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湘美版高中美术选修:绘画全册ppt课件
湘美版高中美术选修:绘画全册ppt课件
网络交流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新型的重要的交 流形式,可爱的QQ表情简洁明了地传递着我们的情感 状态。
能看出代表什么意思么?
这是一位艺 术家赠给友人的 贺年信,这封信 以独特新颖的图 像语言方式,表 达了对朋友的新 年祝福。
贺年卡(毛笔)吕胜中
图形的基本造型元素:点线面色彩。
线:来自心灵的感悟
《格尔尼卡》(西班牙)毕加索
帕勃洛·毕加索(1881-1973)是立体派绘画的旗手,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 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1937年初,毕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 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构思期间,1937年4月26日,发生了德国空军轰 炸西班牙北部巴克斯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德军三个小时的轰炸,炸死炸伤 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化为平地。德军的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 谴责。毕加索[2]义愤填膺,决定就以这一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以表 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去的人的哀悼。于是这幅被载入 绘画史册的杰作《格尔尼卡》就此诞生了。 七十年过去,这幅杰作已经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也使格 尔尼卡的悲剧永远留在了人类伤痕累累的记忆中。 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 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 断臂倒地的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 长空。画家以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 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 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
画面上的鸽子与生活中的有什么不一样?如果让你表达同样 的含义,你会怎样表达?
《少女和和平鸽》(西班牙)毕加索
打倒法西斯保卫世界和平
纪念大画家毕加索诞辰一百周年他画的 《和平鸽》成为世界和平运动的象征。
毕加索以置换图形的创意手法,用简洁的图形语言 表达自己对“和平”的不同视点。
试对比并展开讨 论:吴冠中的《春如 线》、梵高的《星夜》 中的线条各有什么特 色?
李桦(1907—1994),现代版画 家,美术教育家。广东番禺人。1926 年毕业于广州市立美校。1930年自费 留学日本,入东京川端美术学校学习。 1932年回国后任教于母校。1933年冬 开始自学版画,翌年举办了一次个人 版画展,从此投身新兴木刻运动。 1934年在广州组织现代版画会,主编 不定期木刻画刊《现代版画》,并开 始与鲁迅先生通信。1936年受全国木 刻界之托组织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 览会。七七事变后投笔从戎,转战于 苏皖赣鄂湘等省,在历次战役中,作 战地素描近千幅。《怒吼吧,中国》 作于30年代全民族反帝救亡热潮中。 这件作品采用象征手法,以一个被紧 紧捆绑、双眼被蒙蔽的痛苦而屈辱的 男人躯体,预示一个民族终要起而怒 吼和抗争的忍无可忍的选择。从这件 作品中,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结实明快 的风和苦心经营的处理,也可以看出 他在木刻民族化上的努力。作品有强 烈的视觉冲击力,是30年代新兴木刻 的力作之一。
湘美版高中选修
美 术
全册优质课件
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
假设
你到了一个地方旅游,不会讲当地话,不知道路。你们会怎么办?
会说话的图形
网络交流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新型的重要的交流形式, 可爱的QQ表情简洁明了地传递着我们的情感状态。
生活中,我们所用的语言是有趣的。对事物意义的阐述,对 个人情感的传达,选择恰当的方式很重要。不同的情绪,要用不 同的语气来表达,或者加不同的图形辅助说明。
牛的表情怎样?它代表什么?
牛头代表法西斯的残暴和黑暗。
马代表什么含义? 马象征苦难的西班牙人民。
母亲发出了怎样 的声音?这一切都说 明了什么?
战士手里拿着什么?他的表情是怎样的? 战士的右手拿着一把折断的剑,剑旁有一 朵玫光,灯光象 锯齿一样的射向四周,画家用 这些象征性的揭露,将这一切 罪恶和黑暗置于光明之下,让 全世界的人民都明了战争的罪 恶。
《春如线》展现了春天的清新之美,线条流畅,飘逸,充满了春天舞动的 气息。
梵高的《星夜》:这幅画作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 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 象。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为凡·高自己的想象。画家用充满运动 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在他 的笔下,星云和树木象一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火球,正在奋发向上, 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吴冠中的《春如线》:吴冠中的许多作品都以“春如线”命题,他曾经说 过:“‘春如线’是《牡丹亭游园惊梦》中的一句唱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春如线,剪不断,理还乱,李煜之情丝丝如线’。线,形象地表达了情之缠绵。 我的绘画经常坠入线之罗网,从具象的紫藤之纠葛发展到抽象的情结,纵横交 错,上下遨游,线在感情世界中任情奔驰。我有不少画作以’春如线’命名, 以’线’书写春意,情脉脉,我乐于借用。”因为“线”的这种情脉脉,所以 在吴冠中的眼中,这个世界,几乎都是变成了线和线的组合。
贾科梅蒂研究的头像不是手画的线而是眼睛看到画过的线,作品是眼睛运动的轨迹。
猫
笼
贾科梅蒂
贾科梅蒂
贾科梅蒂
《头像》(法国)贾克梅蒂蜡笔
画家从动势中想到了线条,而这种线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点线相连——美国现代抽象表现艺术家波拉克利用泼洒的方式来表 达自己的情绪和观念。
《怒吼吧,中国》
圆转而飘逸的线条,是画家对春 天的赞美,体现了画家愉快,喜悦的 心情。
看作品线条,让我们猜猜画家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弯曲抖动的线条,让我们感 受到画家压抑、郁闷、躁动不安 的内心世界。
贾科梅蒂(Giacometti,Alberto,1901~1966),瑞士超现实主义雕 塑大师,画家。1901年10月10日生于博尼奥,1966年1月11日卒于库尔。早 年画过素描和油画,成就最大的是雕刻。作品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普遍存在于人们心理上的恐惧与孤独。雕塑家、油画家、素描家和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