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单层厂房排架结构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单层厂房排架结构


(9-1b)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单层厂房的组成和布置
(2)横向定位轴线一般通过柱截面的几何中心,用编号①、②、③…尽端处, 横向定位轴线位于山墙内边缘,并把端柱中心线内移600 mm柱中心线 也须向两边各移600 mm,使伸缩缝中心线与横向定位轴线重合,表示。 在厂房纵向同样在伸缩两侧的 如图9一7所示。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单层厂房的组成和布置
(2)横向平面排架。横向平面排架由横梁(屋架或屋面梁)、横向柱列和基础 组成,是厂房的基本承重结构。厂房结构承受的竖向荷载、横向水平荷 载以及横向水平地震作用都是由横向平面排架承担并传至地基的。
(3)纵向平面排架。纵向平面排架由纵向柱列、连系梁、起重机梁、柱间支 撑和基础等组成,其作用是保证厂房的纵向稳定性和刚性,并承受作用 在山墙、天窗端壁以及通过屋盖结构传来的纵向风荷载、起重机纵向水 平荷载等,并将其传至地基,如图9-4所示。另外,它还承受纵向水平地 震作用、温度应力等。
第一节单层厂房的组成和布置
一、单层厂房的结构组成
单层厂房排架结构通常由下列结构构件组成并相互连接成整体,如 图9-3所示。 (1)屋盖结构。混凝土屋盖结构由屋面板(包括天沟板)、屋架或屋面梁(包括 屋盖支撑)组成,有时还设有天窗架和托架等。混凝土屋盖结构分无擦和 有擦两种屋盖体系,将大型屋面板直接支撑在屋架或屋面梁上的称为无 擦屋盖体系;将小型屋面板或瓦材支撑在擦条上,并将擦条支撑在屋架上 的称为有擦屋盖体系。在屋盖结构中,屋面板起围护作用并承受作用在 板上的荷载,再将这些荷载传至屋架或屋面梁;屋架或屋面梁是屋面承重 构件,承受屋盖结构自重和屋面板传来的活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至排 架柱。天窗架支撑在屋架或屋面梁上,也是一种屋面承重构件。
(4)起重机梁。起重机梁一般为装配式的,简支在柱的牛腿上,主要承受起 重机竖向荷载、横向或纵向水平荷载,并将它们分别传至横向或纵向平 面排架。起重机梁是直接承受起重机动力荷载的构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单层厂房的组成和布置
(5)支撑。单层厂房的支撑包括屋盖支撑和柱间支撑两种,其作用是加强 厂房结构的空间刚度,保证结构构件在安装和使用阶段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起着把风荷载、起重机水平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等传递到相应承重 构件的作用。 (6)基础。基础承受柱和基础梁传来的荷载并将它们传至地基。 (7)围护结构。围护结构包括纵墙、横墙(山墙)及由连系梁、抗风柱(有时 还有抗风梁或抗风析架)和基础梁等组成的墙架。这些构件所承受的荷载, 主要是墙体和构件的自重以及作用在墙面上的风荷载等。
3.变形缝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1)伸缩缝。随着气温的变化,房屋结构会出现热胀冷缩现象,这种温度 变化将在结构中产生温度应力,引起结构变形,严重时会使墙面、屋面 和构件等拉裂。因此,当房屋的长度或宽度过大时,为减小房屋结构中 的温度应力,应设置伸缩缝。当建筑物的长度超过规定限值,又未采取 可靠的构造措施或施工措施时,其伸缩缝间距不宜超过表9-1的限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单层厂房的组成和布置
二、单层厂房的传力途径
单层厂房结构的传力途径如图9-5所示的单层厂房传力路线示意图。 由图9-5可看出,单层厂房结构所承受的各种荷载,大部分都传递
给排架柱,再由排架柱传至基础及地基。所以,排架柱是受力最复杂、 最重要的受力构件。在有起重机的厂房中,起重机梁也是非常重要的承 重构件,设计时应予以重视。
2.定位轴线
(1)纵向定位轴线一般用编号④、⑥、@…表示。对于无起重机或起重机
起重量不大于30 t的厂房,边柱外边缘、纵墙内缘、纵向定位轴线三者
相重合,形成封闭结合,如图9-6(a)所示。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即跨度L与起重机轨距Lk之间一般有如下关系:
L= Lk+2E
(9-1a)
e=B1+B2+B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单层厂房的组成和布置
4.支撑 支撑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厂房结构的空间刚度,保证结构构件在安装
和使用阶段的稳定和安全,有效传递纵向水平荷载(风荷载、起重机纵向 水平荷载及地震作用等);同时还起着把风荷载、起重机水平荷载和水平 地震作用等传递到相应承重构件的作用。 单层厂房的支撑体系包括屋盖支撑和柱间支撑。 (1)屋盖支撑。屋盖支撑系统包括上、下弦横向水平支撑,下弦纵向水平 支撑,垂直支撑,天窗架支撑以及纵向水平系杆。 (2)柱间支撑。柱间支撑一般包括上部柱间支撑、中部及下部柱间支撑, 如图9-11所示。柱间支撑通常宜采用十字交叉形支撑;它具有构造简单、 传力直接和刚度较大等特点。交叉杆件的倾角一般在350~500之间。在 特殊情况下,因生产工艺的要求及结构空间的限制,可以采用其他形式 的支撑。当l/h≥2时可采用人字形支撑;l/h ≥ 2.5时可采用八字形支撑;
柱网布置的一般原则是:符合生产工艺和正常使用的要求;建筑和结 构方案经济合理;在施工方法上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符合厂房建筑统一 化标准化的基本原则;适应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单层厂房的组成和布置
厂房跨度在18 m及以下时,应采用3 m的倍数;在18 m以上时,应 采用6m的倍数。厂房柱距一般采用6 m或6 m的倍数。当工艺布置和技 术经济有明显的优越性时,也可扩大柱距,采用21, 27和33 m跨度和9 m 柱距或其他柱距。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单层厂房的组成和布置
三、单层厂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构布置
1.柱网布置 单层厂房承重柱的纵向和横向定位轴线在平面上形成的网格称为柱
网。柱网布置就是确定柱子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尺寸(跨度)和横向定位 轴线之间的尺寸(柱距)。柱网布置既是确定柱的位置,也是确定屋面板、 屋架和起重机梁等构件尺寸(跨度)的依据,柱网布置洽当与否,将直接 影响厂房结构的经济合理性和先进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单层厂房的组成和布置
(2)沉降缝。在建筑物的荷载和高度存在较大差异处,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 著差异处,结构类型和结构体系有明显不同处,基础类型或基础处理不 一致处,厂房各部分的施工时间先后相差较长时,应设置沉降缝。
(3)防震缝。防震缝是为了减轻地震灾害而采取的措施之一,当相邻跨厂房 高度相差悬殊、厂房结构类型和刚度有明显不同时,应设置防震缝。防 震缝将房屋划分为简单规则的形状,使每一部分成为独立的抗震单元, 使其在地震作用下互不影响。 防震缝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且防震缝的最小宽度应满足规 范的要求,以防止地震时缝两侧的独立单元发生碰撞。防震缝的具体设 置应符合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地震区中的伸缩缝和沉降缝的宽度,均 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