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生化复习题

2015年生化复习题

复习题(2015)一、名词解释相对热阻、返混、活塞流反应器、细胞的比耗氧速率Q O2、摄氧率、临界溶氧浓度、氧的满足度、轴功率、P0、Pg、Y X/S、Y P/S、限制性底物、Dm、D C、非结构模型、均衡生长、D、m、Y G、Y P、μ、OTR、OUR、RQ、微生物的二次生长、拟稳态二、填空题1、对培养基进行湿热灭菌时,要以细菌孢子死灭程度为控制指标。

2、培养基中微生物热死亡动力学方程为 lnN/No=-Kt ,其中N0表示开始灭菌时的杂菌浓度,t表示灭菌时间。

3、在培养基灭菌过程中,K与T的关系,可用Arrhenius方程表示 K= , K大小反映微生物受热死亡的难易程度,是与及有关。

4、连续灭菌过程中,反应器的H/D越大,越接近型反应器。

H/D越小,越接近型反应器。

5、在培养基灭菌过程中, K大小反映微生物受热死亡的难易程度,是与微生物的种类及有关。

相同温度下,k值愈小则此微生物愈。

6、连续式活塞流反应器返混为,而连续式全混流反应器则为。

7、连续灭菌设备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8、空气通过深层过滤,可达到有效除菌的目的。

这主要是由于滞留作用截获微粒,使空气净化。

滞留作用机制主要构成为、、。

9、在空气过滤除菌过程中,过滤效率与空气流速有关。

当空气流速比较低时,过滤效率随10、空气流速,此时,起主要作用;当空气流速比较高时,过滤效率随空气流速,此时,起主要作用。

11、常用的空气除菌方法包括、、和。

12、空气贮罐的主要作用是和。

13、空气过滤除菌可分为和两种。

14、空气过滤遵循对数穿透定律,可表示为。

其中L表示,Ns表示,数值为。

15、在典型的空气过滤除菌净化流程中两次冷却,两级分离,再加热后过滤除菌是最常用的方法,两次冷却的目的是,两次分离的目的是。

16、深层过滤器的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参数是。

17、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常数K=0.23cm-1,L90= 。

18、微生物细胞比耗氧速率Q O2(呼吸强度)是指,单位是,Q O2与溶氧浓度的关系为。

19、为了提高体积溶氧系数K L a,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来实现,例如搅拌器转速N,使搅拌轴功率Pg ;通风量Q,使罐内空截面线速度Vs_ ____,但是,当通风量已经_ __时,再__ __Q,将使Pg_ ____,其综合效果将使得K L a不会增加,甚至可能下降。

20、在氧的传递过程中,氧的传递过程存在和两方面的传质阻力。

21、某机械搅拌发酵罐内发酵液中的溶氧浓度为0.025mol/m3,此罐压下饱和溶氧浓度为0.275 mol/m3,此罐的K L a值为1000(1/h),根据传质理论,计算此类发酵罐的供氧能力为mol (O2)/(m3∙h)22、不同搅拌器类型,搅拌功率准数不同。

其中园盘直叶涡轮的Np为,园盘弯叶涡轮Np为,园盘箭叶涡轮Np为。

23、通气发酵中影响K L a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涡轮搅拌器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供氧耗氧平衡时,根据公式的分析,提高发酵罐的操作压力相应提高了,即是说对传氧是有利的。

但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适当降低罐压,产物得率有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当降低罐压时,更易溶于醪液的在醪液中浓度降低,发酵过程受到抑制减轻的结果。

