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产物流一、判断题1、在生产物流系统中,实行JIT生产线的关键设备是垂直运输机。
()P219-332、在生产物流装备中,连续运输设备分为支持地面的连续运输设备和悬挂在半空中的连续运输设备。
() P219-363、包装线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是生产物流现代化开始的一个环节。
() P220-74、生产企业物流系统化改造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升生产量控制的精度,减少生产的在制品,减少材料的库存和空间的浪费,实现JIT供给,节省空间和库存、停滞成本。
() P222-225、在对企业内部生产物料流转进行分析时,应确定用订单拉动生产,它的思路是:根据客户订单确定生产能力计划,遵循定置管理的原则,做到规范化、标准化、整齐化、简便化的操作和摆放,对暂存区、加工区、准备区、总装区、包装区、成品区和出货区尽量维持原状。
() P224-236、物料装卸搬运的总目标是:以最少的装卸搬运将物料适时、适量地从一处移至另一处。
() P225-207、所谓活性,指的是已经放置好的物料进入装卸搬运状态时的难易程度。
从活性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物料的放置和所处状态就称为装卸搬运的活性分析。
() P227-288、在生产物流中,MRP输出的文件之一是反常情况报告,主要有生产偏离计划、库存发生变化、订货拖期以及加工过程报废等。
() P234-59、ERP是在制造资源计划的基础上,通过前馈的物流和反馈的信息流、资金流,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完全按用户需求制造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 P237-410、企业资源计划(ERP)可以说是物料资源计划和制造资源计划的一个扩展。
其表现之一是:基于管理核心的转移,其管理范围和领域从制造业扩展到其他企业和行业。
()P237-2511、“看板”是一种类似通知单的卡片,是传递信息或指令的牌子、小票、信息卡和器具等。
() P243-7二、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现代生产物流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P209-4A、管理层B、决策层C、执行层D、控制层2、它是一个计算机物流软件系统,是物流系统的中枢。
这是现代生产物流系统的()。
P209-6A、管理层B、决策层C、执行层D、控制层3、现代生产物流系统的()由自动化的物流机械组成。
物流设备的控制器接受控制层的指令,控制设备执行各种操作。
P210-7A、管理层B、决策层C、执行层D、控制层4、现代生产物流系统中,根据管理层、控制层和操作层分工不同,要求也不同。
对管理层要求有较高的智能,对控制层要求有较高的实时性,对执行层则要求较高的()。
P210-19A、规范性B、可得性C、执行能力D、可靠性5、要尽量缩短物料及各种零部件的移动距离,使各类活动能够紧密衔接,降低物流量,减少费用,这是生产物流系统设计的()原则。
P210-23A、最小移动距离B、综合性C、合理性D、集装单元化E、适应性F、经济性6、站在全局的立场,考虑工厂的长远发展,全面分析和处理各种影响因素,不仅考虑物流系统各功能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服务于生产关系、规模、能力、质量、管理等需要。
这是物流系统设计的()原则。
P210-28A、最小移动距离B、综合性C、合理性D、集装单元化E、适应性F、经济性7、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市场经济前提下,物流系统一定要具有柔性,适应性强,这是现代生产物流系统设计的()原则。
P211-1A、最小移动距离B、综合性C、合理性D、集装单元化E、适应性F、经济性8、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求从单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转变,生产制造的()要求生产设备和工艺路线能适应于生产各种产品的需要。
P218-11A、规模化B、个性化C、柔性化9、从规格上可以将物流容器分为两种,不属于这两种的是()。
P218-27A、标准容器B、专用容器C、特殊容器10、标准容器是指按照国际尺寸与技术要求制造的物流容器,欧洲托盘的标准尺寸为()。
P218-32A、1200mm×1100mmB、1000mm×600mmC、1200mm×800mm11、连接跨越楼层的生产环节,使用垂直运输机,一般在设计时按金字塔设计业务分层,体积小重量轻的产品在()。
P219-27A、低层生产B、高层生产12、生产物流中的吊车,作业灵活,不受地面物流线路约束,适于重型物料在()搬运。
P129-31A、厂内外B、车间内C、工序间13、包装线机械化和自动化,是生产物流与配送物流()的接口。
P220-8A、连续对接B、间断对接C、无缝对接14、生产企业物流系统化以硬件为基础,以软件为()。
P221-35A、基础B、核心C、主体15、丰田生产方式把浪费归纳为7种:过量生产的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加工本身的浪费;动作的浪费以及制造不良的浪费。
其中前()项是在搬运与停滞中产生的累计浪费。
P224-1A、2B、3C、4D、5E、616、在车间之间、车间内部搬运工艺设计中,要尽量做到这些搬运集装化、单元化,容器(),以减少物料搬运次数,提高物料搬运活性指数,实现配送一体化管理。
