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编写:审批:佛山禅建监理有限公司目录一、监理细则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3)三、监理目标 (3)四、工程质量通病的特点 (3)五、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3)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设计文件2、已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专项方案3、施工合同、监理合同4、《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的通知(粤建字【2005】60号)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8、《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15-19-20069、《建筑外墙防水技术规程》JGJ/T235-201110、其它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标准。
二、工程概况(根据工程特点进行描述。
)三、监理目标通过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使工程质量通病能得到有效的防治,工程质量验收合格。
四、工程质量通病的特点: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包括从主体结构至装饰装修、安装工程阶段的施工,在《广东省住宅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二十条》中,也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明确指引,工程验收和维修情况显示,更多集中在影响使用功能的渗裂、渗水上,在工程部位上主要在填充墙体、混凝土模板、天面和卫生间沉池、厨房和预埋件、预留部位,另外施工在结构和钢筋分项、混凝土分项、模板分项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中也有所反映。
五、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一)事前控制⒈检查施工单位制订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方案、措施,是否符合本工程和本地的实际情况。
⒉检查工程质量通病的样板引路落实措施。
是否对各项主要通病先形成样板。
⒊检查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通病的组织管理和计划,是否在不同阶段实施专人管理及包括实施材料、实施时间的计划。
⒋检查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程序和制度。
⒌检查施工单位的对质量通病的技术交底情况,是否形成有针对性的交底程序和记录,交底对象包括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
⒍认真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
(二)事中控制1、外墙防裂、渗水A、投入的原材料、包括填充墙砖强度和节能参数应达到设计要求,出厂后龄期应满足要求,并不小于15天,砂浆强度配合比符合要求。
B、填充墙的砌筑一次不超过米,间隔时间应在7天以上,灰缝应饱满,不能出现道缝的现象。
C、窗框四周应清除安装窗框的垫木和其它杂质,再充分湿润后,采用砂浆填充密实。
D、填充墙与梁和剪力墙交接处,不能使用碎砖填充,且应实施挂金属网处理,当采用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等新型材料的,应全面挂金属网。
E、当支承在悬臀梁和悬壁板上的墙体,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抗裂柱。
F、外墙窗下应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当通长窗的压顶下应设置抗裂柱。
G、外墙装饰施工时,从基体表面至饰面应留置分隔缝,间隔为3×3米,缝宽5-10毫米,填充高弹性耐候胶。
H、找平层应为防水砂浆找平,当厚度大于厘米米时,应采用挂网措施分层施工,防止空壳。
I、外墙预留洞、眼必须严密堵实,不得留空,直接抹灰。
J、外墙装饰包括基层必须清理干净,充分混润,并及时保养。
K、抹灰施工,包括配合比必须达到设计的防水要求。
L、门窗、玻璃性能指标必须达到设计和国家有关规定要求。
N、门窗安装必须达到验收规范要求,包括限位装置、泄水孔设置及防水胶嵌缝等。
M、窗台、阳台、腰线、挑檐的坡度施工符合要求,滴水线做到密实,不出现爬水现象。
O、做好外墙淋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卫生间沉池、厨房、卫生间墙防渗漏A、卫生间沉池四周梁混凝土施工应振捣严密,防止出现蜂窝,并四周与楼板同时浇捣200毫米高的钢筋混凝土反梁。
B、在施工找平层前和施工完防水层后,进行储水试验,发现裂、渗水的及时处理。
C、做好排水管穿道楼层的留下空隙的填塞,要求填塞密实。
D、防水施工应达到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若卫生间与卧室共用墙,则防墙面水需要至米高。
E、卫生间沉池底应做成一定坡度,以便积水能通过小孔平排至排污管中排出。
F、严格控制好沉池、各种竖向管与楼板间的防水施工质量,包括防水层厚度要求、防水材料应达到合格要求。
3、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的监控监理。
A、严格控制现浇砼板内钢筋、管线的位置。
预留管方向的距离不小于25mm,管线密布及管径大于板厚1/3时设φ6@200钢筋长度为500mm;外墙拐角处,异形柱处严格要求图纸加5φ14斜钢筋。
B、梁第二排筋用分隔筋φ25。
梁面第一分隔筋离支座0.5m,以后每3m设一处,同一边纵筋每跨不少于2个;梁底第一分隔筋距支座1.5m,以后每3m设一处,每跨不少于2处。
C、框架梁、柱箍筋端弯成135°,梁、柱节点箍筋按设计要求间距设置,并每侧用一根φ12钢筋段与节点箍筋段焊制成钢筋笼,以保证箍筋间距要求。
D、严格控制垫块厚度,防止垫块厚度混淆,放置数量、位置要足够与正确;支架高度足够,支架间距离800×800,采取措施,防止踩塌板面筋。
E、钢筋的焊接。
