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学习体会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学习体会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胆的生发之气
这段时间,老师让我们大家思考《黄帝内经》上“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这句话。

有的学生说,胆是枢纽,为少阳。

有的学生说,胆经居人体之侧,为阴阳之枢。

老师说,胆是少阳之气,代表春天这股生发之气。

五脏六腑都需要这股生发之气。

刚开始我们还不太重视这句话,后来看老师治疗小儿感冒发烧咳嗽常用到小柴胡汤,甚至治到妇人经期头痛、酸痛、感冒之类的也是小柴胡汤。

有个女病人问老师,为何月经一来,我就容易感冒、头痛?老师说,人禀的是一股生发之气,你月经来时,气血往下行,上面气血生发不够,就容易受邪风侵袭,或感冒或头痛,喝点小柴胡汤就好了。

确实,《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是治疗妇人经期感冒的良方。

每个脏腑都有这股春生之气
在我们人体而言,肝的生发之气能疏泄条达,胃的生发之气能收纳下降,脾的生发之气能运化,每个脏腑都需要这股生发之气,我们用小柴胡不单是调肝胆枢机,调的是五脏六腑的生发之机。

我在想,很多病人他就缺这股朝气,它生病就是这股生发之气不够,小孩子生发之气够,像少阳一样,有病很快就好了。

人体的所有脏腑它都需要这股生发之气,这就是小柴胡汤从调胆到少阳到春天生发之气的意义。

这样我们再来谈“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用起药来就不一样了。

我们用的就是调生发之气的办法,把少阳这股生机发出来,所以我说“凡十一脏取决于少阳”。

后来我们再看李东垣论到这点时提到,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生则万化安。

故胆气春生,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要看到五脏六腑的升降
今天经老师提点说,人一个非独肝要有生发之气,五脏六腑皆得生发之气才能健全,胃得生发之气才能降下,肠得生发之气才能泌别清浊,膀胱得生发之气才能气化,肾得生发之气才能藏精,肺得生发之气才能宣发肃降。

所以五脏都是先得生发之气,才按照自己脏腑特定规律去运行。

老师说,比如胃本身不降了,你先给他一股生发之气,肝胆一升,胃它就能降。

我们要把升降理论提到一个高度。

不能只看到一个脏腑本身的升降,要看到周身上下五脏六腑的升降。

所以从各个脏腑来谈升降,那只是小升降,从整个天地自然来谈升降那就不同。

好比冬天你去谈一个种子药怎么浇水让它发芽生长,这都是人为的,人为的都是在瞎折腾。

如果我们在春天来看,你即使放在楼上的天南星,不去管它它也会发芽,这就是得到春生之气的缘故啊!
老师用小柴胡汤已经不只是在调肝升胃降,更不是在调少阳枢机,而是在调动人体的春生之气,使五脏六腑如沐春风,然后自己按自己的本性去发展,该升的升,该降的降,
不用我们强行去用代赭石来降来压,也不用我们强行去用黄芪、升麻来提来托,就好比枯木逢春一样,它能冒出芽,并不是我们给它施多少肥浇水多少水,而是它感受到了春天少阳这股生机。

温胆汤与胆的生理特点
老师问,为什么叫温胆汤呢?为什么我们要叫病人戒水果、凉饮、雪糕、冰棍呢?学生回答说,胆为中正之官,不宜过热不宜过凉,故曰温胆。

叫病人少吃这些生冷之物,就是因为生冷会伤阳气,寒主收引,百脉会闭塞,气血会不通畅。

肠胃也会吃坏。

老师说,你们说到了一部分,我们可以从更大的角度来理解,不要局限于一脏一腑,这个温胆汤,胆为甲木,少阳之气,春生之气也。

它要温如春,如果用夏天的炎热,或者用冬天的寒凉来对付这春天就麻烦了。

好比本来春天很温暖的,突然你来了一场雪,这个是种庄稼最忌讳的,叫做倒春寒,一旦倒春寒农作物就没收成了,你再怎么管理都白搭。

所以我们给病人调身体,就是要把他脏腑的整个生机都调动起来,进入春天富有生发之气的状态。

如果病人不戒口,往嘴里灌冷饮、冰棍、雪糕、水果,这就相当于让自己温暖的身体下起冰雪来,不就是在倒春寒吗?我看现在很多疾病,特别是不孕不育,妇科炎症越来越多,不是医生治疗的手段不行,而是病人倒春寒的行为习惯太频繁了。

一边给他升发阳气,那一边就来来扑灭这股升发
之气。

医生的用药跟病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就称为了拉锯战。

所以即便是胆囊炎的病人,我也不建议他用大量清热泻火的药。

如果这个凉利之药太过分了,病没有祛除,反把正气打伤了,就好像倒春寒一样,春天下雪是最麻烦的事,过用凉利的药来治胆,就是倒春寒,胆者春生之气也,此气不生发好,身体的病就容易加重,此气若生发好,即便病重了些,它也会慢慢恢复过来。

寒凉伤的是春生之气
以前我们看祝味菊先生的《伤寒质难》,对里面提到的这段话理解得不深,祝老说,久服寒凉,如饮鸩蜜,只知其甘,不知其害,亘古以来,死者如麻,茫茫浩劫,良可痛也。

以前我们仅从字面上来理解,认为扶阳派就是要远寒凉,寒凉吃多了,脾胃受不了。

这样的理解就偏于表浅,今天听老师讲少阳时,才明白寒凉不是表面的伤阳气,而是深层次地伤了人的生发之气。

所谓扶阳也不是简单地扶心肾的阳气,而是让脏腑进入春天,让大地回春一样。

这时,就要按春天温升的特点来调,而过用寒凉的,没有不伤到这少阳之气的,没有不因此而倒春寒的。

以前经常抄方,习惯了老师的通肠六药跟温胆汤,认为降浊对人体而言是最重要的,我们常看到老师用温胆汤、通肠六药,还有小柴胡汤,其实就是老师已经把升清降浊的**,
用到常规方中去了。

只是经常抄方的时候,没能够上升到这个高度而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