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演讲与口才》概述
十之八九,争论的结果会使 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绝对 正确。你赢不了争论。要是 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如果 赢了,还是输了。
问:卡耐基的名言说明什么? 范镇和司马光讨论乐律为什 么要用游戏决定胜负?
1、欢迎不同的意见 2、不要相信你直觉的印象 3、控制你的脾气,口下留情 4、先听为上 5、寻找双方一致之处加以肯定 6、发现自己错了,敢于认错、道歉 7、同意仔细考虑对方的意见 8、不要速下结论 9、得理让人,及时转移话题 10、一时难以得出结论,及时退出讨论
问:为什么烛之武能成功地说服秦穆公?
谈话需要激情,说话者 应以热情打动听者
听者应对说者的话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做一个有效的倾听者
阅读下面每一个问题,在“经常”、“有时”、“很少”中选择最能描述你倾听习惯的 答案。
1、我保持与说话人的眼睛对视。
2、我通过说话人的表现及传递的信息,决定他们的意见是否有价值。 3、我试图从说话人的观点中理解所传递的信息。
敏锐的 观察力
严密的 思维能力
流畅的 表达能力
丰富的 知识储备
良好口才 整体形象
态势语 眼睛 身姿 空间距离 语音面貌 准确
内容
思想性
符合 文化心理
口齿清楚 语速恰当 中气十足
太伤自尊了
(一) 珍惜他人的自尊
【案例1】 《今日说法》提供:一个叫晶晶的杭州女孩,在从回家 的途中失踪,经警方的调查,出租车司机杨某有重大嫌疑。杨某是东 北人,和女友来杭州做生意,但“钱”途不顺,血本无归。杨某只好 靠开夜班出租车(晚六点到早六点)来维持生活,女友也离开了他。经 杨某交代:事发当天,晶晶搭乘他的出租车,在行驶途中,一辆大卡 车违章驾驶,从侧面朝他的出租车撞来,他赶紧急刹车,虽逃过一劫, 却把车上的晶晶吓了一大跳,晶晶责怪他:“这样开车,迟早要出事, 你们司机的命不值钱,我们乘客的命可值钱!……”他一听这话,心里 很不舒服,骂了晶晶几句,晶晶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就这样一路互 相指责,车里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到了目的地,准备付钱时,晶晶发 现计价器比平时多了两元钱,不肯付钱,拒绝下车,两人越吵越凶, 他本想把晶晶拉下车,可晶晶以为他要打自己,就抓了他的脸,两人 便打了起来,最后他将晶晶掐死,可是事后他怎么想也想不通他为什 么会这么做!
问:这个案例说明什么?
“我只写过一部 小说,它的名 字叫《飘》。”
【案例5】 传说宋朝的范镇与司 马光讨论乐律时,常常因见解不同 而讨论再三。当谁也说服不了谁时, 第一次他们采用下棋来决定胜负, 范镇赢了;过了20年,范镇去看 司马光时,只带了过去讨论过的8 篇乐论,司马光又同他争论了好几 天,但仍未取得一致意见,于是, 他们又以投壶的游戏来决定胜负, 这次范镇没有取胜。
问:这个案例说明什么?
【案例2】 土耳其人为了逐出希腊人,曾与之进行几个世纪 的较量。1922年穆斯塔法· 凯墨尔率领土耳其士兵不断攻打希 腊人,获得了胜利。希腊的两个统帅迪利科皮斯和迪欧尼斯前 来谈判,凯墨尔没有摆出胜利者的架势,而是紧握对方的手, 第一句话就是:“请坐,两位先生,你们一定走累了。”后来 又对两位将领说:“两位先生,战争中有许多偶然情况。有时 最优秀的军人也会打败仗。”结果谈判十分顺利,甚至连细节 的争执都减少了。
西方世界把“舌头(口才)、美元、电 脑”视为人类生存的三大武器。
在西方有位哲人说过: “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 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 世人的认识,那就是讲话 令人喜悦的能力。"
• 你也在井里吗? • ——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永远看得起自己。 •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 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 • 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 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 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 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 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 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 • 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 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 • 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 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 开了! • 温馨提示: • 就如驴子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 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 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计分方法:问题1、3、5、6、7、8,选择“经常”得3分,“有时”得2分,“很少” 得1
具备倾听的意愿。 运用眼神与说者沟通。 表现出肯定的点头和恰当的面部表情,身体恰当前倾。 避免显示出你厌烦的行为和表情。 提出问题。 用自己的话重述别人的谈话内容。 避免打断别人的谈话。 在倾听时不要说话太多。 作记录。 忽略过程,只要结果。 避免带着偏见听,或只听自己想听的东西。
对别人不感兴 趣的人,他一 生中困难最多, 对别人的伤害 也最大。
问:这个案例说明什么?
