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成功故事3篇分享
现在很多人会选择自主创业,谁不想当老板呢?如今创业成功的案例也不少,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故事中吸取经验。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创业成功的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残疾夫妻种艾草“逆袭”成为创业榜样
曾经,对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城关镇皇店村贫困户魏松来说,创业是件遥不可及的事。
今年31岁的魏松是该村20XX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患有小儿麻痹症,他的妻子陈琳琳则左手萎缩,他们一度在外打零工挣钱。
如今,夫妻俩携手追逐创业梦的励志故事传遍村镇。
夫妻二人种植艾草,并制作、销售相关产品,凭着一股勤奋好学、踏实肯干的劲儿,从贫困户“逆袭”成为中药材店老板,也成了创业榜样。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走进魏松创业的厂房,看到储物仓库里堆满艾草,四周弥漫着艾草的清香,屋后的田地里,成片的艾草长势喜人。
“我刚从县里举办的兴农扶贫农展会回来,展会对我们不收摊位费,今天卖了900多元呢。
”魏松个头不高,圆圆的脸上透着红润,尽管架着拐杖,走路不方便,但言谈中透着自信。
妻子陈琳琳用右手拿起自家调制的酸梅汁,“这个酸梅汁是用山楂、乌梅、陈皮、桂花等煮出来的,一小包5元,顾客在农产会免费试喝以后赞不绝口,几乎人手一袋带回家。
”
“虽然身体不如别人灵便,但我真的从骨子里不想当贫困户,觉得自己可以通过知识和双手致富!”魏松告诉记者,20XX年,他在亳州打零工,妻子在家务农,两人分隔两地,由于缺技术、缺劳力,家里一直很贫困。
当时,村里的扶贫帮扶责任人孟立新在走访中了解到魏松家的情况,发现夫妻俩都有学历、有特长,符合创业扶贫帮扶对象,便积极联系他们。
“我查了很多资料,根据自家地里的情况,决定返乡种植艾草。
”魏松介绍,回到家乡后,村里给他们申请了3万元小额无息贷款。
通过在大学掌握的中医学知识,魏松种植了4亩艾草,开始创业。
20XX年,第一季艾草收获了,需要收割、去叶、晒干,昂贵的人工费让他们的经营利润很微薄,并不能支撑全家一年的开销。
“当时觉得要转变经营思路。
”夫妻二人互相扶持、形影不离。
魏松身体不便,必须拄着双拐行动,从自家走到田地里都有些吃力,上下楼也不方便,家里家务事、给农田播种以及接送孩子等大小事宜,只能让妻子陈琳琳来做。
陈琳琳体型瘦小,左手手掌和婴儿手掌一般大小,做家务虽有些吃力,但一点也不慢。
她在做家务之余,还能为丈夫的创业打打下手。
魏松说:“琳琳很能干,她用自己的一只右手,就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
20XX年端午节前的一天,魏松发现,几乎每家每户会在端午节前后买鲜艾草放在自家门前,驱蚊祈福,鲜艾草往往供不应求。
“这是个商机啊!”魏松和妻子决定不再晒干艾草,而是直接带鲜艾草到家附近的菜市售卖。
端午节当天,来往的行人纷纷围了过来,一早上人们把一车艾草全都买光了,这让夫妻俩既开心又感动。
“一块钱一把,这一车卖完了,我们很有成就感!比晒干后赚得多!我们雇了村里6个贫困户,把艾草带去各个市场卖,两天就销售一空。
在艾草采收两季,收入能有好几万元呢。
”紧接着,魏松又忙碌起来,扩大种植面积,还补种了决明子等药材。
针对夫妻俩的特殊情况,固镇县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村里又给他申请了两年5万元的小额扶贫无息贷款,助力夫妻俩设计新产品包装,扶持他们发展艾草种植、深加工和销售。
利用这笔贷款,魏松还开了一家本草驿站实体店和两家网店,药店本身面积不大,但装饰得古色古香,四处弥漫着中药特有的清香,货柜里则陈列诸如人参、三七、陈皮、艾草等各类中药材。
“想跟得上时代,就必须懂网络,实现线上线下同时销售。
”2018年开始,魏松白天出去忙创业,晚上上网自学,不断学习网络营销方法,经过努力,他考取了职业药师资格证。
“我还依托当地的农粮驿站销售精包装产品。
”在魏松看来,近两年,虽然自家早已脱了贫,但是仍然需要继续奋斗,不仅是让自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也能影响、激励更多的贫困户干事创业。
魏松开的实体店主要经营各种名贵中药材、滋补药膳、中药汤剂、药茶等保健产品,到了冬天旺季,每个月能有万把块收入,网店主要销售各类艾草包。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有顾客反映艾草的驱虫效果好,我就琢磨,可以把艾草和相关产品做成盆景,到花市售卖。
”两天后,在魏松家里,100多个简易花盆已经被垒在了一起,“打算等下个月把地里的艾草移到盆里去,一盆卖个十几块钱,不愁销路呢。
”
谈起未来,魏松信心十足,“我的两个孩子入学时都享受到了教育扶贫政策。
未来,我希望能注册自己的品牌,带动更多贫困户参与到中药材种植中来,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进而促进土地增效,让乡亲们富起来!”