26、通风机械搅拌罐的搅拌器的设计应使发酵液有足够的和适度的。

27、评价好氧发酵罐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

28、在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中轴封的作用是、,常用的轴封为。

29、在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中搅拌器的主要作用是和_ 。

30、涡轮搅拌器的类型有、 _、_ ___。

31、空气分布器主要有_ _和。

32、机械消泡装置有、、、、等。

33、发酵罐的常用换热装置有 _、_ __、__ ____。

34、通气发酵罐中空气分布管上,喷孔的设计原则是喷孔的总截面积等于。

发酵罐内为防止液面中央形成旋涡流动,增强其湍动和溶氧传质,应在罐内装设。

35、通风发酵设备的类型包括、、和固相通风发酵设备等。

36、发酵罐比拟放大时需要确定的操作参数主要是、和,需要确定的几何尺寸主要是和。

37、经验和半经验的发酵罐比拟放大方法中,模型罐和生产罐一般以相似原则为前提。

38、发酵罐比拟放大时,搅拌功率及转数放大常采用的三个原则是相等、相等和相等。

39、发酵罐的比拟放大中,空气流量放大常采用的三个原则是相等、相等和相等。

40、在分批培养时, Monod方程表达式为,其中μm为,Ks为,其含义是当的限制性底物浓度,S是。

41、在单罐连续培养条件下,要想保持连续培养的恒态,维持微生物生长平衡稳定状态,可通过控制来实现,恒态下的数值上等于μ。

42、在微生物分批发酵过程中,若假设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无死亡,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方程表达式为,其中μ表示,在指数生长期,μ值等于。

43、微生物发酵产物形成动力学模式有、、。

44、微生物分批培养过程包括、、和。

45、在微生物单级连续培养过程中,临界稀释速率取决于与。

46、恒速补料达到拟稳态时,菌体比生长速率与基本相等,并随时间逐渐。

47、在恒速补料流加中达到拟稳态后,菌体的比生长速率随着时间,而菌体总量则随着时间。

48、细胞连续培养取得稳定状态的前提是。

49葡萄糖培养酵母细胞,其反应式为:1.11C6H12O6 + 2.1O2→C3.92H6.5O1.94 +2.75CO2+3.42H2O, Y X/S= g/g RQ= mol/mol。