P225-4A、自动化、机械化B、信息化、智能化C、标准化、通用化17、在生产物料流转分析中,物流管理和操作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不同车间的物流设备要配套,厂内运输与厂外运输要做到(),原材料仓库和加工设备尽量靠近,以便和厂外运输有机衔接,力求直达化,做到门到门运输。
P225-6A、自动化、机械化B、信息化、智能化C、标准化、通用化D、柔性化、协调化18、在物流过程中,上下工序之间、前后生产车间之间,要设置固定位置的清晰的流程图,为收发、运送、搬运的有关人员指明产品、零件流向,起到现场调度的作用,以便物料搬运路线()。
P225-10A、自动化、机械化B、信息化、智能化C、标准化、通用化D、柔性化、协调化E、简捷化、直线化19、在物流过程中,上下工序之间、前后生产车间之间,要设置固定位置的清晰的流程图,为收发、运送、搬运的有关人员指明产品、零件流向,起到现场调度的作用。
在主要收发、运送流程环节尽量做到(),便于管理。
P225-11A、直线化B、省力化C、目视化20、生产物流在对物料装卸搬运运作与分析的基础上,就搬运的空间,确定减少次数的思路,则应按照()的原则,采取改善工厂布置的措施。
P229-表A、直线化、平面化B、强力化、大量化C、高速化、同期化D、单元装载、大量化E、增加装卸搬运量21、生产物流在对物料装卸搬运运作与分析的基础上,就搬运的空间,确定缩短距离的思路,则应按照()的原则,采取利用大型装卸搬运设备和采用工业拖车等措施。
P229-表A、直线化、平面化B、强力化、大量化C、高速化、同期化D、单元装载、大量化E、增加装卸搬运量22、生产物流在对物料装卸搬运运作与分析的基础上,就搬运的时间,确定缩短时间的思路,则应按照()的原则,分别采取利用高速装卸搬运设备或应用均衡装卸搬运等措施。
P229-表A、直线化、平面化B、强力化、大量化C、高速化、同期化D、单元装载、大量化E、增加装卸搬运量23、生产物流在对物料装卸搬运运作与分析的基础上,就搬运的空间,确定减少次数的思路,则应按照强力化、大量化的原则,分别采取()。
P229-表A、改善工厂布置B、利用大型装卸搬运设备或采用工业拖车C、利用高速装卸搬运设备或应用均衡装卸搬运D、应用中继装卸搬运24、MRP试图建立一个非常严格的模型去表示物料将如何通过一个工厂或通过一个分配系统。
时间期间(即时段)的长短,通常为()。
P232-26A、天数或周数B、周数或月数C、半月数或月数25、MRP系统根据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时,对产品每一时间区域的订货数量不仅要考虑产品总需求量和已知库存,还要考虑()。
P233-7A、订货量B、制造能力C、批量选择条件D、在途货物数量26、MRP系统根据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时,对订货时间要比需求数据提前,提前的时差等于该产品的()。
P233-16A、总需求量B、备运时间C、在途时间D、生产时间27、MRP系统根据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时,对每项产品,首先要确定每个时间区域的()。
P233-12A、生产时间B、订单数量C、库存量D、总需求量28、生产物流的MRP输出的物料需求计划表,其主要内容是库存文件的动态数据部分,包括(),即每种物料在各个时间区域内的生产或采购计划安排。
P233-20A、需求的数量和需求的时间B、需求的数量和需求的质量C、需求的数量和需求的品种D、需求的品种和需求的时间29、生产物流的MRP输出的物料需求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库存文件的动态数据部分,包括需求的数量和需求的时间,即每种物料在各个时间区域内的()计划安排。
P233-20A、供应或销售B、生产或销售C、加工或物流D、生产或采购30、企业资源计划可以说是物料资源计划和制造资源计划的一个扩展。
其表现之一是:将系统的管理思想从“在正确地时间制造和销售正确的产品”,转移到了“在最佳的时间地点,()”。
P237-25A、生产高质量的产品B、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C、提高企业经济效益D、获取企业最大的增值31、所有ERP软件都把MRP作为其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MRP是ERP不可缺少的()。
P238-9A、基础功能B、扩展功能C、核心功能32、制造资源计划与()的主要区别就是它运用管理会计的概念,用货币形式说明了执行企业“物料计划”带来的效益,实现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集成。
P238-13A、MRPB、DRPC、ERP33、制造资源计划与MRP的主要区别就是它运用管理会计的概念,用货币形式说明了执行企业“物料计划”带来的效益,实现()集成。
P238-13A、加工信息与物流信息B、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C、采购信息与资金信息D、采购信息与物流信息34、ERP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它必然体现物流信息同资金流信息的集成,因而传统的制造资源计划系统的()三大部分依然是ERP系统不可跨越的重要组成。
P238-26A、采购供应制造B、制造供销财务C、制造销售财务D、制造销售成本35、一般精益物流系统企业的工厂布置()在制品中间库,因而无法存放超量生产的在制品,有效地控制了库存。
P240-25A、不设B、设置少量36、精益物流系统改变了传统的设备布置形式,采用了()布置方式。
P241-14A、简单B、按机器种类C、按工序顺序D、U型37、精益物流系统实现()生产。
P242-16A、推动式B、拉动式38、精益物流系统的存储水平远远()MRP的存储水平。
P243-2A、高于B、低于C、等于39、精益物流利用()作为对物品的移动进行管理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