24岁女生,4年挣了170万
李丽,出生在甘肃和陕西交界处一个闭塞小县城,父亲在一家小工厂上班,母亲没有工作,家境非常一般。
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的途径就是考大学。
可命运偏偏和这个女孩开了个玩笑,高考时,成绩一向优异的李丽却不幸以几分之差落榜。
更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一年,她父亲也下了岗。
李丽决定放弃复读,到兰州一家成人技校接受培训。
毕业以后,李丽做过胶水工,在闷热的车间里,双手沾满胶水和皮屑,身上的工作服让她透不过气,就这样她坚持了几年。
很快,她被推荐到销售部当上了业务员,她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她一边大量阅读有关书籍,一边在不经意间了解了家装的市场情况。
李丽忍辱负重地在销售部打拼了半年,脸晒黑了,人瘦了一圈,虽然也签了一些订单,但经公司七扣八扣,最后也没挣到多少钱。
一个偶然的商机。
2000年4月的一天,李丽陪着朋友做房子装修。
发现朋友家的房子用的装修材料很不一般。
普通的家装无非是贴上地板砖,或木质的或瓷砖,墙壁不是刷大白就是贴上单调的壁纸壁布,就连在客厅里占据重要地位的电视背景墙、沙
发背景墙也不过是用高端一点的瓷砖铺贴,或者做一些独特的造型,画面单调,色彩朴素,没有生机,千篇一律。
但是李丽的这位朋友家里面用的材料全部是个性化定制而
成的。
家里的地板砖是3D的海洋世界画面,电视背景墙是深邃的森林画面,就连天花板也变成了蓝天白云的明亮色。
置身其中,仿佛真的走进了户外,让人身心不觉放松下来。
她的朋友和老公都是都市白领,非常喜欢这种前卫的设计。
后来,李丽才从朋友那打听到,原来这种装饰材料叫“神奇装饰画”,是一个品牌。
产品比较多,像家里的背景墙、装饰画、吊顶、地台、屏风、柜门都能做,而且画面个性化定制,想做什么画面就做什么画面,即使你想把自己和老公的结婚照片做上柜子的推拉门,也是可以的。
而且,这种画面是热熔到金属板材质上,成品色彩靓丽,清晰细腻,耐水防潮,可长期保持画面颜色效果。
这对李丽来说无疑发现了新大陆。
李丽进一步打听得知,她所在的地方如果想要做使用这种材料,要从很远的地方运输过来,时间长,效率慢,成本高。
为什么不自己做代理加工这种产品呢?李丽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经过辗转,最终李丽联系上了做神奇装饰画产品的总部。
将自己的合作意向跟总部做了细致的沟通,也见识到了神奇装饰画的真实情况,发现不仅能做家装,工装、制画、广告市场均能覆盖。
这无疑给李丽的市场开拓增加了成功的几率。
后来李丽果断引进设备。
做样品,跑市场,盯生产,她算了一下,扣除成本,自己在短短1个月净赚了2万多元!抚摸着这两沓厚厚的百元大钞,女孩喜极而泣。
老父亲上班三年的工资也不及这个数啊。
当晚李丽打电话把喜讯告诉父母时,妈妈一遍又一遍地问:“这是真的吗?怎么能一下子挣这么多钱!”
最令她激动的事还在后面。
2004年8月,当地最大的一家装修公司打电话向李丽订货。
于是,一批款式独特,载着故宫、长城、仕女图、京剧脸谱等美丽图案的个性装饰材料,流向了每个小区。
李丽说,她相信有个性化的产品在市场才更具竞争力。
结果不出所料,这种个性十足的装饰材料在城市刚推出,就受到了年轻业主的青睐,他们不仅自己使用,很多人还把李丽做的装饰画当作礼物送给朋友。
如今李丽已经积累了170多万元的个人资产,公司有员工18人。
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她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成人函授班,主修经济管理专业。
这位24岁的漂亮女孩,至今连男朋友都顾不上谈。
虽然每天都累得精疲力竭,但她觉得生活很充实。
从保安到湖畔大学学员,韩树人的“草根”逆袭战
一年一度的湖畔大学,又迎来备受瞩目的开学季。
在新鲜出炉的学员名单中,韩树人的名字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