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作文之我长大了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作文之我长大了中考满分作文

我长大了中考满分作文【篇一:中考满分作文800字:我长大了吗?】小时候,我常常坐在窗边,一次次的想着: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慢慢的,这个念头被繁忙的学习和忙碌的生活所遗忘。

到我上了初中时,在忙碌和空闲的交接处,我又想起了这个问题。

我便去问老师与同学,他们都说,现在你就已经长大了啊!我纳闷的问,我真的已经长大了吗?长大是什么?我又去问语文老师,老师笑笑说:“长大就是你能够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长大就是你可以处处为别人着想,而不是只想着自己;长大就是知道自己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可以做;长大就是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长大意味着很多很多,关键看你自己。

”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带着满肚子的疑问走了。

一天放假在家,我正在做家务是,一位同学来我家找我玩。

她看我做家务做得汗流满面,惊讶的说:你好厉害啊!我在家里从不做家务的,因为我觉得做家务是父母的事,并不在我的任务范围内。

可是你在家里居然把家务都包完了,你不累吗?”我听了,微微一笑,说:“你没做过,光看自然觉得很累,可是你不知道当自己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时候,心里的那种自豪感能驱走一切疲劳。

”她很佩服的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说:“你长大了嘛,我妈经常说我老是不做家务,像一个幼儿园的小孩子一样。

回去我也做一次家务,看她还敢不敢说我!”“呵呵!”送走同学,想起她说的话,我不由自主的问自己:我真的长大了吗?妈妈下班回家,累得躺在床上就睡着了。

我看妈妈太累了,就自己煮好了饭菜,然后才叫妈妈起床吃饭,妈妈看见我煮的饭菜,惊讶的问我:“这是你煮的吗?”我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妈妈,我煮的是不是不好吃啊?”“不是,你煮的很好吃。

女儿,你长大了,懂得体谅妈妈了,妈妈很开心。

”“妈妈,我长大了吗?”“是啊,我的女儿长大了,懂事了??”我长大了吗?我真的长大了吗?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妈妈说的话,我长大了??【篇二:中考满分佳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满分佳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曾记得那时,落红憔悴,花谢伤情,灰蒙蒙的天空,雨丝纷飞,而我的心情也像这糟糕的天气一样,无止尽的忧伤中夹杂着丝丝苦涩,面对着随风即散的家,听着那永无休止的争吵声,看着狼藉一片的破碎物,泪水不禁再一次流淌……同伴们不解,询问我苦闷的原因,而我却将她们的关怀拒之门外,因为我不想让她们知道我将是个被人遗弃的小孩。

于是我尽量将自己“闭关自守”,也由此第一次尝到了孤单寂寞的滋味,换来的也是成绩的一落千丈,难以东山再起。

因为我人生的激情早已从父母争吵的那一刻起沉沦下去……颓废的日子竟一晃就是一个月,突然间我猛地一怔——倘若再这样下去,我的中考就将一落千丈了。

永远记得那一刻,那是一个宁静的午后,依旧是静静的风,有一个追逐落叶的女孩孤独地坐在梧桐树下,读着那本将近半月还未读完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缕缕金色光线透过树叶依偎在我的身上,竟那么柔和温暖,仿佛跳动的精灵激荡着我的心窝。

我沉醉在书的国度中,书中感人的场景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中深情地演绎着,主人公不畏艰难的事迹在我的内心奔涌着。

刹那间,我猛地抬起头,心好像被激活了一般,开始有力地跳动起来!思绪在飞扬,灵魂在苏醒,渐渐地,我开始恢复昔日的光彩,燃烧起新的希望。

我盼望全天下富有蓬勃生机的种子来我心里安居,由此,我再一次带着信念出发,努力学习,再强再大的暴风雨也阻挡不了我前进的脚步,我已真正懂得了坚强。

在我觉醒的一刹那,我尝到幸福甜蜜的味道,获得了面临成功的喜悦,得到了迎难而上的勇气,我有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有了“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的信念。

