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稿)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稿)

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工学一体、梯次递进”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稿)一、专业信息(一)专业名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二)专业类别加工制造类(三)专业代码051400二、招生对象与学制(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二)学制全日制三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机械制造业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典型数控设备、数控产品加工等本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具备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保养、数控机床操作、零件的加工工艺制定、程序编制及优化、CAD/CAM应用、误差分析与质量控制等能力,能胜任数控设备的操作与编程,产品质量的检验,数控设备的管理、维护、营销及售后技术服务等工作,并具备向数控工艺员、CAM编程员、数控技术员岗位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四、培养规格(一)德育与通识教育要求1.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遵守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爱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礼貌;为人正直,诚实守信。

科学文化素质:有科学的认知理念与认知方法和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自强、自立、自爱;有正确的审美观;爱好广泛,情趣高雅,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2.身体心理素质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达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

能正确地看待现实,主动适应现实环境,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有正常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能保持好男女之间的友谊。

3.职业素质具有从事数控类专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自觉学习的态度和立业创业的意识;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能正确处理好与工作单位、同事的关系;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创业观和人生观。

(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基本技能要求(1)具备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一般信息处理的能力;(2)具备初级钳工和电工基本技能;(3)达到数控设备中级工操作水平;(4)具备数控加工工艺实施、产品质量检测的基本能力;(5)具备基本的数控设备调试、维护、保养的能力;(6)具备使用CAD/CAM等软件,完成工件的绘制、工艺程序的编写、产品设计等基本能力;(7)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方法能力(1)能够分析数控加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获取数控加工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基本能力;(3)能够制定数控生产加工完整工作计划并具体实施的能力;(4)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方向,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5)具备较强的质量和效益意识能力。

序号专门化方向就业岗位职业资格1数控车削加工数控车床操作工数控车工(四级)2数控铣削加工数控铣床操作工数控铣工(四级)(一)就业面向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潍坊市企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操作、销售、工艺、设备维护等部门,主要培养数控机床操作人员、数控编程工艺人员、CNC数控编程、数控设备维修人员、数控设备营销人员。

此外还能从事CAD/CAM软件应用,数控系统或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工作,以及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等。

(二)岗位面向1、完成本专业人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取得合格成绩,学分不低于160。

2、岗位资格技能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取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之一:(1)数控车床操作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2)数控铣床操作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3)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3、操行合格4、顶岗实习考核合格七、人才培养模式(一)“工学一体,梯次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维护工等能力需求,突出生产性实训主线,按照认知、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路径,构建“工学一体,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能力梯次提升。

(二)模式运行优化专业建设委员会,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依托墨龙机械、凯马汽车、六丰机械、泰丰底盘等企业,完善“工学一体,梯次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八、课程体系(一)构建课程体系通过企业行调研和对技术人员访谈,得到数控技术工作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

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结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建设以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结构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基础课、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工学结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各类课程所占比例:㈢ 建设内容课程结构框架礼仪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普通话口语交际安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数控车床技能训练教程普通铣床加工与实训数控铣床技能训练教程普通铣床加工与实训数控加工中心技能训练教程(三)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四大部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任意选修课程。

各部分课程设置及要求如下:(一)公共基础课程1.德育(142学时8学分)本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政治经济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教育。

通过学习,在正确分析自身和外在条件的基础上,确立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措施,调整规划,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初步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有关法律知识,自觉遵法、守法;掌握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的有关知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能够运用创业知识,在条件成熟时,自主创业。

2.语文(177学时10学分)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3.数学(177学时10学分)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英语(124学时7学分)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及专业英语的基本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计算机应用基础(70学时4学分)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6.体育与健康(178学时10学分)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公共艺术(35学时,2学分)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门类艺术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历史(36学时,2学分)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在了解自己家乡中了解中国国情,正确看待家乡,了解祖国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并激发学生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贡献自己才智的自觉性和和高度社会责任感。

(二)专业基础课程1.钳工实训(102学时6学分)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钳工的基本工作任务分析以及安全操作规程;掌握钳工的基本操作(锯、锉、划线)知识及相应的操作训练技能;能够对装配精度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以及学习新的专业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2.机械制图(140学时8学分)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使学生独立看懂图纸。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能熟练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部件装配图,能徒手绘制较简单的零件图和部件装配图,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以图表现物体三维特征的能力,培养简单零件测绘能力,培养严谨、细致的态度。

3.机械基础(140学时8学分)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旨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其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会合理选用机械工程材料;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了解金属材料的不同性质;掌握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能熟练查阅、运用有关资料,初步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能力;熟悉机械制造中毛坯制造方法和零件切削加工方法,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4.计算机绘图(108学时6学分)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需要在完成机械制图后进行。

是后续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等课程的基础,起着桥梁和铺垫作用。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至少一门绘图软件,掌握计算机绘图软件的绘图方法,绘图技巧,培养绘图的逻辑性,掌握图形格式转换,掌握打印参数设置,获得计算机绘图的能力,也为学习其他相关软件打基础。

5.公差配合与零件测量(72学时4学分)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其任务是在学生具有设计与加工工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讲授、作业、实验等手段使学生掌握正确确定零件几何要素技术要求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正确完成图样标注与识读,同时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测量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使用常规量具、量仪测量简单的零件并作出合格性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