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通知单2三下科学实验通知单小学三下科学实验通知单 (20010.1 — 2010.7)1.植物新课题生命的实验开始名称 观察植物的种子实验实验组三年级10班级实验数类别B实验任课教时间师(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实验 向日葵小苗的图片、 各种植物的种子 (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准备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规范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操作要点外部:形状、大小、颜色备注植物的种子内部:胚根、胚芽小学实验通知单 (20010.1 — 2010.7)课题植物2. 种植我们的称实验名种植我们的植物实验三年级实验组班级实验类数 10B实验别 任课教时间师(教师准备)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实验水纸等。
准备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规范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操作要点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记住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备注小学三下科学实验通知单 (20010.1 — 2010.7)3. 我们先看到了植物根的作用课题 根实验名称实验三年级实验组10班级实验类数别B实验任课教时间师实验(教师准备)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准备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参看 P8 页书上的内容,教师边讲边操作。
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规范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③在水面 操作要点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 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固定植物备注植物根的作用吸收水分小学实验通知单 (20010.1 — 2010.7)课题4.种子变成了幼实验叶为植物提供“食物”苗名称实验三年级实验实验组10班级B数类别实验任课教时间师实验(教师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准备资料。
(学生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
规范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操作要点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
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
备注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小学三下科学实验通知单(20010.1 — 2010.7)课题5、茎越长越高实验名植物茎的作用称实验三年级实验组10班级实验类数B别实验任课教时间师实验(教师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
(学生准备准备)三周前凤仙花生长记录单。
(活动指导)①带领学生整理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
重点整理幼芽出土以后一周,凤仙花茎的颜色、硬度和高度。
②利用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变化的数据,画出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规范统计图(学生在教 P12页上画)。
学生画好后,教师讲述柱状统计图。
操作要点柱状统计图是科学研究中处理数据常用的方法。
③指导学生分析柱状统计图,引领学生根据柱状统计图预测未来几周的时间里凤仙花植株高度将如何变化?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备注小学实验通知单(20010.1 — 2010.7)课题6. 开花了,结实验名解剖花果了称实验三年级实验组全班班级实验类数两人 1 组别B实验任课教时间师实验(教师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一个凤准备 仙花的果实, 镊子、一张白纸。
(学生准备) 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
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个部分。
提醒学生规范注意: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操作要点 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称。
备注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小学三下科学实验通知单 (20010.1 — 2010.7)第三单元 温度课题与水的变化实验名3.1. 温度和温度称观察温度计计实验三年级实验组10班级实验类数实验别B任课教时间师实验 小组: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刻度范围 - 20℃—— 110℃)(2)准备全班: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 20℃—— 110℃)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规范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操作要点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备注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小学实验通知单 (20010.1 — 2010.7)课题3.2 测量水的温实验名度称实验三年级实验组10班级实验类数别B实验 任课教时间师小组: 4 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 4 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 - 20℃—— 110℃),水温测量 实验 记录表(参考书 P46) 准备全班: 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 20℃—— 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规范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 4 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操作要点(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 4)在液注不再上 升或下降时读数。
(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科学概念:1、 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备注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小学三下科学实验通知单 (20010.1 — 2010.7)课题3.3 水结冰了实验名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称实验实验组班级三年级 实验类10别B数实验任课教时间师实验小组: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 只、冰块 1 杯、 试管 1 支、 8 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 1 支。
准备预设:( 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 8 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 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规范 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操作要点 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
( 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 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1.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水开始结冰,备注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小学实验通知单 (20010.1 — 2010.7)课题3.4. 冰融化了实验名观察、加快冰的融化称实验三年级实验组班级实验类数 10别B实验任课教时间师小组: 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 4 支,冰融化时实验 温度记录表(参考书 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 准备 封口的小塑料袋 1 只、冰块 1 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预设:( 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 2)让冰块自行融化。
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 间隔测量温度。
(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规范操作要点 (预设可以得出的结论: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 0℃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 0℃,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1.当环境温度高于 0℃,冰的温度升至 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备注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小学三下科学实验通知单 (20010.1 — 2010.7)课题3.5 水珠从哪里实验名来称实验三年级实验组10班级实验类数别B实验 任课教时间师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实验 源。
准备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预设:可能是从被子里渗出来的; 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满出来的;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 )(预设:不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因为玻璃杯是不渗水的;冰融化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满出来;加冰的时候一般都是小规范心的加入杯内的。
)操作要点(预设:这两只玻璃杯的外壁上都没有形成小水珠。
加满自来水的玻璃杯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壁不渗水;空玻璃杯的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而装满冰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是有关系的。
)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备注小学实验通知单 (20010.1 — 2010.7)课题3.7水的三态实验水的三态变化变化名称实验实验实验组班级 三年级 类别 A 数10实验任课教时间师小组: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实验 1 只,冰块 1 杯,食盐准备全班: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规范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操作要点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4.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水的变化的过程变化的条件形态霜水蒸气(气体)冰温度降到 0℃以晶(固体)下雪水蒸气(气体)冰温度降到 0℃以晶(固体)下备注冰水(液温度降到 0℃以体)冰晶(固下体)露水蒸气(气体)水温度降到 0℃以(液体)上云水蒸气(气体)水温度降到 0℃以(液体)上雾水蒸气(气体)水温度降到 0℃以(液体)上小学三下科学实验通知单(20010.1 — 2010.7)第四单元磁铁实验我们对磁铁的了解课题1. 我们知道的磁名称铁实验实验组班级三年级实验数10实验类别A任课教时间师实验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