从那一刻起,我真正长大成人了。

在我的心空中有一盏灯亮着,让我的梦依旧。

无论风雨再大,那盏灯永远不会熄灭那道永恒的光茫。

【评点】本文采用纵向推进的方式来构思行文,文章先叙写长大的原因,再叙写长大的过程,尤其是对于“那一刻”精雕细刻,传神地展现了心灵成长的过程,生动展现自我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使得文章重点突出,中心鲜明。

本文最突出的特色就在于留心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出真实而典型的素材,用一根红线使之迸发出耀眼的光辉来。

另外,语言准确,言简意丰,读之发人深省,启人心智。

【篇三:荆门市中考满分作文-2011荆门中考满分作文:我长大了】耳朵里塞着耳机,手随意地插在口袋里,嘴里嚼着口香糖,我漫不经心地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阴霾天空下,树叶肆意飘飞。

“kazaokirenayi…”爱内里莱和三枝夕夏合作的《跨越七海的风》,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绀碧之棺》的主题曲。

每次听到这首歌,总会为那两个女海盗之间的深厚情谊所感动。

我不知道,至少,我还没感受到那种跨跃生与死的感情。

是的,我才13岁,还太小。

或许我曾拥有它的表象。

耳机里流淌出三位大男孩的声音,是一首老歌。

“别让年轻越长大越孤单”,是的,小虎队的《爱》。

这首歌我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这句歌词,它曾深深刺伤了我。

这首阳光的歌,只因这句词,被我列为“禁曲”。

很可笑吧,我作为一个友情的失败者,已没了勇气。

春天已经到来,为什么还是这样冷?樟树啊樟树,你为何在春天落叶,让我想起那年秋天?不幸错过一个绿灯,我只能站在路口等。

一阵奇异的金属音质的声音从耳机里传出,随即又是动人的旋律:《星光》。

“黑夜如果不黑暗,美梦不会向往,破晓会是坚持的人最后获得的奖赏。

”原来,成长是需要痛苦的。

还记得《不想长大》,就因为成长会失去,所以,我会害怕成长。

而成长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于是我失去了许多,友情,纯真……风依旧呼啸着,绿灯又变成了红灯。

我才发现,我在那个路口站了很久了。

《星光》听完了。

莎拉天籁般的完美声线提醒了我,我终于走过了那个路口。

那首是我最爱的《他没看见我》。

我按了快进,只想快一点听到那句歌词:“there are things we can charge(原文如此,应改为change), ifwe just thoose(原文如此,应改为choose) to fight.”久违的太阳在乌云周围镶上一圈金边。

是啊。

“有许多事是我们能改变的,只要我们选择去争取。

”那一瞬间,我的眼圈微微发烫,我也开始有点嘲笑自己,为了这么点小情绪在路口站了半天,却又有点欣慰,毕竟,让我成长一次,这也值得。

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蜕变的过程吧。

也许会有痛,有泪,有伤,有坎,但一切皆有可能,事在人为。

或许,长大后的所得会让我觉得现在是值得的。

长大,我虽不渴求,但也不惧怕了。

因为,这也是一种成长。

现在也许不会明白,可是,我会懂的。

因为我长大了……阳光洒在我回家的路上,微风轻吹起我的发梢。

〖点评〗说实在的,我有些吃惊。

一个初中学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思想的深邃,情感的细腻,语言的纯熟,结构的精巧……已远远超越同龄孩子的水平。

读一遍,再读一遍,越读越有味道。

于是跟老师们商议,决定给这篇作文打满分:40+2。

理由如下:其一,思想深,情感细。

题目是“我长大了……”,为什么说“我”“长大了”?“长大”的标志是什么?省略号的意蕴如何诠释?(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用!或?号,题意有何不同?)这篇作文看起来不难写,但要写得有新意、有深度可不容易。

