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案例
背景:
教了快两年的二年级体育,碰到了很多让我头疼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
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语,可到底什么是二年级孩子的心理?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思维能力处在一个怎样的水平?我该如何去了解他们?了解之后,又该怎样应对?这一连串的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却久久找不到答案。
答案的未知使我在课堂上常常不能和孩子们产生很好的互动;情感交流不够流畅;教学进程不能如预料中地发展。
为了求解,为了尽快改变现状,我有针对性地翻找了有关低龄儿童心理的书籍,参考了一些优秀体育教师的经验之谈,并和其他教师(包括其他科目的教师及年轻教师)进行探讨。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初见成效,可接下来我又发现每个班级的整体接受水平、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不尽相同。
同样的方式会产生很不一样的效果。
这时,“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颖理念跃入眼帘。
二期课改强调师生是平等的,提倡师生的交往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倾听与沟通,尊重与信任。
实例:
这是一节非常普通的二年级的体育课。
我所教学的是二
年级(1)班。
这个班的小朋友给我的印象是自我控制的能力不是太强,在课堂教学中小朋友之间经常会发生小摩擦的事情。
这节课开始了,我对小朋友说:“今天老师要看看我们的小朋友的本领怎么样,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新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钻山洞’,但是老师只告诉大家游戏的名称,要求大家相互之间互帮互助,来商量出各组钻山洞的规则和方法,等会儿展示给大家看。
”
话音刚落,小朋友们便开始热烈的讨论商量怎样来玩钻山洞。
突然,我发现平时最调皮捣蛋的几个小朋友,聚在一起在激烈的讨论着什么。
我想:是不是他们又想用什么有悖于课堂纪律的新花样呢?于是我就偷偷地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谁知只见一个小朋友手脚撑地,使整个身体呈现出一个山洞的模样,其余几个小朋友也象他一样搭成了山洞,依次的排列开来,最后一个小朋友趴在地上,开始匍匐前进钻起了山洞。
他钻出来以后,又迅速的搭成了一个山洞,排在了最后,等着下一个小朋友钻过去。
随后他们又变化出了几种新颖的钻山洞的方法。
我被惊呆了,在我的印象中,这几个小朋友在平时课中总是惹是生非,弄得我火气很大,别的小朋友对他们也是意见颇多。
但是他们今天的表现是多么的认真,多么的投入。
于是,我就召集全班小朋友集合,对大家说:“小朋友们,今天我看到了一件让我很感动的事情,有几个小朋友的
表现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很认真的进行了讨论,并且商量出了一个个很好的方法,老师想请他们表演给大家看,你们看好不好?”
“好……”小朋友们都齐声的回答着,并且鼓起了掌。
我就请这几个小朋友来到队伍的前面,请他们把他们刚才所做的游戏表演给大家看。
他们异常高兴的来到队伍前面,很认真的把自己刚刚做过的游戏表演给全班小朋友看。
别的小朋友看了之后,也是非常的喜欢。
我忙趁热打铁,先对他们热情洋溢的进行了表扬:“你们今天积极地开动了脑筋,想出了老师都没有想到的方法,真聪明,老师希望你们今后在别的课中也要象今天那样的认真,那样就会受大家的喜欢,好吗?”接下来我就让大家跟着他们学做这个游戏。
望着他们那全神投入的样子,我又问他们:“你们还能不能商量出别的方法来?”
小朋友们又开始三五个聚在一起,热火朝天的讨论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又想出了好几种的方法,并且还主动地去教别的小伙伴,玩的不亦乐乎。
望着小朋友们那玩的满头大汗,心无旁骛的样子,我也不禁被他们深深地打动了,情不自禁的投入到了小朋友们的游戏中去了……
下课了,望着小朋友欢天喜地,高高兴兴的离开了操场,我不禁问我自己: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是不是我的教学方法存在有问题,使小朋友没有很好地接受我呢……
思考:
1、课堂教学怎样才能更好的“活“起来?教师应怎样更好的引导?
2、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培养小朋友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
评析
1、注重小朋友学习感受,激发小朋友学习积极性。
二期课改理念一直强调要以小朋友为本。
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思维敏捷,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极易产生兴趣,对体育课有着极大的爱好。
那么,怎样来适应他们的特点,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贯彻二期课改的理念,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时代的要求呢?难道是我在上课过程中过多的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而没有注意到小朋友的感受,使得他们的学习兴趣受到压抑,积极性受到了挫伤?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我的确过多的强调了教师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小朋友的主体地位,最终导致小朋友学习积极性的低下,参与程度不高,使得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通过这堂课,为我拓宽了视野,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小朋友学习的感受,尊重小朋友的兴趣,去了解小朋友真实想法和实际状况,设计出符合儿童兴趣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出小朋友学习的积极性,给小朋友更多的尝试空间和活动空间,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小朋友。
2、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发挥小朋友主观能动性。
“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绽放出鲜艳的花朵”。
认真倾听小朋友的心声,从小朋友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小朋友迸发出智慧的闪光。
依据课改的理念,教学中我要根据小朋友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小朋友运动兴趣,培养小朋友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是去压抑小朋友,抑制他们创造性的发挥。
过多的压抑只会使小朋友产生逆反心理,使他们讨厌你,不愿意参与学习过程,即使参与了,也会显得无精打采,甚至是开始产生“破坏纪律”的出格现象。
在这堂课中,我让小朋友自己去创想游戏,反而使小朋友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反而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让我明白了要让小朋友在一种宽松的气氛中学习,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小朋友能自己乐于探究创新,乐于去自主学习。
3、引导小朋友学会学习,唤起小朋友成长渴望。
在对小朋友学法的指导上,要积极的引导小朋友去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小朋友学习的方法,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唤起小朋友成长的渴望。
在教法上要灵活多样,而不是千篇一律,如本课的“钻山洞”游戏就是如此,假设要是采用以前的教学方法,告诉小朋友规则怎样,该怎样做,可能又会出现以前的那种现象。
现在通过引导,放手的让他们自
己去探究、尝试、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反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学习兴趣是产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动力,他们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放一放,你就会感觉到柳暗花明,就会觉得精彩无边。
随着课改理念越来越深入的进入到课堂,有效的教学就会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教师:方书宏
2013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