(1)检查(电渣压力)焊工上岗证,正式焊接前,必须监督焊工进试焊,检测合格后,方可批准上岗。
钢筋焊接接头应符合规范要求,并根据有关规定,抽取焊接接头试焊进行检验。
(2)严格控制电渣压力焊质量,对轴线偏移,接头弯折结合不良,焊接不均、过热、气孔、夹渣等通病的防治措施严加监督执行。
(3)严格控制电焊时的电流和执行操作规程的严肃性,严格控制施焊的时间要求。
4、砼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的监控监理。
A 、防止钢筋砼现浇板裂缝的监控监理(1)加强砼的质量控制,检查砼出厂合格证,配合比、强度等级和入模坍落度。
(2)砼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对砼板的厚度与标高监控。
严禁踩踏已绑扎的上层钢筋。
不偏振,不过振,严格按顺序浇筑砼。
砼楼板施工过程中监督施工单位随时用测量厚度卡和标高标识测量砼板厚度,有误差,随时更正。
对于可能出现的竖向钢筋偏位,随时纠正。
对于面筋踩踏造成保护层过大,及时调整,以达到要求。
(3)监控砼终凝两次压抹时间。
(4)监督砼养护按规范要求进行。
(5)控制过早上人施工和过早拆模,防止造成结构内伤。
监督施工单位是否按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所要求的时间和条件施工。
(6)避免雨天浇砼。
(7)合理控制施工工期。
B 、防止蜂窝、麻面、夹渣、烂、孔洞等通病的监控监理。
(1)模板制作和安装的监控。
柱、梁柱节点、砼墙及楼梯模板安装,在其根部预留垃圾出口孔;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
(2)垃圾是否清理干净,砼浇筑前模板是否用清水润湿,不留积水。
(3)砼振捣有否过振和偏振;砼浇筑高度超过2m时是否采取串筒、溜管等措施下料。
(4)麻面、蜂窝、夹渣、孔洞的处理方法按方案监控实施。
C 、防止露筋通病的监控监理。
(1)检查垫块的厚度,垫块的数量和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2)砼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移位。
(3)在梁柱节点和转换梁部位,控制好混凝土石子粒经和振捣措施。
D 防止砼强度偏高和偏低的监控监理。
(1)检查砼原材料试验合格证明书,严控砼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
(2)检查外加剂是否按规定掺加。
(3)监督砼坍落度的检查工作和砼试块的制作工作,认真做好试块标识,防止强度混淆,试块混淆。
5、地下工程渗漏防治的监控监理。
A.检查拉接螺栓是否按方案实施,是否采用防水螺硂。
B.检查施工缝设置是否按图纸要求,新旧砼接槎处砼表面凿毛、垃圾清除工作是否彻底。
检查阻水钢板或阻水条的设置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C.检查商品砼(抗渗微膨胀补偿收缩砼)的配合比,入模坍落度。
D.浇筑砼时,严控砼振捣,不得过振和漏振,控制垫块厚度,数量,控制墙板厚度。
E.监控外防水施工程序和方法,确保铺贴严密,搭接做法符合要求并做好成品保护。
6 、地面及踢脚板空鼓,开裂防治的监控。
A.残留砂浆、杂渣清理需验收合格后方允许进行下道工序。
B.隔日需对现浇板面洒水湿润,严控施工顺序,确保面层强度和密实度。
C.监控踢脚板抹灰前基底砂浆的清理工作。
D.地面找平层内暗敷的电气管,管间距大于25mm,紧贴地面并固定牢靠。
地面面层施工24小时后进行养护,并加强成品保护。
E.室内电梯通道等地砖(抛边砖)贴面前,先进行基面清理,按施工规定对地砖进行湿润晾干,采用干铺法施工,及时进行成品保护防止过早上人产生空鼓。
7、架空层地面起砂防治监控监理A.基面清理验收。
B.严格控制砂浆的水灰比,稠度控制在35mm以内。
C.控制压光时间。
D.监督洒水养护。
E.严禁不同品种,标号的水泥混用,控制砂的含泥量。
F.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成品保护,防止过早上人和堆物。
8、使用安全玻璃的监控监理(1)产品出厂质量合格证和检测报告。
(2)外观质量检查。
(3)进场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进行安装。
9、屋面的渗漏防治措施的监控监理(1)检查保温隔热材料挤塑聚苯乙烯板的出厂质量合格证及检测报告。
(2)检查挤塑聚苯乙烯板的外观质量。
(3)对挤塑聚苯乙烯板进行见证取样送检,达到节能及有关指标后,方能投入施工。
(4)严格监控整个施工过程,尤其是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及防水砼保护层的施工。
(5)严控屋面排水口做法及节点细部处理和坡度的正确性。
(6)严控屋面泛水收口及分隔缝的做法,分隔缝须按要求填高弹性防水油膏。
10、室内标高,几何尺寸和楼板厚度控制的监控监理A.经常抽查复检轴线、标高、层高的准确性。
B.检查施工单位放线测量是否由有资质的专人进行。
C.检查现场控制线是否有明显的控制线标识。
D.严格监控现浇板的厚度,控制板厚的标识及数量,并随时督促施工单位用测量卡测量厚度。
E.地面及墙面须施工前先清理并贴灰饼再行施工,误差大的及时处理。
11、栏杆高度、间距、安装不牢固防治措施的监控监理A.检查进场栏杆材料规格、型号、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安装时是否按图纸要求进行,注意检查栏杆高度、净距。
C.焊接处焊缝是否饱满、连续等是否符合要求。
D.检查栏板、栏杆与墙交接处是否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嵌填处理。
E.检查栏板、栏杆距楼面、屋面高度范围内不应留空的施工情况。
F.检查栏杆安装牢固可靠性。
12、地漏返臭、管道渗漏防治措施的监控监理。
A.严控成品进场质量的检查,选用水封高度符合规范的产品或加设存水弯,确保高度不低于50mm。
B.检查给水管材的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并见证取样送检,复检合格证方能投入施工。
C.监督施工单位中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进行水压试验。
D.禁止镀锌钢管采用焊接连接,若局部确需焊接,应进行二次热浸镀锌处理。
13、接地支线串接通病防治措施的监控。
同回路插座间连接的接地(PE)线、严禁串联连接,施工期间逐个检查,要求施工单位采用接线帽或焊锡等连接。
14、保护接地(含跨接)不良通病现象的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