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产品的典型设计思路总结

移动产品的典型设计思路总结

传统互联网:
大部分情况下,使用传统互联网的场景相对正式一些,使用的环境也更加稳定。

比如,我们可能会把笔记本电脑放在桌子上,一动不动上2小时网。

使用环境决定了,传统互联网的接入会比较稳定。

接入速度相对快
移动互联网:
大部分情况下,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场景会更加随意一些,随时随地,使用环境也更加复杂。

比如,地铁上(可能晃动)、厕所里(可能时间短)、排队的时候(可能匆忙)、被窝中(可能光线昏暗)。

使用场景和环境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会更加碎片化。

接入速度相对慢,接入不稳定。

3、其他方面
传统互联网:
资费与流量:大部分是在一定时间内不限制流量的计费方式。

移动互联网:
资费与流量:国内大部分是包月限制流量的方式,并且费用相对较贵。

与计算机不同的特色设备。

如:GPS模块、重力感应器等。

基于以上的不同,或许从产品设计层面来看,会有如下的思路:
设计思路
1、结合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特点,扬长避短。

典型案例:
TalkBox以及微信的语音聊天
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在手机上输入文字比较麻烦,而说话则容易很多。

所以在手机上,使用非即时的语音交流,要比使用文字方便快捷。

iPhone晃动撤销输入
在手机上输入了大量文字,想撤销重新输入怎么办呢?使用删除键一个一个字的删一定不是最好的办法。

在iPhone上,我们只要晃一下手机(向一个方向晃动),就可以将输入的文字撤销了。

通讯录
天然的真实关系SNS。

切水果
移动设备“特有”(算是特有吧)的触控和划动操作可以做到很多用键盘鼠标无法感受到的体验。

比如切水果这种游戏,如果在计算机上用鼠标操作,将乐趣大减。

但在移动设备上,就很有趣了。

Clear
在计算机上,我们使用鼠标可以精确的点击屏幕上的内容,理论上讲可以精确到像素。

但是在手机上,如果使用手指操作,就没办法这么精确了。

手势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它提供了一种不需精确即可操作的可能。

例如Chear这款To Do List app,它可以使用手势完成大部分的操作。

例如,向下滑动可新建项目;在某项目上向右滑动可将其标记“已完成”;向左滑动可以删除等。

2、考虑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环境,做合适的改进。

典型案例:
夜间模式
有很多用户有睡前阅读的习惯,他们经常会关掉灯,卧在被窝里阅读电子书。

在相对黑暗的环境下,平时的浅色底色深色文字的设计会很刺眼,这就产生了传统互联网上可能不会遇到的问题。

于是就有了“夜间模式”,将背景色和文字色的对比降低,看起来就柔和多了,适合睡前阅读。

内容预读
在移动环境下,网络经常是不稳定的。

所以在设计在线阅读应用的时候,可以在网络通畅的时候从服务器预读2、3页内容。

这样,如果发生短暂的网络中断,也依然可以获得流畅的阅读体验。

3、考虑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场景,思考适合的产品。

典型案例:
微博
微博虽然不是移动互联网专有的应用,但是相比于其他的需要发送内容的应用(例如博客),它更适合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因为只能写140个字,所以它适合利用零散时间,碎片化的分享一下自己的小心情,小感悟,小牢骚等。

instagram
首先,想要把自己的见闻最快速最生动的分享给朋友的话,照片一般比文字更合适。

其次,在图像处理方面,传统互联网上,大家也会处理照片并分享。

但是那时候,我们可以更多的接受较为复杂的操作。

而在移动中,处理图片最适合的方式就是,选一种效果,应用。

别提供各种滑块让我调了。

LBS
用PC的年代,我很难想象走到一个地方,拿出电脑,选一下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搞什么“签到”。

大众点评
我们总是会有一些临时的,或者不确定的需求。

比如跟朋友逛街累了,想喝杯咖啡。

或者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想找餐馆吃饭。

这时候我们可能不会随时带着电脑,但是会随时带着手机。

打开手机就能看到附近的各种餐馆还有评价,很好的解决了这些“临时性”的需求。

来源:/121204-chibop-design-ideas.html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