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箱站系统改造 1KV、10KV YJV22电力电缆
技
术
规
格
书
编制人:
审核人:
审定人: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目录
1. 总则
2. 执行标准
3. 使用特性
4. 主要技术要求
5. 试验
6. 包装、运输
7. 供货围
8. 其他
1 总则
1.1本技术规格书的适用于1KV、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的招标。
它包括电缆的使用性能、技术要求、主要技术性能、安装、试验、包装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1.2本技术规格书要求电缆能够用于固定敷设在交流50H Z、额定电压1KV或者10KV的电力
输配电线路上作输送电能用。
2 执行标准
Q/TEOR12-2000 (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
GB/T3953-1983 电工圆铜线
GB/T6995-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8170-1994 数字修约规则
GB/T12706.1-2002 额定电压1kV~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1kV和3kV电缆
GB/T12706.2-2002 《额定电压1kV~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到10kV电缆
GB/T295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GB/T3048.1-3048.12-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GB/T3956-1997 电缆的导体
/T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
注:本技术规不论是否标注日期,均执行最新版本。
3 使用特性
3.1 1KV电缆运行条件
3.1.1 系统额定电压(U
/U):0.6/1 kV。
):1.2kV。
3.1.2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U
m
3.1.3 系统频率:50Hz。
3.1.4 电缆导体的最高额定温度:120℃。
3.1.5 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80℃。
3.2 1KV电缆敷设条件
3.2.1 电缆敷设时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不小于15D;
其中:D—电缆外径,mm;
3.2.2 电缆敷设方式:可以安装在户外,直埋敷设于腐蚀性环境土壤中,具有良好的挡潮防
水功能。
3.3 10KV电缆运行条件
/U):6/10 kV。
3.3.1 系统额定电压(U
):6.9/12kV。
3.3.2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U
m
3.3.3 系统频率:50Hz。
3.3.4 电缆导体的最高额定温度:90℃。
3.3.5 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0℃。
3.3.6 电缆使用寿命不小于30年。
3.4 10KV电缆敷设条件
3.4.1 多芯电缆敷设时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不小于15D;
其中:D—电缆外径,mm;
3.4.2 电缆敷设方式:可以安装在户、户外,敷设于电缆沟、桥架、保护管中、铠装电缆可
直埋在土壤中。
4 技术要求
1KV、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技术要求
4.1 导体
4.1.1 导体性能符合GB3956-1997的规定。
4.1.2 导体表面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4.2 绝缘
4.2.1 电缆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料(进口料),其性能符合GB/T12706.2(10 kV)
规定。
绝缘的构造型式应具备耐火特性。
4.2.2 绝缘紧密挤包在导体屏蔽上,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体、导体,绝缘表面平整、色泽均匀。
4.2.3 绝缘厚度的标称值为4.5mm(10kV),绝缘厚度的平均值不小于标称值,其最薄处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90%,绝缘偏芯度不大于10%(10kV)。
4.2.4 绝缘线芯识别方法符合GB/T699
5.5-2008的规定。
4.3 屏蔽
电缆屏蔽有导体屏蔽、绝缘屏蔽和金属屏蔽,主绝缘、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采用0+3三层共挤干法交联工艺。
4.3.1 导体屏蔽
4.3.1.1 导体屏蔽采用交联型半导电屏蔽料,导体屏蔽标称厚度为0.6mm(10kV)
4.3.1.2 半导电导体屏蔽层均匀地包覆在导体上,表面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无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4.3.2 绝缘屏蔽
4.3.2.1 绝缘屏蔽采用交联型可剥离半导电外屏蔽料,绝缘屏蔽标称厚度为0.8mm(10kV)4.3.2.2 绝缘屏蔽是可剥离的,剥离强度为15~35N。
4.3.2.3 绝缘屏蔽层均匀地包覆在绝缘表面;表面光滑,无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
4.3.3金属屏蔽
4.3.3.1金属屏蔽由重叠绕包的软铜带组成。
4.3.3.2 铜带标称厚度为0.10mm。
4.4 缆芯及填充物
缆芯间采用非吸湿性聚丙烯(PP)网状撕裂膜进行填充,并采用合适的带子以重叠绕包的方式扎紧。
填充物和包带与电缆的工作温度相适应,对绝缘材料无有害影响。
4.5衬层
衬层为挤包聚氯乙烯护套料,任一点最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85%。
4.6铠装
钢带铠装采用双层镀锌钢带,绕包平整光滑,钢带规格符合GB2952.3-89规定。
4.7 外护套
4.7.1外护套采用ST2型聚氯乙烯护套料。
4.7.2护套厚度的标称值应符合GB/T12706.2-2002规定,其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的80%。
4.8标志
成品电缆的外护套上应具有打印的永久性标志(打印深度不超过15%的外护套厚度),其容应包括:制造厂名称、额定电压、导体规格型号、导体数量、绝缘材料、护套材料、长度、制造年份。
标志应符合GB/T6995.3-2008的规定。
5 试验
5.1 出厂试验
5.1.1 20℃时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5min
5.1.2 工频耐压试验:3.5 U
5.1.3 每一盘电缆应提供一份出厂试验报告,报告中数据应填写试验中的实测值。
5.1.4 XLPE绝缘热延伸试验。
5.2 抽样试验
5.2.1 结构检查
5.2.2 4h工频耐压试验
5.2.3 局部放电试验:1.73U
电压下局部放电量不大于10PC(10KV)。
5.2.4 击穿试验
5.2.2 热延伸试验
注:卖方应提供完整的试验报告,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合格证,并在检验时抽验。
6 包装、运输
6.1 电缆妥善包装在符合GB4005-1983及JB/T8137-1999《电线电缆交货盘》规定要求的电缆盘上交货。
6.2 电缆盘外侧及附加标牌标明:
a)制造厂名;
b)电缆型号及规格;
c)出厂编号;
d)标准编号;
e)长度,m;
f)生产许可证号;
g)生产日期;
h)表示电缆盘正确旋转方向的符号。
6.3 运输
a.电缆盘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平放;
b.运输中严禁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严禁机械损伤电缆;
c.吊装电缆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
在车辆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必须放稳,并用合适方法固定,防止互撞或翻倒。
7 供货围
高压电缆规格型号:
8 其他
8.1 本文未提及之处均应符合现行国标
8.2 附图:《*****箱站系统改造(630KVA箱站)》、《********箱站系统改造(800KVA箱站)》8.3 提供电缆合格证、试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