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1)可行性研究一般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
●初步可行性研究主要对多个厂址条件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进行评述。
●可行性研究则要详细论证电厂建设的必要性,厂址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落实建厂条件,全面阐明该工程项目能够成立的根据。
(2)初步设计根据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设计单位编制具体反映工程项目各项技术原则的初步设计文件。
初步设计的内容包括:设计说明书、厂区总布置、各工艺系统、主厂房布置、建筑物的结构、建筑等设计方案及图纸、设备和主要材料清册、施工组织设计大纲、工程概算和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
(3)施工图设计设计方案审核的基本要求(1)初步设计阶段审核基本要求1)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深度的要求: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选择和确定;主要设备材料订货;土地征用;基建投资的控制;施工图设计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准备和生产准备等。
2)设计文件的基本要求:①没有批准的计划任务书和批准的工程选场报告以及完整的设计基础资料,不能提供初步设计文件。
②设计文件表达设计意图充分,采用的建设标准适当,技术先进可靠,指标先进合理,专业间相互协调、分期建设与发展处理得当。
重大设计原则应经多方案比较选择,提出推荐方案供审批选择。
③积极稳妥地采用成熟的新技术,力争比以往同类型工程在水平上有所提高。
设计文件中应阐明其技术优越性、经济合理性和采用可能性。
④设计概算应准确地反映设计内容及深度,满足控制投资、计划安排及拨款的要求。
⑤设计文件内容完整、正确,文字简练,图面清晰,签署齐全。
(2)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阶段审核基本要求。
1)设计依据和原始资料①初步设计的审批文件;②设计总工程师编制的技术组织措施、各专业间施工图综合进度表、主要设计人编制的电气专业技术组织措施;③有关典型设计;④新产品试制的协议书;⑤在产品目录中查不到的必要的设备技术资料;⑥协作设计单位的设计分工协议和必要的设计资料。
2)对设计文件的基本要求①符合初步设计审批文件,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符合工程技术组织措施及卷册任务书要求。
②采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计算公式要正确、合理、落实,计算项目完整,演算步骤齐全,结果正确。
③卷册的设计方案、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设施布置、结构型式、材料选用等,要符合运行安全、经济,操作、检修、维护、施工方便,造价低,原材料节约的要求,新技术的采用要落实。
④在克服工程“常见病”、“多发病”方面,应比同类型工程有所改进。
凡符合卷册具体条件的典型、通用设计应予以套(活)用。
⑤卷册的设计内容与深度要完整、无漏项,并符合施工图成品内容深度的要求。
各专业及专业内部的成品之间要配合协调一致,满足施工要求。
⑥制、描图工艺水平符合标准。
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实际上是工程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发包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的全过程控制,也即是把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建设工程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工程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
国内外的一些专家研究指出:设计费虽然只占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但在决策正确的条件下,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75%~95%,所以设计阶段是影响和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
设计影响投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初步设计阶段形成设计方案,确定了工程建设的规模、标准和工艺结构等,由此形成设计概算,确定了投资的最高限额,并通过施工图预算出工程造价。
项目的设计方案不仅关系到一次性投资的多少,也会影响到今后生产运行费用的高低,即对项目全过程费用的影响。
二是设计工作质量、深度符合国家标准的程度,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同时也会对项目全过程费用造成影响。
为了有效实现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推行典型设计和典型造价工程典型设计通常指工程设计中,可在一定范围内通用的标准图、典型图和复用图,一般统称为标准图。
在工程设计中采用典型设计可促进工业化水平、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材料、降低建设投资。
据统计,采用标准设计一般可加快设计进度1~2倍,节约建设投资10%~15%以上。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推行电网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国家电网公司推出了《500kV、330kV、220kV、110kV及35kV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典型设计》的编制设想,通过了审查并已经在2006年全面实施;已通过审查的《500kV、330kV、220kV及110kV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典型造价》也将在2007年全面推广。