50、连续培养中,当达到稳定状态时,菌的比生长速率为0.8h-1,K S=1.0g/L,Y X/S=0.5g/g,则菌体在反应器平均停留时间为。

三、选择题1、对培养基进行湿热灭菌时,要以下哪种对象的死亡程度为控制指标:A.霉菌的孢子B.细菌芽孢C.细菌营养细胞D.酵母的营养细胞2、下述那条不是连续灭菌的优点:A.易提高灭菌温度,减少灭菌时间B.操作条件恒定,易保证灭菌质量C.易实现自动控制D.适合于粘度高和固体成分物质灭菌3、下述那条不是间歇灭菌的优点:A.设备造价低,不需设加热、冷却设备B.便于手工操作C.适于于固体物质灭菌D.适合大量培养基的灭菌4、在灭菌计算中,灭菌度Ns=10-3,含义为:A.每批杀菌后残留活菌数为1/1000个B.每批被杀菌菌数为1/1000个C.每罐残留活菌为1/1000个D.概率数,每1000次发酵有一次发酵失败5、喷射加热连续灭菌培养基冷却采用:A. 喷淋冷却器B. 真空冷却器C. 夹套冷却器D. 盘管冷却器6、培养基连续灭菌流程中,维持罐的主要作用是:A. 加热升温B. 维持压强C. 保证灭菌时间D. 冷却降温7、连续式活塞流反应器恒温灭菌贡献与全混流的间歇灭菌反应器在保温阶段的灭菌贡献相比:A. 要高B. 相等C. 要低D. 不确定8、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恒温热灭菌,沿物料流动方向菌体热死灭速率:A. 逐渐上升B. 逐渐下降C. 恒定低D. 不确定9、工业上所谓的“实消”即:A.连续灭菌B.空罐灭菌C.分批灭菌D.分段灭菌10、下图所示培养基灭菌流程是:A.分批灭菌流程B.连消塔加热连续灭菌流程C.喷射加热连续灭菌流程D.薄板换热器连续灭菌流程11、下图所示培养基灭菌流程是:A.分批灭菌流程B.连消塔加热连续灭菌流程C.喷射加热连续灭菌流程D.薄板换热器连续灭菌流程12、下图所示培养基灭菌流程是:A.分批灭菌流程B.连消塔加热连续灭菌流程C.喷射加热连续灭菌流程D.薄板换热器连续灭菌流程13、对微生物的活化能E描述正确的为A.E越大,微生物越容易死亡B.E越小,微生物越容易死亡C.微生物死亡与E无关D.不能确定E和微生物死亡的关系14、当空气洁净度等级为10000时:A . ≥0.5μm的粒子数≤35000/L空气B. ≥0.5μm的粒子数≤3500/L空气C. ≥0.5μm的粒子数≤350/L空气D. ≥0.5μm的粒子数≤3.5/L空气15、当空气洁净度等级为100时:A . ≥0.5μm的粒子数≤35000/L空气B. ≥0.5μm的粒子数≤3500/L空气C. ≥0.5μm的粒子数≤350/L空气D. ≥0.5μm的粒子数≤3.5/L空气16、当空气洁净度等级为10000时:A .双碟平板培养菌落数≤100B. 双碟平板培养菌落数≤10C. 双碟平板培养菌落数≤3D. 双碟平板培养菌落数≤117、当空气洁净度等级为100时:A .双碟平板培养菌落数≤100B. 双碟平板培养菌落数≤10C. 双碟平板培养菌落数≤3D. 双碟平板培养菌落数≤118、当气流速度过大时,空气深层过滤除菌起主要作用的是:A.惯性冲击滞留B.拦截滞留C.布朗扩散作用D.重力沉降作用19、当气流速度中等时,空气深层过滤除菌起主要作用的是:A.惯性冲击滞留B.拦截滞留C.布朗扩散作用D.重力沉降作用20、空气过滤系统中丝网分离器的作用是分离A. 部分杂菌B. 全部杂菌C. 水滴D. 油雾21、空气过滤系统中旋风分离器的作用是A. 分离水滴B. 油雾C. 分离全部杂菌D.分离部分杂菌22、在空气除菌流程中,空气在进入过滤器之前进行加热的目的为A.降低湿度B.降低相对湿度C.提高湿度D.提高相对湿度23、有一棉花过滤器,当气流速度高于临界速度时(空气中的粒子大于0.5um),则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过滤效率A.增加B.降低C.不变D.不确定24、下列那种物质不是常用过滤介质:A. 棉花B. 玻璃纤维C. 活性炭D. 木质纤维素25、在氧传递过程中,影响氧传递的控制因素为:A. 液膜阻力B. 气膜阻力C. 气液界面阻力D. 细胞膜阻力26、下列因素均可提高氧的传质速率,但与提高K L a无关的是:A.提高通风量B.提高搅拌转速C.提高罐压D.提高高径比27、发酵罐通气条件下的搅拌功率通常比不通气条件下的搅拌功率:A. 大B. 小C. 相等D.不确定28、用亚硫酸盐氧化法测定溶氧系数的特点为A.在线进行测量B.能在真实发酵液状态下测量C.需特殊仪器进行测量D.主要用做设备溶氧系数的测定29、非牛顿型发酵醪液的特征A.温度相关,而与流动状态无关B.与温度无关,与流动状态相关C.与温度和流动状态都无关D.与温度和流动状态都相关30、牛顿型发酵醪液的特征A.与温度相关,而与流动状态无关B.与温度无关,与流动状态相关C.与温度和流动状态都无关D.与温度和流动状态都相关31、在发酵罐的同一搅拌轴上安装两只涡轮,若安装距离较小时,在相同转数下,其输出功率A. 是单只涡轮的两倍B.大于单只涡轮的两倍C. 小于于单只涡轮的两倍D.不确定32、发酵罐的公称体积是指:A.上下封头体积和罐筒身(圆柱)体积之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