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第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项字[2009]01号关于LY2007/R03合同段交工验收的申请梨园水电站建设筹备处:云南天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我单位负责建设的云南金沙江开发有限公司梨园水电站进场公路LY2007/R03合同段所有工程项目于2009年4月全部完成,并且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相关规定的要求对工程质量自检合格,具备交工验收的条件,现提出申请进行交工验收。
1、交工验收申请范围本次申请的验收范围为路基工程9.74km,里程桩号为K21+200~K30+940,其中包括路基挖方80万方,填方17万方,Ф1m圆管涵20道,盖板涵19道,挡土墙工程40段,重力式抗滑墙8段,浆砌排水沟13822米,弃土场7个,拦砂坝8道。
2、自检评定结果我单位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相关规定的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了自检评定,共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
在对每个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检查、评定后,汇总得出自检评定得分为分,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
3、尾留工程计划本合同段所有工程均已完成,无尾留工程,计划安排专人进行交工验收的准备工作。
附件:1. LY2007/R03合同段工程质量自检报告2. LY2007/R03合同段交工验收报告中铁十五局四公司梨园项目部项目经理:二00九年四月二十八日主题词:交工验收范围自评申请抄送:梨园水电站建设筹备处2009年4月28日印发附件1梨园水电站进场公路LY2007/R03合同段交工验收工程质量自检报告一、工程概述云南金沙江开发有限公司梨园水电站进场公路LY2007/R03合同段位于丽江市鸣音~阿里恒~梨园公路工路鸣音~阿里恒段,为丽江旅游小环线规划线路中的一段,是梨园水电站建设对外运输的主要道路。
LY2007/R03合同段路线起点K21+200,止点K30+940,全长9.74公里,其中包括路基挖方80万方,填方17万方,Ф1m圆管涵20道,盖板涵19道,挡土墙工程40段,重力式抗滑墙8段,路基边沟13822米,软基处理2217米,防冻层1458米。
LY2007/R03合同段从2007年11月26日开工,在总监办、筹备处的监督及大力支持、指导下,在项目部领导的精心组织,严格管理下,于2009年4月28日圆满地完成了本合同段的所有施工任务。
二、单位、分部工程划分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附录A的规定,结合本合同段的工程实际情况,单位、分部工程划分如下:三、评定过程及依据评定工作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梨园水电站筹建及准备期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进行。
合同段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合同段工程质量自检评定是在施工过程中,每完成一个分项工程,就及时地进行检查、评定,并经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最终汇总到分部、单位、合同段工程质量得分。
四、自检结论通过对我合同段各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的评定汇总,单位工程合格率达100%,合同段工程质量自检评定得分分,合同段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
中铁十五局四公司梨园项目部项目经理:2009年4月28日丽江市鸣音~阿里恒~梨园公路工程鸣音~阿里恒段路基工程合同编号:LY2007/R03施工总结报告建设单位: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云南天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包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2009-4-27LY2007/R03鸣音~阿里恒段路基工程公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云南金沙江开发有限公司梨园水电站进场公路LY2007/R03合同段位于丽江市鸣音~阿里恒~梨园公路工路鸣音~阿里恒段,为丽江旅游小环线规划线路中的一段,是梨园水电站建设对外运输的主要道路。
路线起点K21+200,止点K30+940,全长9.74公里。
主要工程量包括路基挖方80万方,填方17万方,Ф1m圆管涵20道,盖板涵19道,挡土墙工程40段,重力式抗滑墙8段,路基边沟13822米,软基处理2217米,防冻层1458米。
LY2007/R03合同段从2007年11月26日开工,于2009年4月28日完成了本合同段的所有工程。
二、组织机构我单位中标梨园水电站进场公路LY2007/R03合同段后,立即组成中铁十五局四公司梨园项目部。
项目部是现场施工生产的管理机构,接受梨园筹备处、云南天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和我单位的领导,接受他们的指令并付诸实施。
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施工管理、物资采购供应、施工技术、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项工作。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项目党委书记、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构成管理核心层。
项目部下设四部一室,即工程技术部、设备物资部、计划财务部、安全质量部、综合两个路基施工队,一个涵洞施工队,三个圬工施工队和一个综合施工队负责全标段路基及其附属工程的施工。
项目部组织机构:项目资源投入:项目设备配置;三、质量管理情况项目经理部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结构,按专业配齐专职人员,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制度、管理程序。
我标段质量控制重点、难点如下:1.软弱地基处理。
2.冬季混凝土盖板涵浇筑施工,如K29+720涵洞。
3.路基填、挖施工的同时进行保通。
4.石渣防冻层换填。
5.自然、地质造成边坡坍塌及保通。
6.高海拔、高寒施工条件。