《典型设计》和《典型造价》突出了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将进一步规范输变电工程的设计工作,对严格控制电网建设投资和优化设计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能加快提供设计图纸的速度、缩短工程建设周期、节约设计费用;可使工艺定型、易提高工人技术水平、易使生产均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约材料,有益于较大幅度降低建设投资;可加快施工准备和定制预制构件等各项工作,并能使施工速度大大加快,既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又能降低建筑安装费用;按通用性条件编制,按规定程序审批,可供大量重复使用,既经济又优质。
2、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就是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
即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行分解到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
各专业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以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
限额设计贯穿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各个阶段,而在每一个阶段中贯穿于各个专业的每一道工序。
明确限额目标,实行工序管理,各个专业限额设计的实现是限额设计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重视初步设计的方案选择。
在初步设计的限额设计中,各专业设计人员应强化控制建设投资意识,在拟定设计原则、技术方案和选择设备材料过程中,应先掌握工程的参考造价和工程量,严格按照限额设计所分解的投资额和控制工程量进行设计,并以单位工程为考核单元,事先做好专业内部平衡调整,提出节约投资的措施,力求将造价和工程量控制在限额范围内。
其次,应严格控制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设计是指导工程建设的主要文件,是设计单位的最终产品,施工图阶段限额设计的重点应放在初步设计工程量控制方面,控制工程量一经审定,即作为施工图设计工程量的最高限额,不得突破。
第三,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除非不得不进行设计变更,否则任何人员无权擅自更改设计。
对于不得不进行的设计变更,则发生得越早越好。
若在设计阶段变更,只需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若在采购阶段变更,则不仅要修改图纸,还需重新采购设备和材料;若在施工期间发生变更,除发生上述费用外,已建工程还可能将被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
因此在尽可能的减少设计变更数量的同时,要尽量将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设计管理制度,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需进行由多方人员参加的技术经济论证,使建设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3 加强设计相关制度的完善和落实首先,在确定工程的设计单位时推行设计招投标制,加强设计方案竞选,通过经济性的比较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实行工程设计招投标制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制度建设:明确的招标组织结构;拟建项目有明确的投资和功能要求;对评定方法和程序的具体要求;评标专家库的建设。
其次,在工程的前期论证阶段加强项目技术经济评价机制。
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是采用科学方法,按照工程项目经济效果评价原则,用一个或一组主要指标对设计方案的项目功能、造价、工期和设备、材料、人工消耗等方面进行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综合分析,确定技术经济效果好的设计方案。
术经济评价主要方法有计算费用法、多因素评分优选法等,计算费用法主要从方案全寿命周期费用角度分析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效果;多因素评分,从方案的多评价指标综合确定方案的优劣。
再次,在工程的实施阶段实行设计监理机制。
通过监理单位对设计工作进行全程监理,打破设计单位缺乏监督控制的局面,利用监理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仅可以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实现对价值、功能的合理配置,变事后控制为预先控制,减少在施工中出现由于设计变更引起工程造价的增加。
最后,在整个行业内加强设计资质的全面管理,实现各专业人员的资格准入,通过规范设计市场,达到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电力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设计市场的管理,严格审查设计单位资质、信誉和履行合同能力的审查,避免出现越级、无证和挂靠设计现象,实现设计单位资格准入和各专业人员的资格准入。
4、加强技经人员的培训,提高概预算编制的质量设计阶段工程投资的大小通过编制的概预算来反应,而概预算编制质量的好坏关键在技经人员素质的高低。
因此加强培训、提高技经人员的素质也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方面加强技经人员对相关定额、标准、文件和造价信息的学习;另一方面加强技经人员和设计人员的结合,让技经人员熟悉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工艺流程,这样编制出的概预算才会更加科学合理。
同时,为加快适应建设工程与国际惯例、先进水平接轨,提高技经工作效率,还需加强技经人员计算机应用的培训,实现技经工作电算化。
电力建设投资是以国有资金为主体的建设投资,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是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在工程设计阶段要以技术经济评价和价值功能分析为核心,使设计工作阶段符合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实现工程项目经济合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