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ppt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ppt

事业单位依法举办的营利性经营组织,必须实 行独立核算,依照国家有关公司、企业等经营 组织的法律、法规背景
1.2000年以来,围绕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各项财政改 革不断推进,很多改革涉及会计核算的调整,对《会 计准则》进行修订有利于确保相关财政改革政策的贯 彻实施。
4.强化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准则框架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共9章49条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总则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资产
负债
净资产
收入
支出
财务会计报表
负债
主要变化
在维持原准则基本框架结构的基础上, 对大部分条款作了修改完善,在内容上规 范包括事业单位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 要素的定义,项目构成及分类,一般确认 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基本事项。
会计准则修订原则
1.统驭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新《会计准则》为事 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建立了统一的核算原则和框架,是 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基础 依据。
2.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发挥会计基础性作用 ,在兼顾财务管理需求的同时,体现财政预算管理的信 息需求。
3.与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相协调,便于事业单位 执行。
主要变化
➢ 与改革相配套,实现了会计规范与其他财政法 规政策有机衔接
➢ 权责发生制由制度具体规定,并建立费用要素 ➢ 明确规定基建数据并入会计大账 ➢ 着力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 ➢ 进一步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
的会计核算 ➢ 首次引入折旧和摊销要求,并由具体制度规定 ➢ 调整资产类构成项目,规定行业制度中的共性 ➢ 首次引入财务报告概念,完善了财务报告体系
5.重新鉴定了会计基础。“事业单位会 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营业 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由财政部 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同时规定“行 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 ,由财政部在相关的会计制度中规定。
总则
6.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会计期间分为年、季度和月份。 7.首次建立了“费用”要素。新准则考 虑到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行业事业单位 ,其会计要素应当以“费用”替代“支出 ”,明确了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 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
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 产、无形资产等。
资产的主要变化
1.资产划分形式不同。新准则将资产划 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将对外投资 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原准则划分 为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 资产等。
资产的主要变化
2.新增了“在建工程”资产类别。这 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全面性要求,为各会计 制度将基建项目并入“大账”提供了依据 。
修订背景
二、修订依据
➢ 根据会计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科学决策需求是一 则一制修订的原动力 主要问题:会计信息不完整、不真实、不适应和不协调
➢ 根据预算法提高预算执行水平,满足预算管理需求是一 则一制修订的推动力 主要问题:财政性资金收支、结转、结余不精细化
➢ 根据指导意见推进分类改革,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是一则 一制修订的必然要求 主要问题:法人自主权与法人治理结构缺失、监督机制 不健全
总则
1.制定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 定依据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2.适用范围。本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 业单位。 3.扩大了本准则的统驭范围。新准则第 三条规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 单位会计制度等,由财政部根据本准则制 定。
总则
4.首次确立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 新准则首次明确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 标和会计信息使用者。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讲解
引言
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 作,财政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 行)》(财预字〔2019〕286号)进行 了修订,以财政部令第72号发布了《事 业单位会计准则》,要求于2019年1月 1日起施行。
(一)事业单位性质与范围
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规定,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 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 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 务组织。
2.2019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 则》。对《会计准则》进行修订,有利于通过日常会 计核算将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的要求落到实处。
3.修订《会计准则》是财政部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会计 制度建设、落实全国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工作要求 的重要措施。
报告提纲
修订背景 主要变化 主要内容 新旧准则衔接处理
3.统一了会计要素确认计量一般原则。 新准则规定: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 得时的实际成本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 ,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修订背景
一、会计核算标准体系
第一层 会计法
预算法
第二层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第三层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行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和 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中小学 高校 科学 医院 中小学 高校 科学 医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测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建设 地质 文物 文化建设 广电 测绘 地质勘查社保基金等10项 计生 体育 农业 物资储备 第三层 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 社保基金等16项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 相关性 及时性 可比性 可理解性(清晰性) 全面性
资产
资产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 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 付款项、存货。其中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为强化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新修 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将“一般原则 ”修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首次提 出了六个质量要求:在对原可靠性、及时 性、可比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原则要求 进行重新表述和排序的基础上,增加了“ 全面性”要求,强调“将各项经济业务或 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 息的完整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