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 识记文学常识课件

高中语文 识记文学常识课件


• ⑪宫调·曲牌
• 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韵谱式。不同 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 如《窦娥冤》中的[耍孩儿][鲍老儿][叨叨 令 ][ 端正好 ][ 滚绣球 ][ 一煞 ][ 二煞 ] 等都是 曲牌。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须属于一 种宫调;一种宫调下有的有若干个曲牌; 宫调是音乐术语,表示声音的高低等, 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 4.(2009年湖北卷)填空。
• (1) 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 中的“山川相缪, ______________”,还 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__________________”。 • (2) 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 “于是废先王之道, ____________”,还 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
• 【解析】 此题考查古代文学常识的识记 能力和仿用句式的能力。 (1) 、 (2) 题均出自 教材。 (3) 题解答关键是将句意通顺和比喻 修辞两方面统一在一起,以大自然的花草 为话题,大体对偶,就能给出既合乎题目 要求又有个性的答案。 • 【答案】 (1)王维 (2)兰亭集序 (3)示例: 路边的小花 纤蕊若丝 带露绽开
• ⑥乐府·新乐府
•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 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 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 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 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 另立新题,已与原声律不同,故称新乐府, 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 ⑦标题·词牌 • 词的标题和词牌有严格的区别,词的标题 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 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 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的标题, 提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 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一首词 或词的一段叫“一阕”,“阕”是乐曲终 了的意思。
• (1)“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化用了唐朝诗 人________《使至塞上》的诗句。 • (2)“ 茂 林 修 竹 ” 出 自 晋 人 王 羲 之 的 《________》。 • (3) 仿照“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 曳”一句,在下面横线处将上文补写完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叙 ) 、旁白 ( 背着别的人物自叙心理 ) 、 带白 ( 唱词中的插话 ) 。元杂剧的主要角 色:旦 ( 女角色 ) ;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 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外 ( 外末 ) , 扮老年男子;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 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人物 ( 如 张飞,李逵 ) ;丑,俗称小花脸,大都 扮演男性次要人物;扮演老年妇女的称 小卜。
• 1.散文 • 这里所说的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区 别于小说、戏剧、诗歌,专指那些以写真 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 品。 • 散文大体上又可分为三类:叙事散文( 以写 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 抒发作者感情为主 ) 、议论散文 ( 以说理为 主 )。
• 2.小说 • 小说的分类(标准不同,分类亦不同): • 按篇幅容量分 —— 长篇、中篇、短篇、微型 小说(小小说)。 • 按内容分 —— 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 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传奇小说、言 情小说等。 • 按写作体制分 —— 章回体、日记体、书信体、 自传体。
• 二、史书体例 •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 件,如《左传》《资治通鉴》。 •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 件,如《史记》。 • 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 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 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 4.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如《战国策》《国语》。
• ⑨散曲 • 散曲是金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 的一种和乐演唱的歌曲。体式和词相近 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 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 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如《越 调 · 天净沙 · 秋思》只有“天净沙”一曲。 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 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 中曲子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不限;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 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
• 5.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 件,如《史记》《资治通鉴》。 • 6.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 史,如《汉书》。 • 以上六种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分的,实际上 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 如《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 一宫调的八支曲子,而其中“哨遍”是这 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又是全套曲的 曲牌。 • ⑩元杂剧
• 杂剧是宋金时期在诸宫调等的基础上成长 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 舞蹈、表演等结合起来的戏曲艺术形式。 在结构上一般每本为四折( 也有五折、六折 的 ) ,必要时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
பைடு நூலகம்
•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前四题所选内容均 是《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背诵的篇目, 难度不大; (5) 、 (6) 题的文学常识给爱好文 学的考生提供了发挥的余地。 • 【答案】 (1) 淮水东边旧时月 (2) 暮霭沉 沉楚天阔 (3) 虽有槁暴 (4) 乐琴书以消忧 (5)罗曼·罗兰 (6)桐城派
• 3 . (2009 年重庆卷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 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 (1) 山 围 故 国 周 遭 在 , 潮 打 空 城 寂 寞 回 。 ________________ ,夜深还过女墙来。 ( 刘 禹锡《石头城》) • (2)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 ________________ 。 ( 柳永《雨 霖铃》) • (3) 木 直 中 绳 , 以 为 轮 , 其 曲 中 规 。 ________________ ,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 按照不同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种类: •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 舞剧。 •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 ( 如《屈 原》)、现代剧(如《窦娥冤》)。 •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 4.诗歌 • (1)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要求以高度 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 和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有一定 的节奏韵律。 • (2)诗歌的特点 • 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 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单调和谐、 节奏鲜明等特点。
[知道考什么,明白怎样考] • 1.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
• 2.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 对两个方面的考查常常是综合在一起进行的。 • “重要作家”指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品著名的作 家。高考主要考初中、高中教材涉及的重要作家,或在知 识短文、课下注释中介绍的作家。 • “文学体裁”指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及其附类,如童 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等。
• [测一测,看看差距在哪里!] • 1 . (2009 年北京卷 ) 某校文学刊物转载的一 段评论中有四个注解,其中不正确的一个 是( ) • 茅盾在《子夜》等小说创作中所努力实现 的创作模式,是西方由巴尔扎克、列夫·托 尔斯泰、左拉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小说 家所成功地实践了的创作模式。
• A.《子夜》: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吴荪 甫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 • B.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人 间戏剧》被称为巴黎上流社会的编年史。 • C .列夫 · 托尔斯泰: 19 世纪俄国作家,他 的《战争与和平》以气势恢弘著称。 • D.左拉: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是 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巴黎圣母院》。 • 【解析】 《巴黎圣母院》是维克多·雨果 的作品。
• ⑧豪放派·婉约派 •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 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 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 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 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 怨,刻画精细,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 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
•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1) 、 (2) 两题涉及对 名句句意的理解; (3) 、 (4) 两题涉及中外重 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 【答案】 (1) 郁乎苍苍 下有冲波逆折之 回川 • (2)焚百家之言 多于南亩之农夫
• [悟一悟,找找解题小技巧!]
• 一、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 文学体裁即文学作品的类别。它分为散文、 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 (4) 悦亲戚之情话, ________________ 。农 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 (5)“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米开朗 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均是法国作家 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品。 • (6)方苞、姚鼐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________的代表。
形式 寓言、神话
时代
作品(例证)
先秦、 两汉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魏晋 笔记小说 干宝的《搜神记》 (志人、志怪) 南北朝 传奇 唐代
李朝威的《柳毅 传》
话本
宋代
《碾玉观音》 《快嘴李翠莲》
《杜十娘怒沉百宝 箱》 《玉堂春落难逢夫》
拟话本
明代
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 明、清 《水浒传》等
• 3.戏剧 •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这里讲的戏 剧实际是指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潜台词)和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 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 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 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 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