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词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①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②轻罗:柔软的丝织品。
③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④天阶:露天的石阶。
⑤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译文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杂兴(xìng):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
②耘田:锄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⑤童孙:小孩子。
⑥未解:不懂得,不会。
⑦供:担任,担负。
⑧傍:靠近。
译文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儿女都能各自持家。
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前出塞唐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注释①挽弓:拉开、开弓。
②擒:捉、拿。
译文用弓就要用强弓,用箭就要用长箭,要射敌人,先要射敌人的马,要抓敌人,先得抓敌人的头领。
杀人也应该有个限度,各国都有自己的边界。
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成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①疏:指稀疏。
②卷帘人:掀开帷帘、叫我起床的人,一般理解作诗人身边的侍女。
③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④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⑤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译文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
你哪里知道?你哪里知道?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寿阳曲·渔村夕照元马致远鸣榔罢,闪暮光。
绿杨堤数声渔唱,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在捕鱼图上。
译文黄昏,夕阳的余光洒在江上,把江面染成一片橙红。
大地上浓绿的杨树林中传来了一阵嘹亮的歌声,出门打渔的人们回来了。
柴门上晾晒起湿淋淋的渔网,在落日的映照下闪着银光。
好一幅美丽的“渔家夕照图”呀!观书有感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①鉴:镜子。
②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移动。
③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里的水。
④那得:那,通“哪”,怎么会。
⑤如许:像这样。
译文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悠闲自在地来回移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释①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
②淘尽:荡涤一空。
③渔樵:渔父和樵夫。
④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⑤浊:不清澈,不干净。
与“清”相对。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②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③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④发:出发。
⑤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⑥君: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⑦下:顺流而下。
⑧渝州:今重庆一带。
译文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
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
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①春望:在春天远望。
②破:破败、破碎。
③感时:感叹时局,即想起国家残破不全的景象。
④烽火:指古代边疆遇到敌情用来报警而升起的烟火。
在这里指战争。
⑤抵:值。
⑥搔:用手指轻抓。
⑦浑欲:浑,简直。
欲,要。
⑧不胜:受不住、不能。
译文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
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
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渔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又名《渔歌曲》《渔父乐》《渔夫辞》。
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
③鳜鱼:俗称“花鱼”、“桂鱼”。
④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桃花盛开,春水初涨,鳜鱼正肥美。
渔夫戴上青色的斗笠,披上绿色的蓑衣,斜风拂面,春雨如丝,正好垂钓,用不着回家。
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①岸:指江岸边。
②危樯(qiáng):高高的船桅杆。
③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地一个人夜泊江边。
④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⑤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⑥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
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
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⑦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应:认为是、是。
⑧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注释①这首诗大约作于上元二年(761),当时杜甫住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的草堂里,生活比较安定。
诗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
”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
过,拜访。
②花径:这里指杜甫草堂外的一条小路,路边有野花。
③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意思是房子简陋。
④盘飧(sūn)市远无兼味:由于距市镇远(买不到好吃的),盘子里的菜肴味道很单调。
飧,熟食。
兼味,多种美味佳肴。
⑤醅(pēi):未过滤的酒。
⑥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征询。
⑦呼取:叫过来。
译文草堂前前后后都是春水,溪水满溢,每天只看见一群群的白鸥游浮在水面上。
庭院中的花间小路没有因为来客而打扫,简陋的大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因为离集市太远,盘中的熟食、菜肴并不丰盛,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
是否愿意叫邻居老翁过来共饮,隔着篱笆呼叫老翁,一起干尽杯中酒。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①怀远:怀念远方的亲友。
此句写处身异地的亲人在同样的时间里怀着同样的情怀共看明月。
②情人:有情人。
③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④竟夕:一整夜。
⑤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⑥遥夜:漫长的夜晚。
译文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
有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
灭了烛灯,月光满屋令人怜爱,披起衣服,露水沾挂湿衣衫。
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不如回床入梦乡,或许梦境中还能与你欢聚一堂。
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①示:训示、教导。
②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③浅:肤浅,浅薄。
④知:彻底弄清楚。
⑤行:亲自实践。
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苏轼修造。
②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又名“忆江南”。
③咨嗟(zījiē):叹息。
④将:用。
⑤新火:古代清明前三天禁火,称寒食。
寒食后所燃之火称新火。
译文春色还没有衰老,微风徐徐吹来,杨柳在风中摇曳多姿。
如果登上超然台展眼望去,护城河里半壕春水波光荡漾,满城春花姹紫嫣红,烟雨蒙蒙笼罩着千家万户。
送走寒食是清明,酒醒之后,常常是叹息。
不要面对老朋友提起故乡的伤心事,还是燃起新火沏上新茶,饮酒赋诗,要趁着这大好年华。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①丑奴儿:词牌名。
②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到博山。
③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译文少年的时候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却偏要写愁。
以为登高望远,就可以激发灵感,写出描绘愁绪的佳句,所以爱上层楼。
因为非常喜欢上层楼,所以在写词做赋的时候,本来无愁却勉强说愁。
但是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想说也说不完,只好说:好一个清凉的秋天啊!丹阳送韦参军唐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注释①参军:古代官名。
②丹阳:地名。
唐天宝间以京口(今江苏镇江)为丹阳郡,曲阿为丹阳县(今江苏丹阳县)。
二者地理位置相近。
③郭:古代在城外围环城而筑的一道城墙。
④日晚:日暮,此处暗示思念时间之久。
⑤江:长江。
⑥寒鸦:也叫慈乌,体型较小,背部为黑色。
译文我在丹阳的内外城之间送别友人出行。
同样的秋色,而人已分两地。
友人远去,相见无期,鸟儿飞尽,无踪可寻。
天地间显得多么空阔、多么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