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养老护理员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养老护理员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 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 年龄内从事某种有一 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 入的社会职业。
1、劳动合同
• 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定劳动关系,依法 协商达成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是确 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
分类
• 1、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 2、无劳动期限的劳动合同。 • 3、以完成一项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 制定有针对性的“入住适应计划”,帮助新入住老人顺利渡过入住初期。 • 与老人每天交谈15分钟以上,并作好谈话周记
5)管理
• 提供《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和法人资格证书,并悬挂在醒目的地方。
6)人力资源配置
• 城镇地区和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主要领导应具备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模范遵守国家的 法律法规,熟练掌握所从事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
相
养 老 护 理 员
关 法 律 、 法
Hale Waihona Puke 初 级 培 训规XX 颐养院 主讲人:XX
相关法律、法规学习目标
1.能够复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主要内容 2.了解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内容体系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劳动法相关知识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 基本规范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常 识
一、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 1、老年人的赡养
•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料老人的特殊需要。
• 2、老年人的婚姻
•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赡养人的
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 3、老年人的养老金
•
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养老金和其他待遇应得到保障,有关组织必须按时足额支付养老金,不得无故拖欠,
年以上备查 • 3)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 4)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 5)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三、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 1、术语 • 自理老人 The self-care elderly • 日常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 介助老人 Device-aided elderly • 日常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等设施帮助的老年人。 • 介护老人 Nursing-cared elderly • 日常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3、工资
• 是指基于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约定支付的货币报酬。 • 1)计时工资 • 2)计件工资 • 3)奖金、津贴两种辅助形式
4、工资支付办法
• 1)工资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代替货币支付。 • 2)支付工资时,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及签字,并保存两
• 老年社会福利院
• 由国家出资举办、管理的综合接待“三无”老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 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 养老院或老人院
• 专为接待自理老人或综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 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劳动合同的终止
•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劳动合同订立后,双方当事人不得随意终止劳动合同。 只有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情况出现后,当事人才能终止劳动合同。
• 1)劳动合同届满 • 2)劳动者被除名、开除、劳动教养或判刑 • 3)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 •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
• 老年公寓
• 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 服务设施。
• 敬老院
• 在农村乡(镇)、村设置的供养“三无”(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 的;无劳动能力的;无生活来源的)“五保”(吃、穿、住、医、葬)老人和接待社会上的老年人安度晚年的社会养 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 主要领导应该接受社会工作类专业知识培训。各专业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关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国家承认 的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无专业技术职务的护理人员应接受岗前培训,经省级以上主管机关培训考核后持证 上岗
3)康复
• 卫生保健人员定期查房巡诊,每天1次 • 组织智力健全和部分健全的老人每月进行1次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自我护理知识的学习,经常常见病、多发病
的自我防治以及老年营养学的学习 • 医护人员确保各项治疗措施的落实,确保每周开展两种以上康复活动
4)心理
• 经常组织老人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不定期开展为老人送温暖、送欢乐活动,消除老人的心理障碍。 帮助老人建立新的社会联系,努力营造和睦的大家庭色彩,基本满足老人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需要。根据老年 人的特长、身体健康状况、社会参与意愿,不定时的组织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余热。
2)护理
• 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视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 每天清扫房间1次,室内应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 • 特别保护女性智残和患有精神病的老人的人身权益不受侵犯。 • 对患有传染病的老人要及时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并对其隔离、治疗,以既不影响他人又尊重病患老人为原则。
不得挪用。
• 4、老年人的医疗
•
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医疗待遇必须得到保障。老年人患病,本人和赡养人确实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当
地人民政府根据情况可以给予适当帮助。
• 5、老年人权益受侵害的处理
•
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害人或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讼。
二、劳动法相关知识
• 托老所
• 为短期接待老年人托管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分为日托、全托、临时托等。
2、服务
• 1)膳食 • 1.1 有主管部门颁发了卫生许可证的专门为老人服务的食堂,配备厨师和炊事员。 • 1.2 厨师和炊事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严防食物中毒。 • 1.3 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谱,根据老人的需要或医嘱制作普食、软食、流食及其它特殊饮食。 • 1.4 照顾不同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