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江油市环境质量报告江油市环境监测站2014年1月编写单位:江油市环境监测站站长:段加才编写人员:段加才、邱国华、曹汉君、周衡审核:蒋清华目录编制说明 (1)一.环境空气质量 (1)1.监测概况 (1)2.江油市城区空气质量 (3)3.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 (3)4.小结 (5)二.酸雨 (6)1.监测概况 (6)2.酸雨状况 (6)3.小结 (7)三.地表水水质 (8)1.主要江河水系水质 (8)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9)四.城市声环境质量 (9)1.监测概况 (9)2.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 (12)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状况 (12)4.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状况 (12)编制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的规定,编写了《2013年度江油市环境质量概况》,报告的数据和资料均来源于江油市环境监测站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环境质量概况》主要内容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酸雨、地表水水质、饮用水水质、声环境质量状况。
《环境质量概况》所采用的评价标准分别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008-GB3096(声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一.环境空气质量1.监测概况根据江油市城区总体规划布局,结合地理、气象等因素条件和功能区划分,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布点的技术要求,通过大气优化布点,在江。
1-1油市城区布设4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监测点位见表江油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表表1-1点位点位监测点位监测点位点位功能区项目方式管理级别城市位置类型名称类别SO自动2 背景点太平镇政府城区二级省控NO2 监测PM10SO自动2 监测站趋势点城区省控二级NO2 监测PM10SO自动2 省控二级趋势点城区肉联厂NO2 监测PM10SO 自动2 省控趋势点双流村村委会城区二级NO2 监测PM102013年江油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为365天,其中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3天,优良率为88.5%。
江油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见下图。
2.江油市城区空气质量⑴.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对江油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进行了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
⑵.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统计结果如下:表1-3 2013年环境空气优良率优良天数(天)优良率(%)月份31 100 1月28 100 2月26 83.9 3月30 100 月431 100 月530 100 6月31 100 7月31 100 8月29 96.7 9月18 58.1 月1021 70.0 11月17 54.8 月12323 88.5全年3.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⑴.全市二氧化硫浓度变化趋势全年二氧化硫月平均值浓度范围为0.029~0.044毫克/立方米。
二氧化硫浓度趋势变化见下图。
.图1 2013年城区二氧化硫浓度变化趋势0.050)3m0.040/gm(度浓硫化0.030氧二0.02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城区生产生活主要使用天然气,有极少部分使用煤气和散煤;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燃煤和汽车尾气。
根据图1,城区二氧化硫随季节趋势变化不明显。
⑵.全市二氧化氮浓度及变化趋势全年二氧化氮月平均值浓度范围为0.027~0.048毫克/立方米。
二氧化氮浓度变化趋势见下图。
图2 2013年城区二氧化氮浓度变化趋0.050.040.030.02123456789101112月,城区2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雷击天气,燃煤,汽车尾气。
根据图二氧化氮春秋冬三季高,夏季低,因为去年夏季城区雷雨比往年偏少,使得大气中的氮与氧反应生成了二氧化氮减少;春秋冬三季受区域或全国天气影响,再加之江油地处盆地边缘,春秋两季大雾天气比较多,这些气象条件也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因而造成江油市春秋冬三季的二氧化氮浓度升高。
⑶.全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变化趋势全年各月可吸入颗粒物月平均值浓度范围为0.047~0.148毫克/立方米。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见下图:图3 2012年城区可吸入颗料物浓度变化趋势0.140)0.1203m/gm0.100(度浓物0.080粒颗0.060入吸可0.040.02123456789101112月2013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较往年不同,春秋冬高,夏季低,这是因为2013年春秋冬三季,受区域或者全国天气影响,再加之江油地处盆地边缘,春秋两季大雾天气比较多,这些气象条件也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因而造成江油市春秋冬三季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异常升高。
4.小结年江油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全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2013.323天,达标率为88.5%,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与我市城区大气属烟煤型污染结论是一致的。
