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依据...................................... - 1 -2、工程概况...................................... - 1 -3、搭设说明及要求................................ - 1 -4、地下室回顶措施................................ - 2 -5、地下室顶板回顶计算............................ - 2 -1、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006年版)(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工程概况总建筑面积166423.6m2,其中地上面积115464.4m2,地下面积50959.2 m2。
地下2层,其中2#、3#楼地上23层,建筑高度为73.9m;1#、4#楼地上25层,建筑高度为80.00m;5#、8#楼地上26层,建筑高度为80.30m;6#、7#楼地上28层,建筑高度为86.20m。
塔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框架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寿命为50年。
3、搭设说明及要求临时脚手架回顶料场说明及范围由于场地作业面狭小施工现场无塔楼地库顶板上局部现需作为料场作业区,由于地库顶板自身承载能力不足,故需对以上部位进行钢管支撑架回顶,以满足施工要求。
地下室顶板上需要堆放材料的区域也需要按此方案执行回顶。
2、脚手架回顶搭设要求施工准备技术人员应熟悉图纸及搭设方案,熟悉各个部位及高度的结构变化,准备材料,包括Φ48×3.0mm钢管、对接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安全网、脚手板等,并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保证其符合相关的规定及搭设要求。
搭设过程中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11版》。
相关作业班组组织作业人员进场,架子工必须具备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条件,经过培训、考核、取得安全操作证并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脚手架安装、拆除作业。
同时在施工前,技术人员和质安人员对作业班组进行作业前技术、安全交底。
3、支撑体系搭设基本要求横平竖直、整齐清晰、图形一致、平竖通顺、连接牢固、受荷安全、有安全操作空间、不变形、不摇晃,两层地下室都需搭设支撑体系时,下层立杆与上层立杆的位置需统一一致。
支撑体系搭设顺序放置纵向扫地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连接固定后,安装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固定(固定立杆底端前,应吊线确保立杆垂直),竖起4根立杆后,随即安装第一步水平杆(与立杆连接固定)校正立杆垂直和水平杆使其符合要求后,拧紧扣件螺栓。
根据楼层总高和施工需要,料场作业区应满足作业及堆载的全部荷载,料场设置于地下室顶板上,在地下室采用两层回顶措施以保证对料场的承载力。
4、地下室回顶措施4.1 回顶设计料场作业区下的地下室顶板与负一层板均设置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回顶,支撑架立杆纵横间距为7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
立杆顶端加设可调顶托支撑双木方主楞,次楞采用40mm×90mm木枋,间距350mm,木枋顶紧楼板底。
(详见附图)4.2 支撑架搭设拆除(1)回顶支撑架搭设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要求。
(2)支撑架采用φ48mm×3.5mm钢管,支撑架外围搭设竖向剪刀。
(3)立杆底有垫块。
(4)调节顶托必须使木枋顶紧楼板,以保证能有效卸荷。
(5)回顶支撑架必须在料场作业区使用前搭设完毕,料场停止使用后方可拆除支撑架。
(6)拆除支撑架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方可离开。
5、地下室顶板回顶计算6.1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8m。
立杆的纵距 b=0.70m,立杆的横距 l=0.70m,立杆的步距h=1.20m。
木方40×90mm,间距350mm,木方剪切强度1.6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顶托采用100×100mm木方。
模板自重0.0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施工活荷载8.2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按照模板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10×0.40+0.00)+1.30×8.20=22.708kN/m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25.10×0.40+0.7×1.30×8.20=21.016kN/m2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30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3.6。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标准值 q1 = 0.9×(25.100×0.400×0.700+0.000×0.700)=6.325kN/m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标准值 q2 = 0.9×(0.000+8.200)×0.700=5.166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70.00×1.80×1.80/6 = 37.80cm3;I = 70.00×1.80×1.80×1.80/12 = 34.02cm4;(1)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M = 0.100ql2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6.325+1.30×5.166)×0.350×0.350=0.175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75×1000×1000/37800=4.636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6.325+1.3×5.166)×0.350=3.004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004.0/(2×700.000×18.000)=0.358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6.325×3504/(100×6000×340200)=0.315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50.0/250,满足要求!(4) 2.5kN集中荷载作用下抗弯强度计算经过计算得到面板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为 M = 0.2Pl+0.08ql2面板的计算宽度为1200.000mm集中荷载 P = 2.5kN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标准值 q = 0.9×(25.100×0.400×1.200+0.000×1.200)=10.843kN/m面板的计算跨度 l = 350.000mm经计算得到 M = 0.200×0.9×1.30×2.5×0.350+0.080×1.20×10.843×0.350×0.350=0.332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332×1000×1000/37800=8.79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二、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 = 25.100×0.400×0.350=3.514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 = 0.000×0.350=0.000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8.200+0.000)×0.350=2.870kN/m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 q1 = 0.9×(1.20×3.514+1.20×0.000)=3.795kN/m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 q2 = 0.9×1.30×2.870=3.358kN/m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3.358+3.795)×0.700=5.007kN2.木方的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5.007/0.700=7.153kN/m最大弯矩 M = 0.1ql2=0.1×7.15×0.70×0.70=0.350kN.m最大剪力 Q=0.6×0.700×7.153=3.004kN最大支座力 N=1.1×0.700×7.153=5.508kN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5.00×10.00×10.00/6 = 83.33cm3;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350×106/83333.3=4.21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木方抗剪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004/(2×50×100)=0.901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60N/mm2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木方挠度计算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木方计算跨度(即木方下小横杆间距) 得到q=3.163kN/m最大变形v=0.677ql4/100EI=0.677× 3.163×700.04/(100×9000.00×4166667.0)=0.137mm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700.0/250,满足要求!(4)2.5kN集中荷载作用下抗弯强度计算经过计算得到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为 M = 0.2Pl+0.08ql2考虑荷载重要性系数0.9,集中荷载 P = 0.9×2.5kN经计算得到M = 0.200×1.30×0.9×2.5×0.700+0.080×3.796×0.700×0.700=0.558kN.m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0.558×106/83333.3=6.70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三、托梁的计算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