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习报告
2、进一步的掌握中断处理的编程方法
3、掌握51单片机扩展SPI接口芯片的方法
4、了解keil软件操作,程序下载及调试方法
2、实习内容与要求:
ﻩ根据实验箱上8位数码管的显示电路和TLC2543的应用电路,设计一个数字直流电压表。要求:能够对输入的0—5V的直流电压进行测量,并通过数码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显示
3、实验硬件原理图
单片机实习-报告
————————————————————————————————作者:
———————————————————————————————— 日期:
ﻩ
单片机实习报告
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通信11-1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习日期:2014.5.26—2014.6.6
1、实习目的……………………………………………………………………
RCLK(12脚):上升沿时移位寄存器的数据进入数据存储寄存器,下降沿时存储寄存器数据不变。通常将RCLK置为低电平,当移位结束后,在RCLK端产生一个正脉冲,更新显示数据。
E(13脚):高电平时禁止输出(高阻态)。如果单片机的引脚不紧张,用一个引脚控制它,可以方便地产生闪烁和熄灭效果。比通过数据端移位控制要省时省力。
2、实习内容与要求……………………………………………………………
3、实验硬件原理图……………………………………………………………
4、芯片介绍……………………………………………………………………
5、程序流程图…………………………………………………………………
6、汇编程序……………………………………………………………………
7、调试过程……………………………………………………………………
8、考核内容……………………………………………………………………
9、实习心得……………………………………………………………………
10、参考文献……………………………………………………………………
1、实习目的:
1、掌握A/D转换与单片机的接口方法及单片机如何进行数据采集
3.74LS138芯片介绍
74LS138为3线-8线译码器,共有74S138和74LS138两种线路结构型式,其74LS138工作原理如下:当一个选通端(G1)为高电平,另两个选通端(/(G2A)和/(G2B))为低电平时,可将地址端(A、B、C)的二进制编码在一个对应的输出端以低电平译出。74LS138的作用:利用G1、/(G2A)和/(G2B)可级联扩展成24线译码器;若外接一个反相器还可级联扩展成32线译码器。
在DATAOUT端串行输出8、12或16位数据。当CS保持为低时,第一个数据出现在EOC的上升沿。若转换由CS控制,则第一个输出数据发生在CS的下降沿。这个数据串是前一次转换的结果,在第一个输出数据位之后的每个后续位均由后续的I/O时钟下降沿输出。
转换周期
在I/O周期的最后一个I/O CLOCK下降沿之后,EOC变低,采样值保持不变,转换周期开始,片内转换器对采样值进行逐次逼近式A/D转换,其工作由与I/O CLOCK同步的内部时钟控制。转换完成后EOC变高,转换结果锁存在输出数据寄存器中,待下一个I/O周期输出。I/O周期和转换周期交替进行,从而可减小外部的数字噪声对转换精度的影响。
2.74LS595(8位输出锁存移位寄存器)芯片介绍
74LS595的数据端:O0—O7:八位并行输出端,可以直接控制数码管的8个段。Q7:级联输出端。SER:串行数据输入端。
74595的控制端说明:SRCLR(10脚):低电平时将移位寄存器的数据清零。通常接Vcc。SRCLK(11脚):上升沿时数据寄存器的数据移O0-->O1-->O2-->...-->O7;下降沿移位寄存器数据不变。
AT89S52模块
数码管显示模块
TLC2543A/D转换模块及SPI信号控制端口
74LS138片选控制模块
4、芯片介绍
1.TLC2543芯片介绍
TLC2543A/D模块
16时钟传送时序图
16时钟传送时序图
(1)控制字的格式设置
控制字为从Din端串行输入的8位数据,它规定了TLC2543要转换的模拟量通道、转换后的输出数据长度、输出数据的格式。高4位(D7~D4)决定通道号,对于0通道至10通道,该4位分别为0000~1010H,当为1011~1101时,用于对TLC2543的自检,分别测试(VREF++VREF-)/2、VREF-、VREF+的值,当为1110时,TLC2543进入休眠状态。低4位决定输出数据长度及格式,D3、D2决定输出数据长度,01表示输出数据长度为8位,11表示输出数据长度为16位,其他为12位。D1决定输出数据是高位先送出,还是低位先送出,为0表示高位先送出D0决定输出数据是单极性(二进制)还是双极性(2的补码),若为单极性,该位为0,反之为1。
(3)TLC2543的简要工作过程
TLC2543的工作过程分为两个周期:I/O周期和转换周期。
I/O周期
I/O周期由外部提供的I/OCLOCK定义,延续8、12或16个时钟周期,决定于选定的输出数据长度。器件进入I/O周期后同时进行两种操作。在I/O CLOCK的前8个脉冲的上升沿,以MSB前导方式从DATA INPUT端输入8位数据流到输入寄存器。其中前4位为模拟通道地址,控制14通道模拟多路器从11个模拟输入和三个内部测电压中选通一路送到采样保持电路,该电路从第4个I/OCLOCK脉冲的下降沿开始对所选信号进行采样,直到最后一个I/OCLOCK脉冲的下降沿。I/O周期的时钟脉冲个数与输出数据长度(位数)同时由输入数据的D3、D2位选择为8、12或16。当工作于12或16位时,在前8个时钟脉冲之后,DATAINPUT无效。
(2)转换过程
上电后,片选CS必须从高到低,才能开始一次工作周期,此时EOC为高,输入数据寄存器被置为0,输出数据寄存器的内容是随机的。开始时,CS片选为高,I/OCLOCK、DATAINPUT被禁止,DATA OUT呈高阻状,EOC为高。使CS变低,I/OCLOCK、DATAINPUT使能,DATAOUT脱离高阻状态。12个时钟信号从I/OCLOCK端依次加入,随着时钟信号的加入,控制字从DATAINPUT一位一位地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时被送入TLC2543(高位先送入),同时上一周期转换的A/D数据,即输出数据寄存器中的数据从DATAOUT一位一位地移出(下降沿)。(在CS=0时输出第一位,其他的在下降沿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