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迷茫演讲谁的青春不迷茫演讲篇【1】敬爱的宋老师、亲爱的素质班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代表我们喜六神小组发表期末总结的演讲。
记得宋老师在种下希望之火里面说总有一群人渴望被改变,他们认为自己还不够优秀,总有一群人渴望去改变别人,认为这样可以实现自己博爱的理想。
这两群人会自然聚拢在一起,而教育就是最好的桥梁。
我想我们大部分人是前者,所以我们聚集在了这里。
这样说,也许大家会对我的总结感同身受吧。
不知不觉大二上学期已经又一次踮起脚尖离开,我对这学期总结就是迷茫。
我觉得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应该会有这种茫然、不知所措的迷失时刻,就如同现在的我。
也或许大部分人大二的时候都曾经这样茫然过,褪去了大一才脱离高中苦海的肆意狂、妄年少轻狂。
大学的新鲜感随着时间渐渐的消失,开始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自己每天的忙碌是否有意义,自己的将来到底在哪里。
这些过程是痛苦的,因为大学不像高中,高中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高考,所以你有很多携手并进的朋友。
你们一起奋斗,一起欢笑和流泪,一起勇往直前。
大学是个开放的地方,有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各自怀揣着不同的目的和梦想。
所以每个人有着属于自己的路途,很少会有人像从前那样从一而终的一直陪伴着你走过每一段的旅程。
你往往是孤独的,纵使身边常常会有很多的朋友,和很多的欢笑。
我发现自己向来就是一个依附性很强的人,在家里依赖着父母,在学校很幸运的是一直有很要好的朋友们一路上一直帮着我。
然而离开了她们的我,开始的时候没有觉得,但是现在会觉得孤单和恐惧。
很多个方向,很多个选择,我不知道去向哪里。
我想,我迷失了自己。
然后我想着再向从前那样可以遇见要好的朋友,她浑身充满了正能量。
她会带我一起前进,我们还是像过去一样一路欢歌笑语。
或者我可以遇见一个我爱的人,他会包容我所有的缺点,一直在前方给我指引着方向。
但是很多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得之吾幸,不得吾命。
遗憾的是,以前的好运气都用完了,我再也没有遇见这样的朋友。
前一段时间的我一直在为财大双学位的事情烦恼,以前的朋友们都报了双学位,我自己权衡利弊好久好久还是没有决定。
好吧,我承认自己一直都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我问了好多的好多的朋友,同学,可是一千个观众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关于自己的前途我更加迷茫了。
最后一个咨询电话打给了徐志强学长,因为很多次我去图书馆都碰见他了,我想他肯定是一个好学生。
好学生的建议必定是不错的。
他正在准备考研,我和他是除了素质班平时再无交集的人。
没想到他耐心的给我权衡利弊,分析了半个小时。
说实话我当时特别感动,要@吕妈妈封他为湖经好学长。
然后我逃课在阳光下一个人坐了好久,想了好久才发现,原来我一直都在逃避,逃避自己的空虚和无所事事。
所以当看着朋友做什么时自己也盲目的去追随,以为这样就可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和歉疚。
真的有一种菩提下顿悟的感觉。
当我晚上一个人从图书馆写作业回来的时候,看着天上稀少的星星,腾升出了久违的感动。
为什么我一直都想着去依附着别人呢?如果不能追随月光,为什么不把自己变成自己发光的星星呢?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急不缓,一步一步的前进。
重要的是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跟着它走肯定没有错。
我想不止是我会这样,大部分人都曾经这样迷失过。
我们怀揣着梦想上路,一路披荆斩棘,翻山越岭。
