
12.. 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 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 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 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答案】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