再看这篇作文。

小作者截取了一个生活场景:“我”在回家的路上行走,伴着耳机里播放的一首首歌曲,思考着一个关于“成长”的问题。

开始听的歌是《跨越七海的风》,虽然“我才13岁,还太小。

”但“我”被“两个女海盗之间的深厚情谊”感动了。

接着听到的是小虎队的《爱》,刺伤“我”的是那句歌词“别让年轻越长大越孤单”,因为“我”那时是“一个友情的失败者”。

然后,“我”在《星光》中感悟出“成长是需要痛苦的”,在莎拉的《他没看见我》中理解了“有许多事是我们能改变的,只要我们选择去争取”。

最终,“我”懂得了“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蜕变的过程”,“长大,我虽不渴求,但也不惧怕了。

因为,这也是一种成长。

”“我”在从少年走向青春的路口,有一些失落,有一些感伤;但“我”终于明白,孤单也好,痛苦也罢,这都是成长路上必然的经历;而对于“长大”的“不渴求”、“不惧怕”,是一种朦朦胧胧的人生认识,还是一种臻于理性的中和平静的人生境界?不管怎样,其见地已经卓然不凡。

不仅如此,“我”还进而认为“这也是一种成长”!可怕,可怕!我不知道,作者小小年纪,何以有这样的人生体验、人生感喟?从思想的深度上看,作者已非一般七年级小儿所及了。

其二,线索多,条理明。

作文线索不宜多,这是常识。

但这篇作文反其道而行之。

四、五首歌串联全文,这是一条明线。

“我”因成长而失去友情,从感伤到自嘲、欣慰,直至达观,是一条情感变化的暗线。

细看之下,还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所走的回家的路,在路口,红灯、绿灯交替闪烁,“我”的情感变化、对人生的感悟也与之参差交互;一条是景色变化之线,从阴霾的天空到“久违的太阳在乌云周围镶上一圈金边”,再到“阳光洒在我回家的路上”;飘飞的树叶、呼啸的风随着“我”的情感律动,最后“微风轻吹起我的发梢”。

路是真实的路,景是真实的景,但“景语皆情语”。

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操纵着诸多线索,笔下却自然流畅、丝毫不乱。

从结构上看,起承转合,条理分明,却又浑然一体。

笔法老到!其三,用隐喻,有意味。

作者笔下的“路”,有一种隐喻意味。

一开始,“我漫不经心地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这是一条什么路呢?当“我”“错过一个绿灯”,“站在路口等”的时候,我们发现,“路”已不仅是“回家的路”了,其隐含的意思是“情感的路”,或者说是“人生的路”了。

果然,当“绿灯又变成了红灯”,当“我”“在那个路口站了很久”,听完了《星光》;当“我”在莎拉天籁般的完美歌声中“终于走过了那个路口”,“我”也终于“长大了”。

走过一个个路口,就是完成人生一次次的“成长蜕变”,“我”理解人生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所以,当我们看到“阳光洒在我回家的路上”时,我们也不禁为文中的“我”感到欣慰,因为,“我”已经穿过阴霾的情感天空,沐浴在充满希望的阳光之中了。

一篇初一学生的考场作文,能有如此精妙的构思,实在不容易。

我要为作者喝彩!其四,有瑕疵,又何妨?今天,我在补写此文时,看到不少同学的评点。

大家也看到了这篇作文的不足之处。

比如,有些句子还不够顺畅;第三段写“我作为一个友情的失败者”、第五段写“想起那年秋天”,若隐若现,不够明了,使得文中相关的抒情议论如同浮萍,缺乏根基;当然还有其他问题。

不过,这是一篇4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完成的考场作文,而且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作文,有一些瑕疵,不很正常吗?大家之作,尚且难得完美,我们又何必求全责备?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作文评改,不能将标准定得过高,不能用名家名篇的标准来评判初中学生的习作,我们不能吝啬手里的分数,如果这位学生的作文超出同龄人的水平,为什么不敢给满分?如果把标准随意提高至无极限,试问天下谁的文章能得满分?话说回来,从追求更好的角度看,各位善意的问题能给作者和她的同龄人更多的启示,我相信,大家都能受益良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