我们勇往直前,但太多的选择和诱惑让我们有一天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通往何方才是光明。
其实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应该不忘初心,去想一想当初是为什么上路,是什么支撑着你走到这里。
很多时候问一下自己的心,往往能够重新找到方向。
上周我们六组和其他两个组搞了一个联谊,说实话那天因各种原因我心情不太好,但是叶茜太负责任了,以至于让我觉得不去是不道德的。
然后我硬着头皮去了,我以为只有自己头上一片天空是阴霾的,别人看起来都是晴空万里的样子。
去了之后大家玩了会游戏,最后一个活动是每个人说一下自己的这学期总结。
我开始准备随便说几句就草草了事了,但是从我左边开始发言就意味着我是最后一个。
前面大部分人是大三的学姐,她们每个人都认真的总结自己这半个学期的生活,说出了自己的感悟,自己的迷茫,自己的各种各样的心声。
每个人3分钟左右的发言时间,没想到我们竟然说了几个小时,轮到我的时候气氛已经不像最开始那样拘谨,倒也变得特别的欢乐。
然后我们这才发现,哦,原来不开心,孤单,迷茫的不只是自己。
或许不开心的我在别人眼中也是快乐无忧无虑的,。
我想我们有时候真的不用去担心太多,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人生从来就是不能彩排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是走好脚下的路。
有喜欢的风景就用手机随时拍下来,有喜欢的衣服就不要犹豫买下来,有喜欢的食物不管会不会发胖尽管消灭它,有喜欢的歌就别怕五音不全大胆学着唱,有喜欢的地方就趁着热情去,有喜欢做的事趁着年轻去做,青春宝贵哪管那么多可不可能或行不行。
最后用宋老师的一首诗来结尾吧,忘掉吧那些被你揉碎的岁月站起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怀揣着新的梦想迈出矫健的步伐勇敢向前我相信太阳的光里一定有你青春亮丽的色彩坚定的脚步一定能踏出嘹亮的歌声。
谁的青春不迷茫。
谢谢大家!谁的青春不迷茫演讲篇【2】手边放了一张你的照片。
大二的你,20岁,一件驼色的毛衣,一条牛仔裤,一双帆布鞋,没有发型,笑得很不知所以。
我还记得那一天早晨,你为穿什么样的衣服而头疼。
最后因为没有时间了,于是胡乱穿了一件,在20xx年后的我看来,却也蛮清爽的。
现在看来,那时你处心积虑做的一些搭配,常常以失败告终,而随意搭配的服装反而显得像你。
当然,那时的你是不会明白的,而如果没有当时你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今天的我或许还在老路上一条路走到底吧。
我记得20岁的你焦躁不堪,宿舍的兄弟们都在聊天,准备去通宵玩电脑游戏时,你表面上欢呼雀跃,心里却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当初我是好不容易才考入大学的,4年之后,我该怎么出大学?岳麓山下,橘子洲头,情人滩上,你也混迹于人群之中,看着一张张相似的脸庞,你最大的担心是:难道他们都已经知道未来去哪儿了吗?为什么只有自己那么傻?傻到没钱买电脑,只能用稿纸一遍又一遍地写日记。
因为不知道该写什么,所以哪怕写错了一个字,也要重来一遍,写字水平一点都没有提高,稿纸却浪费了不少。
看着一沓又一沓的稿纸和从未发表过的文章,心里居然没有一丝的疑惑,只会告诉自己:哇,昨天晚上又写了6页呢!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成了大文豪,这些稿纸可真的就值钱了。
--这几乎是每天你最快乐的时候。
那时很多杂志社很尊重作者,所以你也就常常会收到退稿信。
上面写着诸多类似却又不尽相同的话。
无非是谢谢你的支持和参与,只是你的选题和文笔不太适合他们杂志,希望你继续支持。
你把这些退稿信一一留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那些来信上都印了各个杂志社的名字,你偶尔打开看时,总幻想这是发稿通知。
你偶尔会在别人面前拿出这些信来,让他们误以为你和很多编辑的关系不一般--嗨,那时的你生活得无所畏惧又谨小慎微,任何一点小的改变都会让你变得自豪。
比如那个编辑居然自己回信拒绝我了,我拿到对方的联系方式和名字了呢。