图4 首要污染物比例图二氧化氮13%二氧化硫38%可吸入颗粒物49%二.酸雨1.监测概况江油市城区设有1个降水监测点,监测点位见表2-1。
2-1江油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点位点位点位点位监测监测项目点位名称管理级别方式功能区类别类型城市位置城区自动集雨监测站趋势点省控二级降水2.酸雨状况⑴.降水酸度、酸雨频率全市酸雨监测结果见下表。
表2-2 2013年酸雨监测结果统计表57 ) (采雨总数个44 ) (酸雨样品个77.2 % 酸雨频率3.89~7.90值范围pH降水.1462.3 (mm)降水量1206.3(mm) 酸雨量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江油城区pH的范围3.89~7.90,酸雨个数占总降水个数的77.2%。
⑵.降水化学组分降水的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见表2-3。
降水化学组份分析结果表2-3 表氟氯铵钙镁钠钾硝酸根硫酸根指标点位离子离子离子离子离子离子离子质量浓度0.89 0.27 0.92 11.16 2.57 1.12 0.10 0.23 0.12 (mg/L )当量浓度0.046 0.056 0.005 0.051 0.005 0.041 0.232 0.003 0.023 城区(mmoL /L )%25.31.21.82.731.182.314.728.412.5从分析结果看,我市降水化学组份阴离子中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最高,超过了其它阴离子的浓度值总和,占阴离子总当量浓度的82.3%,表明硫酸根是我市降水酸化过程中的主要因素,这与我市大气属煤烟型污染的结论基本一致。
阳离子中,弱碱性的铵离子和中强碱性的钙离子和钾离子占的比重最大,其当量浓度之和占所有阳离子的比例达到84.8%。
降水中铵离子和钾离子的来源首先是由于农村使用氮肥,其中氮、钾一般都是以易溶于水的铵离子、钾离子的形式存在,二是由于大气中富含氮,也会通过化学反应形成铵离子;钙的来源则主要是尘粒,其中钙以硅酸钙或碳酸钙的形式大量存在。
3.小结江油城区pH值范围是3.89~7.90,酸雨个数占总降水个数的77.2%。
降水中的化学组分阴离子以硫酸根离子为主,阳离子以钙离子、钾离子和铵离子为主。
.三.地表水水质1.主要江河水系水质⑴.监测情况①.断面设置在涪江及其主要支流共布设河流地表水质监测断面共2个:表3-1 水质断面表河流断面名称控制级别位置水域类别III 省控青莲镇福田坝涪江II武都镇市控凉水井②.监测项目及频率福田坝断面:每月监测一次,共有27个监测项目;凉水井断面:每月监测一次,共有29个监测项目。
⑵.江河水系水质情况超标超标项(%)00 从表中可以看出:涪江福田坝:水质稳定,达到III类水域水质标准;涪江凉水井:水质稳定,达到II类水域水质标准;⑶.水体污染及变化原因分析2013年度涪江水质稳定达标,说明沿线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均得到较为有效的处理,能够满足规定的水域功能要求。
⑸.小结2013年度,涪江干流水质较好、较稳定,全年各项指标均未出现超标。
水质能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
.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⑴.监测情况涪江岩嘴头和平通河涪西堰是江油市的饮用水源地,每月监测一次,共有31个监测项目。
⑵.饮用水源地水质情况岩嘴头和涪西堰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能够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的功能要求。
表3-2 水质情况统计表⑶.小结岩嘴头和涪西堰作为江油市城区饮用水源地,江油市环境保护局作为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制定了定期监测的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了水源地水质全年均较清洁,保证了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
四.城市声环境质量1.监测概况⑴.功能区环境噪声2013年度江油市环境监测站对江油城区4个功能区测点的环境噪声进行了定期监测,每季度各监测一次。
监测结果统计情况见表4-1。
04550.352.750057.355054.304556.950060.055053.445057.505061.2055 各功能区昼间噪声环境质量较好,昼夜平均等效声级值均未超标。
各功能区昼间等效声级见下图。
图6 2013年功能区昼间噪声均值65.060.760.359.458.560.056.656.3)55.8A53.7(1类55.0B52.151.5d50.850.7级2类声50.0效3类等45.0续连40.035.0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各功能区夜间等效声级见下图。
图7 2013年功能区夜间噪声均值60.055.052.752.7)A51.0(1类49.7B49.0d50.047.8级47.147.02类声45.3效3类43.145.0等续39.939.540.0连35.0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各功能区昼夜平均等效声级见下图。
61.57.53.123类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从上述三个图分析,城区各功能区噪声基本反映了区域划分的情况,即1类区(文、教、卫、行政、居住)声环境质量相对较好,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次之,3类区(工业、仓储)相对较差。
⑵.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013年度对江油市城区的区域环境噪声普查(昼间)中,共划分500m ×400m网格100个,每个网格设一个测点进行监测,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4-2 区域环境噪声普查统计及年度比较昼间等效声级夜间等效声级)网格尺寸(m网格数(个)年度dB(A)AdB()44.240054.7500×1002013年⑶.城市道路交通噪声2013年度,江油市环境监测站对城区主要交通干道所设的10个监测点进行了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这些测点代表的路段总长为12034m,监测结果统计见下表。
表4-3 江油市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统计及年度比较表超过70dB(A) 监测点路段总长平均等效声级年度路段长度dB(A)(m))(个(km)120341067.20201年2.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功能区噪声反映城区生产生活的声环境状况,江油城区功能区的声环境状况整体良好,三个功能区噪声均没有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