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简述确定不整合的识别标志
答:确定不整合的识别标志有:
1、古生物证据
2、发育古风化壳,古土壤等。
上覆地层有时有下伏地层的岩块,砾石组成的底砾岩。
3、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变形程度不同,下伏地层变形强烈。
4、上下两套地层的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不同,下强上弱。
6、简述张节理与剪节理的特征
答:节理按其形成时的力学性质,分为剪节理和张节理。
剪节理是在剪应力作用下产生的破裂面,特征为:
1)产状稳定,沿走向延伸较远,沿倾向切割较深
2)节理面平直光滑,常见滑动擦痕,节理两壁闭合
3)砂、砾岩中的剪节理,切穿砂粒和砾石,但方向不变
4)常成对出现,常形成“X”共轭节理,表现为棋盘状,将岩石切割为菱形块状。
5)发育羽列现象。
即沿主剪切面发育许多羽状微裂面,微裂面走向相同,首尾相接,与主剪切面有一定夹角
张节理是由张应力作用而产生的破裂面,特征为:
1)产状不太稳定,延伸不远,节理面短而弯曲。
2)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
3)砂砾岩中的张节理,节理面常绕过砾石和砂粒,即使切穿,节理面不平整。
4)节理两壁张开,常有岩脉充填。
5)张节理有时呈不规则状,有时也可有一定形态,如追踪“X”剪节理而形成的锯齿状张节理等。
2、简述鲍文反应序列及其用途
答:美国学者N.L.鲍文(1922年)根据人工硅酸盐熔浆的实验发现:岩浆在冷却时,主要造岩矿物的结晶析出遵循一定的顺序,可划分为两个系列,即斜长石的连续反应系列和暗色矿物的不连续反应系列,被称为鲍文反应系列。
根据反应的性质不同,鲍温把岩浆岩中主要造岩矿物分为两个反应系列。
连续反应系列为架状的硅铝矿物,矿物成分上有连续渐变关系,内部的结晶格架无质的变化。
不连续反应系列为铁镁矿物,矿物成分的变化是不连续的,内部结晶格架发生了质的变化。
如橄榄石变为黑云母,其结晶格架由岛状变为层状。
上述两个系列在岩浆结晶过程中,硅铝矿物与铁镁矿物依次对应出现共结关系,最后两个系列演化成一个系列,即钾长石、白云母和石英,它们是岩浆结晶的最终产物。
根据上述反应系列可以解决下列实际问题:
(1)确定矿物的结晶顺序。
反应系列上部的矿物比下部的矿物早结晶。
显然橄榄石、基性斜长石是最早结晶的矿物,石英则是岩浆结晶的最后产物。
(2)解释了岩浆岩中矿物共生组合的一般规律。
由于两种反应系列存在着共结关系,当岩浆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必定同时结晶出一种浅色矿物和一种暗色矿物。
例如当岩浆降至1550℃时,析出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基性(钙、培)长石而组成超基性岩。
岩浆温度降至1270℃时,单斜辉石和拉长石同时析出组成基性岩。
(3)解释了岩浆岩多样性的原因。
同一种岩浆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岩浆岩。
(4)解释了岩浆岩中某些结构上的特征。
如斜长石的正常环带结构和暗色矿物的反应边结构。
9、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答: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的基础上,综合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建立起来的关于地球上海陆形成和变迁的学说,是现代地质学领域中的一大理论成就。
板块学说认为:漂浮于软流圈上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刚性整体,而是由各种断裂和构造活动带分割的块体组成的,也即由板块组成的。
每个板块都在运动着,边生长,边移动,边消亡。
板块内部较为稳定;板块间的交界处则是地壳上较活动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