写到这里时,我其实很想对你说:虽然你在外人看来挺二的,但也谢谢你那种不要脸的应对方式,让我一直走到了今天,从未害怕过。
终于第一篇文章发表了,稿费是30块钱。
你当然没有把稿费取出来,而是将稿费单好好地折叠起来,放在钱包里,供人随时瞻仰,然后假装很不经意地说:喏,这笔稿费还来不及取出来呢。
直到稿费单过期,你才把它好好地收藏起来,从未有过兑现它的念头。
这30元的稿费背后,你大概前后花了200多元请客吃饭庆祝。
有些人对事情的投入是为了生活,你那时的投入是为了证明你可以。
在医院长大的你,背着你爸报考了师范大学中文系,以至于你和你爸将近两年没有对话,近乎断绝父子关系。
直到你发表的第一篇写父亲的文章《微妙》发表在省刊上,被你爸看到。
他开着车第一次主动去学校找你,请你吃饭。
你在去见他的路上,带着170多页的小说稿,小说的名字叫《杀戮》。
故事写的是什么我现在忘记了,因为它没有发表过,甚至你当初写它的时候也就没有想着要发表。
我记得你对你爸说的第一句话是:爸,你看,我现在能写这么多。
你学会了说我很好。
我很好不是指你终于熬到有了钱、有了朋友、有了人照顾的日子,而是你终于可以习惯没有钱、没有朋友、没有人照顾的日子。
我很好是告诉他们,你越来越能接受现实,而不是越来越现实--我没你们想的那么脆弱,离开你们,我一样能过得很好。
你听说参加比赛拿奖可以加素质分,于是从大一开始就参加各种比赛。
很多比赛只有几个人参加,所以只要认真参与,主办方一般都会给你三等奖,而一个院级比赛的三等奖能够加两分素质分。
所以作文大赛、歌唱比赛、辩论赛、演讲赛、戏剧大赛、运动会,甚至书法篆刻大赛你都参加了。
你花了10元钱在路边摊找人刻了一个名字,然后印在纸上,交给了组委会,获得了三等奖--这件事你得瑟了许久。
你丝毫没有为自己的投机倒把感到羞愧,现在的我多少会觉得当时怎么能这样,可20岁的你满脑子都是如何与别人不一样,不一样是个特别大的命题,于是你会节约一天的伙食费去刻一个章,你也会拿着精心写的作文去参加比赛。
组委会的师哥告诉你:你的文章很好,应该是第一名,但是另外一个师哥要找工作,所以这个第一名要让给他,你还有很多机会的。
他还没有说完,你便迅猛地点头,你心里想:得奖本来就赚了,还获得了学长当面的肯定......那时有人说你是个极其大方的人,其实你知道自己是个极其计较的人。
( 青春励志电影 )唯一不同的是,很多计较的人常常会在事情发生时计较,而你在事情发生前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所以,当结果不如你想的那么坏时,你都能欣然接受。
所以有人说你没心没肺,说你二百五,你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自己真的挺傻的,现在的我告诉你:其实你一点都不傻,只是你从来没有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
当然,你也犯过很多错误,失去了一些本该一直继续交往的朋友。
但成长不就是这样吗?不是学到就是得到。
你成长中所有遇到的问题,都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解决了,你就成为了你这类人当中的幸存者;不解决,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可能成为谁。
在20岁到30岁这20xx年的时间中,我们都走过一样的路。
你觉得孤独就对了,那是让你认识自己的机会;你觉得不被理解就对了,那是让你认清朋友的机会;你觉得黑暗就对了,那样你才分辨得出什么是你的光芒;你觉得无助就对了,那样你才能明白谁是你成长中能扶你一把的人;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
谁的青春不迷茫演讲篇【3】大家好!在我们踏进大学的校门前,迷茫是一个离我们很远的词。
从小,我们的目标都是很明确的,争取做最好的那一个!学父母希望我们学的,做高考必须要做的。
那时的我们时常会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生活感到厌烦,但无可厚非每一天的目标都是明确的,生活都是充实的。
在走进大学这座象牙塔前,我对它有过无数美好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