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2014年10月自学考试(00034)社会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4年10月自学考试(00034)社会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被称为“社会学之父”的社会学是A.孔德B.马克思C.涂尔干D.斯宾塞正确答案:A(1分)教材P372.在中国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五脏六腑”被用来比喻社会学的建设,其提出者是A.费孝通B.杨庆堃C.孙本文D.吴文藻正确答案:A(1分)教材P543.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提出的社会现代化理论是A.世界体系理论B.信息社会论C.后工业社会论D.依附理论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674.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的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被称为A.人文主义方法论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C.功能主义方法论D.实证主义方法论正确答案:D(1分)教材P645.在统计调查中,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选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总体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调查方法,被称为A.问卷调查B.抽样调查C.普遍调查D.统计报表正确答案:B(1分)教材P676.在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个别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单位进行深入和周密的实地调查研究,以推断调查总体的研究方法,被称为A.访谈法B.典型调查C.观察法D.个案研究正确答案:B(1分)教材P687.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被称为A.矿产资源B.环境资源C.生物资源D.自然资源正确答案:D(1分)教材P828.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是A.文化市场B.文化模式C.文化特质D.文化产业正确答案:B(1分)教材P879.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并被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被称为A.主文化B.亚文化C.次文化D.大文化正确答案:A(1分)教材P9110.费孝通曾经多次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概括的是A.文化震惊B.文化融合C.文化自觉D.文化交流正确答案:C(1分)教材P9211.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被称为A.再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C.继续社会化D.基本社会化正确答案:B(1分)教材P9612.关于社会化的有关理论中,弗洛伊德提出的观点是A.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B.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C.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D.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正确答案:D(1分)教材P9613.权利和义务是有较为严格而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被称为A.先赋角色B.自致角色C.规定性角色D.表现性角色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0414.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肢体语言以及某些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影响,这种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是A.暗示B.交换C.模仿D.调适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1415.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A.仪式B.符号C.象征D.语言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1816.“无孩家庭”被称为A.丁克家庭B.重组家庭C.留守家庭D.失独家庭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3817.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可将其划分为A.内群体和外群体B.大群体和小群体C.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D.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4518.组织管理不只是和组织本身有关,而且涉及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组织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具体情况,灵活地决定组织的决策方式、领导方式和行动方式,持这一观点的是组织管理理论中的A.组织行为理论B.权变理论C.科学管理理论D.人际关系理论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5319.如果个体越理性,群体规模越大,那么这个群体发生集体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这种解释集体行为的理论是A.乌合之众理论B.价值累加理论C.资源动员理论D.搭便车理论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5620.现代学校教育的潜功能之一是A.社会选拔B.减小就业压力C.知识技术创新D.社会化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6121.在失业的类型中,由于经济波动所造成的失业是A.摩擦性失业B.周期性失业C.残余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6922.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常识等传递给下一代社区成员,或者教育新移入的居民,使他们能够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来,这是社区的A.社会控制功能B.社会化功能C.社会参与功能D.社会保障功能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7623.美国学者林德夫妇的名著《中镇》开创了社区研究中的A.人文区位学理论B.类型学理论C.社区全貌研究D.空间结构理论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7824.社区发展的经费要在社区内自筹集资,社区发展的人才和骨干要在社区内物色、培养,社区发展的物质资源要尽量就地利用和开发,这体现了社区发展原则中的A.自力原则B.民众需要的原则C.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D.民主的原则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8525.在中国城镇化的三个阶段中,平稳起步阶段是A.1949年~1952年B.1949年~1954年C.1949年~1955年D.1949年~1957年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9726.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被称为A.垂直流动B.代际流动C.结构式流动D.竞争式流动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2027.文化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是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倡研究社会实际存在的利益关系,这一观点来自于A.价值冲突理论B.社会解组理论C.社会建构理论D.社会病理学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4328.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属于结构性问题的是A.食品安全问题B.腐败问题C.毒品问题D.自然灾害问题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6229.在社会变迁的基本类型中,为了根本变革社会制度,改善生产关系,从而产生的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被称为A.社会改革B.自发变迁C.社会革命D.整体变迁30.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同时也是世界共同体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交换关系进一步加强,彼此之间依存性、关联性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被称为A.现代化B.世界化C.地球村D.全球化正确答案:D(1分)教材P270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按照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将其分为A.偏差文化B.违规行为C.偏差习惯D.偏差心理E.违法行为正确答案:ACD(2分)教材P32.社会学的社会管理功能的表现有A.建立规范B.提供模式C.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D.帮助人们合理选择E.反馈信息正确答案:ABE(2分)教材P6333.1977年,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可分为A.小资产阶级B.工人阶级C.农民阶级D.知识分子阶层E.无产阶级34.消费社会的特征包括A.消费是一种消费心理过程B.消费成为社会的核心C.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张D.消费主义盛行E.消费是一种文化正确答案:BCD(2分)教材P17235.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有A.社会性B.普遍性C.特殊性D.集群性E.复杂性正确答案:ABCDE(2分)教材P241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显功能正确答案:教材P44一种社会安排不会仅仅只具有一种功能,通常总是同时发挥着各种功能。

其中有些功能是社会所期望和认识到的,默顿称之为显功能。

(3分)37.文化正确答案:教材P85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3分)38.婚姻正确答案:教材P131婚姻通常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而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

(3分)39.劳动正确答案:教材P166劳动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变换、调整和控制自然界的活动,包括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

(3分)40.偏差行为正确答案:教材P225偏差行为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

(3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简述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目标的实现。

正确答案:教材P57(1)应当认真地开展社会现象研究。

(1分)(2)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1分)(3)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使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能切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1分)(4)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借鉴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

(1分)(5)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之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1分)42.简述社会学研究筹划阶段的主要工作。

正确答案:教材P72(1)选择研究题目。

(1分)(2)初步探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接触研究对象。

(1分)(3)建立研究假设,作出理论解释,明确概念。

(1分)(4)制订研究方案。

(1分)(5)组织工作。

(1分)43.简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正面影响。

正确答案:教材P101(1)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了选择权。

(1分)(2)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

(1分)(3)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社会规范。

(1分)(4)“虚拟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好的与人沟通的互动环境。

(2分)44.简述初级群体的特征。

正确答案:教材P146(1)规模小。

(1分)(2)有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1分)(3)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现。

(1分)(4)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

(1分)(5)习惯、伦理道德和感情在维系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分)45.简述当前我国社区发展的基本任务。

正确答案:教材P187(1)促进城市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2分)(2)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1分)(3)减轻市场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