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xx 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
味苦,性寒。

功效:
清热解毒。

【传统应用】
主治热病温病发热,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血热吐衄,以及疮疡疖肿,胎动不安等。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
① xxxx(《伤寒论》):
黄芩、芍药、甘草、大枣,治疗太阳少阳合病,下利;② 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
黄芩、滑石、蔻仁、通草、猪苓、茯苓、大腹皮,治疗湿温身热;③ 黄芩泻肺汤(《张氏医通》):
黄芩、连翘、大黄、山栀、杏仁、枳壳、桔梗、薄荷、甘草,治疗肺热咳嗽。

黄芩古代常用于外感发热。

温病发热,痢疾,及肺、肝胆、胃肠之急慢性感染性疾病。

黄芩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泻心汤、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等许多清热解毒名方中都有使用。

【主要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xx 素等成分。

1.黄酮类:
黄芩含黄酮类成分,计有40 种黄酮。

主要有黄芩苷及其苷元黄芩素;尚有汉
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白杨素、千层纸素
A、千层纸素A 一7—0 —葡萄糖醛酸苷、二氢黄芩苷、5, 8 一二羟基6, 7-二甲氧基黄酮等。

2.其他:
xx还含怜谷甾醇、苯甲酸、氨基酸等。

【药理作用】
(一)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保护骨质
黄芩苷、黄芩素对关节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黄芩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球蛋白变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D-青霉胺相似;对关节炎继发性骨损害有保护作用,能抑制骨质的退化和破坏。

黄芩对各型变态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尤其对l 型变态反应作用最强,能抑制肥大细胞酶激活系统对过敏介质SRS-A和组胺的释放,抑制了过敏反应。

其有效成分为黄芩素、黄芩苷和其他黄酮类成分。

因而黄芩对动物过敏性哮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或缓解作用,并且与麻黄碱有协同作用。

(二)解热、解毒和抗病原体
本品对实验性发热有显著的解热降温作用。

黄芩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和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但也有报道黄芩无明显的抗菌作用,或者是有较弱的抗菌作用。

本品有解毒作用,与所含的葡萄糖醛酸有关。

(三)利胆、保肝和降脂
本品可促进家兔胆汁分泌,使血中高胆红素含量降低。

有显著的保肝作
用。

黄芩黄酮能使动物血清中升高的转氨酶ALT AST显著下降。

黄芩新素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和肝内甘油三酯,并能抑制
葡萄糖向脂肪转化。

汉黄芩素能显著降低肝内和血清甘油三酯,并能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汉黄芩素、黄芩素、黄芩苷还能显著降低血清Y GT、AIT、
AST TG Tch。

黄芩苷、黄芩素还能抑制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

(四)镇静、降压、解痉、利尿、抗凝本品能加强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而
有镇静功效。

本品能抑制血管运动中
枢,直接扩张血管而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对肾性高血压犬也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本品煎剂对肠痉挛有解痉作用。

其有效成分为汉黄芩素,而黄芩素无效。

有利尿功效。

黄芩黄酮有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能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因而有抗凝血作用。

(五)抗氧化、抗白内障、抗癌本品尚有显著的抗氧化,清除超氧自由基的
作用。

对实验性白内障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对醛糖还原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煎剂灌服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可明显延缓、减轻白内障的形成,能使一半动物晶状体保持透明。

本品乙醚提物对LI210有细胞毒作用。

其所含白杨素对人体鼻咽癌KB细胞有细胞毒活性。

(六)体内过程大鼠灌服黄芩素和黄芩苷,于血中可查得多种代谢产物。


服黄芩素血中
代谢产物可维持长时问高浓度。

黄芩苷出现血药高峰较黄芩素为迟。

【临床应用】
1.治疗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感染、肺间质炎等
各种呼吸道疾病。

也能用于肺结核病。

2.治疗急慢性肠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3.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等。

4.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病,转氨酶、胆红素升高,以及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也用于免疫性肝病。

5.治疗各种免疫性、过敏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病。

6.治疗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皮肤过敏性疾病,以及过敏性紫癜。

7.临床还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前列腺炎、及皮肤、眼睛的各种炎症。

8.黄芩炭治疗各种出血。

黄芩传统用于妊娠恶阻和保胎,也为现代临床所常用。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3~ 9g。

临床常用剂量:3〜12g。

大剂量:
l5~ 30g。

使用方法:
水煎服,外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