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1
步骤:
1.下载安徽地区DEM数据,如多幅,做图像的拼接。
登录/下载DEM数据
拼接:
2.DEM填洼
3.水流方向矩阵
4.水流累积量矩阵
5.生成河网
提取河流网络矢量数据:
平滑处理河流网络:
打开[编辑器]工具栏,执行工具栏中的命令[编辑器]——>[开始编辑],确保目标图层为河流网络图层[StreamT_StreamN1],通过打开[StreamT_StreamN1]属性表,并选择属性表的所有行选择图层[StreamT_StreamN1]中的所有要素,也可以通过[要素选择按钮]选择图层中所有要素
执行[编辑器]工具栏中的命令[编辑器]——>[更多的编辑工具]——>[高级编辑]打开工具条:[高级编辑],点击其上的[平滑]按钮:
在[平滑]处理对话框中输入参数[允许最大偏移]为4,得到平滑后的河流网络矢量图层,执行命令: [编辑器]——>[停止编辑],保存所做修改。
实习2—1
1. 现有某区域一幅有投影信息的单波段遥感图像(tm00.img)、DEM数据、两幅多光谱遥感图像(tm01.img\tm0
2.img)及该区域的矢量数据图层文件(bound.shp),其中有一幅多光谱图像无投影信息(tm02.img),现需要对无投影信息的多光谱图像进行几何校正、镶嵌、裁切等处理,并利用矢量数据裁剪镶嵌后的多光谱数据,利用裁剪后的多光谱数据及DEM数据,提取区域植被覆盖信息。
要求:
以有投影信息的单波段遥感图像为参考空间,对tm02img进行几何校正;命名为jztm02img,对jztm02img及tm01.img进行镶嵌,并用bound.shp进行裁剪,记录主要操作过程及结果,要求结果中体现几何校正中控制点分布、控制点数量,RMS要求在0.5个像元内。
利用裁剪后的多光谱数据及DEM数据,提取区域缓坡植被信息、非朝北缓坡植被、陡坡植被、水体、裸地、背景区,提取规则如下:
朝北缓坡植被:NDVI大于0.25,坡度小于20°,朝北
非朝北缓坡植被:NDVI大于0.25,坡度小于20°,非朝北
陡坡植被:NDVI大于0.25,坡度大于等于20°
水体:NDVI小于等于0.25,波段4的DN值大于0且小于20
裸地:NDVI小于等于0.25,波段4的DN值大等于20
背景区:NDVI小于等于0.25,波段4的DN值等于0
要求规则表达正确,统计各类植被信息百分比,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专题制图,专题要求有经纬网、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图例,制图符合规范。
1.用tm00对tm02配准。
得到tm02_pz
配准菜单下——几何校正——图像到图像
配准菜单下——图像镶嵌
由以上两幅图可知,两幅图可以镶嵌在一起,但由于软件的故障,中间出现阴影,故无法继续进行!
3. bound.shp作为感兴趣区去裁剪tm_xq得到tm_cj
4. tm_cj生成NDVI得到NDVI。
5 bound.shp作为感兴趣区去裁剪DEM得到DEM_cj
以上操作在envi中进行。
6. arcgis中NDVI按照大于0.25和小于等于0.25重分类。
7. DEM_cj生成坡度,按小于20°和大于等于20°重分类。
8. tm_cj的波段4按dn值0,0~20,20以上重分类
9.根据重分类结果提取朝北缓坡植被、非朝北缓坡植被、陡坡植被、水体、裸地、背景区
10.添加图名、指北针等制作专题图。
以上arcgis中操作。
实习2—2提示
2. 现有某地区2000年8月15日与2011年8月22日的两时相TM遥感图像(tm20000815.img\tm20110822.img),要求采用适当的分类方法提取该区域两时相的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两时相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要求分类合理,列出土地利用变化变化转移矩阵,并分析可能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完成土地利用变更报告,制作两时相土地利用类型专题图,并对整个信息提取过程进行分析与评价。
然后从上述两时相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中提取建设用地,进行栅矢转换,利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功能提取两时相建设用地空间变化信息,并计算建设用地年均变化面积,对属性数据表进行修改,增加建设用地年均变化字段,制作区域建设用地年均变化空间分布专题图。
步骤:
1.在ENVI中对tm20000815.img\tm2011082
2.img采用监督分类大致分成三类(水域、农林用地、建设用地)
2. 将分类后数据导入arcgis,分析两幅图的变化。
比如没有变化的部分原来是水域,专题图中仍然是水域这一类,如由水域变为建成区,新类名为水域——建成区。
3. 添加图名、指北针等制作专题图。
做到这一步即可。
实习3
某地区拟对X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需进行流域分区,并进行流域地形特征分析。
现有该区域的地形数据,请按照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并制作专题图。
数据说明如下:
terlk_l为等高线数据,terlk_p为高程点数据,elev为高程字段;
outlet为流域出水口。
要求如下:
①以outlet为出水口,提取出流域集水区范围。
②提取出流域范围内汇水面积累积量在2.0km2以上的河道,并对河网进行分级。
③以提取的河道网络为出水口,对流域进行子流域划分,对于面积<10hm2的微子流域,按照边长最大优先原则对其进行合并处理。
④以表格形式统计流域中每一个子流域的地形高度特征(最小高度、最大高度、平均高度)。
⑤制作专题图,专题图要求以地形特征为背景,体现出流域河流水系和子流域分区特征,并将专题图以jpg图片格式输出。
⑥提交文件包括:专题图文件(含数据文件、地图文档)。
技术文档应包括解题思路、解题过程等内容。
1.等高线——tin——dem——矢量河网
步骤:
加载数据:
等高线——>DEM
TIN——>DEM
填充DEM
生成水流方向矩阵:
生成水流累积矩阵:
提取河网:
栅格河网矢量化:
平滑处理:
2.河流分级(栅格河网做)
3.盆域分析
4.集水流域生成
实习4
克里格法内插生成高程曲面
背景:现有某地区一系列高程采样点数据,需要通过内插生成该地区的高程曲面,为后续研究提供合理的数据层面信息。
要求:在六种克里格插值方法中至少选取两种内插生成高程曲面,并比较。
1.加载数据,启动地统计模块,地统计向导
2.选择克里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