【案例7】 战国时,晋国和秦国联合进攻郑国,形势紧急。郑文公派大 夫烛之武悄悄从城墙坠下,走到秦军兵营外,便放声大哭。守门的士兵 把他押到秦穆公那里,秦穆公问他:“你为什么深夜到这里哭?”烛之 武说:“我哭郑国,也哭秦国。”“我们秦国有什么事要你哭?”烛之 武说:“我们郑国在晋国的东边,你们秦国在晋国的西边,请想想,秦 国能够越过晋国来占领郑国的土地吗?郑国灭亡了,郑国自然被晋国占 领,晋国的力量就比秦国大多了。替别人打仗争土地,让人家占便宜, 聪明人是不干这种傻事的。”秦穆公说:“晋国总会酬谢我们的。”烛 之武说:“多年来您对晋国有大恩大德,可他们报答您没有?当初您帮 助公子夷吴回国当了君王,他答应拿焦地和瑕地给您作为谢礼,可是他 早上渡河回国,晚上就在这两地设防,拒绝割地。晋国是个贪得无厌的 国家,它今天灭了郑国,明天就会侵占秦国。削小秦国的土地以扩大晋 国的土地,不应引起忧虑吗?您要是肯解除郑国的包围,我回去一定劝 说国君脱离楚国,归附贵国。”秦穆公因之撤兵,并和烛之武歃血立盟, 还派兵帮助郑国守城。
注意修饰语 的使用
Hale Waihona Puke 把握内容 把握形式 方面的分寸 方面的分寸
多用陈述句 和一般疑问句, 少用或不用 祈使句和反问句
避免哆嗦
1、思想认识方面造成的自卑心理。 2、缺乏必要的准备 3、不习惯当众说话 4、身体不佳 5、对客观环境,如会场、听众、讲 台、气氛 等不了解,一上台感到陌 生,随之产生恐惧感
1、克服自卑心理,正确认识自己 2、心中有人,“目中无人” 3、事先进行充分的准备 4、不要匆忙开始讲话
训练目的:克服恐惧的心理,敢于站在众人面前开口讲话。 介绍内容:以题为《这就是我》,按后面的要求 向 全班同学介绍你自己 训练方法: 1、不慌不忙走上讲台,先站定,后抬头,面 向大家说话。 2、说话中,必须有2-3个富有个性的手势。 3、说话时间不少于2分钟,不超过3分钟。 具体要求:吐字清楚,声音洪亮,体态自然,表达流利。
要求:评论凯墨尔的说话艺术?
【案例4】 美国近代最有名的女作家玛格利特· 米切尔,有一次参加世 界笔会。有一位匈牙利作家不知这位衣着朴素、态度谦虚的女士是谁。 他以居高临下的态度问道:“小姐,你是一位职业作家?”“是的, 先生!”“那么,有些什么大作,可否告知一二部?”“谈不上什么 大作,我只是偶尔写写小说而已。”“噢,你也写小说。那么,我们 可以算是真正的同行了,我已出版了339本小说,那就是……,你写 过多少部呢?小姐!”“我只写过一部,它的名字叫《飘》。”不用 说,我们不难想象那位自命不凡的匈牙利人目瞪口呆的狼狈相。
• 拓展游戏:三分钟演讲 • 游戏目的: • 在短时间内让别人对你的演讲感兴趣, 通过演讲锻炼人们的表达能力。 • 游戏准备: • 人数:不限。 • 时间:不限。 • 场地:室内。 • 材料:无。
• 游戏步骤: • 1、每人熟记一篇三分钟左右的讲话内容。 • 2、让大家分别举起一个、两个或三个手指,然后围 着屋子转圈,寻找另一个与自己所举的手指数一样的人。 一旦组成对,让他们自己看谁比较矮一点儿,矮一点儿的 为A,高一点儿的为B。 • 3、让搭档们互相握手并说:“我想你对下面的事不 会介意,我真的认为你会感兴趣的。” • 4、A将对B开始他三分钟的演讲。但是他们开始谈的 时候,B必须转身走开,重复说:“谁想听你的胡说八 道?”A必须紧跟B,继续演讲。A此时应该注意的是,首先 不要改变演讲的内容;其次要运用“那又怎么样”的技能, 考虑一下为什么这个演讲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而且B也 应该认真倾听的;然后适当地通过他的语调、面部表情、 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手段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 • 5、三分钟后,搭档调换角色,B必须开始他们的演讲, 而A在附近走动,同样也是三分钟时间。 • 6、让这些搭档们再次相互道歉并握手。然后,请他 们返回各自的座位。
1、不妄加批评 2、真诚地赞美他人 3、不自我夸耀 4、避免无谓的争辩
【案例6】 有一位记者去采访一个最讨厌记 者的赛马手。他知道这个赛马手曾多次使采 访记者难堪,一无所获地败兴而归。那些记 者们见到他往往问一些诸如“你今年多大岁 数了?”、“从事赛马运动多少年了?”、 “拿过多少次金牌了?”等问题,他当然已 经厌烦回答记者的这类提问。这位记者见到 赛马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请问骑马时你左 蹬比右蹬多放几只眼?”两蹬放眼不一样, 是骑士的常用的平衡术。赛马手一听顿时来 了精神,采访顺利地完成了。
• 相关讨论: • 一再要求别人听自己发言有什么感受? 有些时候发言者一定要这样做吗?什么时候? 为什么? • 当你被忽视时,你有什么想法或感受? 你用什么方法来调整你的发言方式了吗?如 果有,是怎样的?
•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尊重和正视真正的自己, 勇敢地推翻虚妄的自己,不仅要承认现实, 也不要怕向别人承认自身的不足。演讲既 锻炼了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锻炼了在大 众面前的心理状态。人们在演讲的时候,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在轻 松自如的心态下,心理防线就会渐渐减弱, 解除了心中的设防时,便可逐渐完成由弱 至强、由自卑到自信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