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心理学试题

发展心理学试题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发展心理学”课程期末试卷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个体从出生到衰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现象B. 解释心理发展现象C. 揭示心理发展规律D. 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2、艾里克森划分个体心理发展的标准是()。

A. 里比多B. 认知发展C. 内分泌D. 人格特征3、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

A. 达尔文于1876年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书B. 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成立心理学实验室C. 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D. 霍尔于1891年出版《婴儿研究手记》一书4、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

A.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B.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版了《发展心理学》一书C.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D.1922年,霍尔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一书5、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个阶段。

A. 3B. 4C. 6D. 86、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B.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D.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7、游戏是幼儿的()。

A. 先天遗传本能B. 自我意识的表现C. 主导活动D. 个性倾向性8、在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常常在某种条件下引起儿童的某种行为以观察在这种条件下儿童行为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自然观察 C. 全面观察 D. 实验法9、婴儿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常出现在()。

A. 6个月B. 8个月C. 1周岁末D. 2-3岁10、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是()。

A. 兴趣B. 微笑C. 依恋D. 哭泣11、下列说法中,属于认知学派游戏观的是()。

A. 游戏能够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体验B. 游戏练习并巩固已习得的各种能力C. 游戏能够实现现实不能实现的愿望D. 通过游戏重演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12、幼儿体验高自尊与以后生活中()有关。

A. 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B. 压抑或焦虑等不良情绪C. 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D. 缺乏人际交往能力13、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A. 5—6岁B. 6—8岁C. 9—10岁D. 11—12岁14、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概括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依次为()。

A. 感知动作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B. 表象水平、形象水平、抽象水平C. 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D. 直观形象水平、具体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15、指出下列不是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是()。

A.人格尊言、相互敬慕 B. 兴趣、行为等方面的趋同性C. 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的协同关系D. 相互接近的接触机会较多16、青春发育期的主要特点是()。

A. 身心稳定发展B. 心理发展无显著变化C. 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D. 心理迅速发展17、拉森通过对青少年青春期情绪状态研究,发现()。

A. 青春期早期,情绪状态的积极方面较少,消极情绪较多B. 青春期后期,情绪的稳定性较差,起伏变化较大C. 青春期后期,情绪状态的积极方面较少,消极情绪较多D. 青春期早期,情绪的稳定性增加,起伏变化逐渐趋缓18、关于延缓偿付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青年期有一种避免同一性过程提前完结的内在需要B. 延缓偿付期并非一种社会的延缓C. 延缓偿付期是一种心理的延缓D. 延缓偿付期又称做心理延缓偿付期19、不属于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六个阶段的内容是()。

A. 惩罚和服从取向B. 社会契约取向C. 维护生命取向D. 普遍道德原则取向20、女性的更年期的年龄大约在()岁左右。

A. 40岁B. 50岁C. 60岁D. 70岁21、“男女同化”人格变化趋向是指()。

A. 一种变态的人格B. 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C. 中年期性别角色日趋整合D. 一种不成熟的人格22. 毕生发展观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A. 成熟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个人因素B.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C. 个人经历、社会环境非规范事件D. 生活事件、人格、社会环境23、老年期退行性变化出现最早的心理过程是()。

A. 感知觉B. 注意C. 记忆D. 思维24、马西亚归纳出青年解决同一感危机方式中不包括()。

A. 同一性确立B. 同一性延续C. 同一性困惑D. 同一性扩散25、帕瑞把青年期思维发展划分为()。

A. 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B. 二元论阶段、约定性阶段、相对性阶段C. 相对性阶段、二元论阶段、约定性阶段D. 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二元论阶段26、由于看见成人给小孩洗澡,一些儿童也给自己买来的玩具娃娃洗澡,这是思维活动的()。

A. 直观动作性B. 抽象概括性C. 具体形象性 D.间接概括性27、个体自我意识产生的标志是()。

A. 逻辑思维的建立B. 第一信号系统的建立C. 形象思维的建立D. 能使用代名词“我”称呼自己28、学前儿童认为“儿子”就是代表小孩,当他看到一个长满胡须的男子也是某人的儿子就感到非常惊奇,这反映了其心理发展的()。

A. 知觉的特点B. 记忆的特点C. 思维的特点D. 想象的特点29、“一题多解”体现了小学儿童思维的()。

A.敏捷性B.灵活性C.深刻性 D.批判性30、儿童大脑的发展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其成熟顺序依次是()。

A. 枕叶一额叶一顶叶—颞叶B. 枕叶一颞叶一顶叶一额叶C. 顶叶一枕叶一额叶一颞叶D. 颞叶一顶叶一额叶一枕叶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广义理解心理发展包含()。

A. 心理的种系发展B. 心理的种族发展C. 个体的心理发展D. 社会团体的心理发展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A. 一生全过程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特征B. 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C. 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D. 研究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3、维果茨基认为低级心理机能转化到高级心理机能的标志有()。

A. 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的形成和发展B. 心理活动抽象概括机能的形成和发展C. 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D. 心理活动越发突出个性特征4、新生儿具有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包括()。

A. 抓握反射B. 食物反射C. 围抱反射D. 防御反射5、独立行走的意义包括()。

A. 婴儿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B. 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C. 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D. 促进躯体的生理成熟6、儿童道德发展包括儿童()的发展。

A. 道德情感B. 道德内容C. 道德认知D. 道德行为7、少年期记忆的特点包括()。

A. 研究表明各种记忆的成绩都达到高值B. 最高峰出现在十七八岁C. 记忆容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D. 多项记忆成绩最高峰出现在十五六岁8、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

A. 个体成熟因素B. 个体自我调节作用C.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D. 道德观念的作用9、毕生发展观认为()。

A. 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老年期也在发展B. 年龄(即时间)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唯一根据C. 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D. 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10、老年人的个性特征的变化包括()。

A. 不安全感增加B. 老年孤独感C. 适应性差D. 容易回忆往事11、童年期思维形式的发展,表现为()。

A. 概括能力的发展B. 辩证思维的发展C. 推理能力的发展D. 词语概念的发展12、托马斯等把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典型的类型,分别是()。

A. 容易抚养型B. 抚养困难型C. 发动缓慢型D. 社交冲动型13、下列阶段中属于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有()。

A. 前运算阶段B. 具体运算阶段C. 感知动作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14、横向研究的主要缺点在于()。

A. 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的过程B. 横向设计所关注的年龄效应可能与组群效应相混淆C. 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D. 难以对大样本进行研究15、老年人调适自己适应老化需把握的要点包括()。

A. 积极转换社会角色和活动内容B. 维护自我尊严,积极体现自我生活价值C. 减少社交活动,逐渐疏离社会D. 避免消极的逃避式的适应方式三、案例分析题(共10分)1、小学低年级儿童数数和计算时,要借助手指头或小木棒等实物;如问他们“什么是解放军?”他们常不加思索地回答“舅舅是解放军”;如问“什么是笔?”,他们会回答“笔是用来写字的”;如在电影上见过戴墨镜、穿西装的人是特务,以后见到这样的人,便认为是特务。

高年级儿童数数和计算可以直接运用数字和数学符号进行运算;如对什么是解放军这个问题,会指出解放军是有组织纪律,用现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保卫祖国的人。

分析以上案例并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小学低年级儿童的主要思维类型是什么?问题2:小学高年级儿童的主要思维类型是什么?问题3: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简述皮亚杰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观点。

3、高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提交截止日期:2014年12月23日注:请将文档保存类型设为“word 97-2003 文档”。

雷同卷按0分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