施工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加以控制:1.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分项工程开工前,须由主管工程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工程的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几何尺寸、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使全体施工人员在彻底明确施工对象的情况下投入施工。
2.建立“五不施工”制度: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上道工序不检查签证不施工。
这样就使整个工程质量达到了有序可控。
3.对工序实行严格的“三检”:即自检、互检、交接检。
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4.建立严格的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凡属隐蔽工程项目,会同监理工程师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双方签字。
5. 做好原材的试验鉴定工作,从源头上控制质量。
6.明确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项目部领导分区负责,做到人人有目标,有责任。
7.建立严格的施工资料管理制度:施工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设专人负责,确保资料与施工同步。
8.针对软弱地基施工,各段采取片石换填,保证路基稳定。
K27+969-+K28+处,挖机施工时,挖机被陷入路基中,结果用四台挖机才将其拖出,路基软弱十分不稳定,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决定采取抛石挤淤,保证路基质量。
9.冬季混凝土浇筑施工,首先从原材料把关,水泥、钢材等采用筹备处统供材料并妥善保管;其次,专人护送到达施工现场,配合现场技术、实验等管理人员现场监督、指导施工;再次,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冬季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加入一定量的抗冻剂,早凝剂等外加剂;最后,浇筑施工结束后覆盖草席,并对混凝土进行蒸汽养护。
10.路基施工时要同时保通,此路段为通向梨园电站的唯一通道,保通压力大,在这种压力下,更要注重施工质量,不能草率了事,项目部配备保通专职人员,细心开导被堵车辆并保证不影响施工质量时才准予放行,为了施工质量,在不得不封路的条件下,项目部领导非常重视,并申请封闭施工,得到了各界的广泛支持。
11.我施工地点处于高寒地带,为了保证质量,对长期积水背光的地段进行石渣换填。
12.受当地水文、气候影响,边坡多处出现滑塌,经过施工、监理、设计、业主四方现场勘察,为保证路基安全和边坡安全决定在相应边坡下设置抗滑墙。
施工过程中我单位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各分项工程完工后,我单位首先进行自检。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得分结果如下:路基土石方工程分, 排水工程分, 涵洞通道分, 砌筑防护工程分,环保工程分。
加强实验室职责,抓好试验基础工作,确保各种原材料符合工程要求。
制定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做试验路段,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以确保路堤填筑优质、如期完工。
截止转序前,试验室委托质检站做试块:石料抗压强度2组、C20混凝土配合比1组、C25混凝土配合比1组、配合比1组、水泥检测10组、水泥检测2组、钢筋原材料7组。
项目部试验室试块:粗集料6组、M10砂浆配合比2组、细集料10组、C30混凝土配合比1组、土工试验25次、M10砂浆试件1396组、C20混凝土试件34组、C25混凝土试件178组、C30混凝土试件60组、三背回填工艺法1873点、路基填方灌砂法510点、路基工艺法控制2480点。
涵洞工程都做到内实外美,各项指标都在规范规定范围内。
挡土墙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到了砂浆按工地试验室配合比施工,砂浆饱满、无空洞,石料强度符合实际要求,墙壁表面平整。
构筑物冬季施工中,涵洞混凝土施工按照冬季施工措施要求加入早强剂和防冻剂,并对混凝土进行蒸汽养护。
挡墙砂浆同样加入防冻剂,这样使构筑物的质量达到有序可控。
路基填方施工,每层压实度检测都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三背回填,从填料到层厚,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控制;路基软基处理的材料和厚度都检测合格。
结果通过对我合同段各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的评定汇总,单位工程合格率达100%,合同段工程质量自检评定得分分,合同段质量等级为合格。
没有一项工程是由于施工原因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在管理上做到强管理、狠落实,真正做到了“以质量求生存”的公司理念。
四、施工进度控制根据梨园水电站筹备处总工期要求,我施工单位在2008年1月29日召开的节点目标动员大会上签定节点目标协议,协议规定必须在2008年5月31日路基达到基本通车条件。
2007年11月26日监理部下达开工令,合同工期为12个月。
经过我单位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安排工期,我们保证了“”节点目标的基本实现,剩下K29+720处大填方唯一节点目标未能完全实现。
2008年11月8日完成了第一次路基转序,2008年12月13日完成了合同段全部路基的转序。
具体进度措施如下:(1)重视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开工前尽快完成了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完成机械设备进场和料场设备安装,提前完成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2)开展劳动竞赛活动。
我单位为确保完成施工任务,加大了人力、机械设备的投入,严密组织管理,协调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施工进度。
(3)统计工程、制定计划、落实队伍、倒排工期。
在工程开工后,项目部组织专人认真统计工程,细致划分,落实施工队伍,并与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明确质量要求和进度。
根据总工期的要求,项目部倒排工期,认真划分每一道工序,使工作能落实到实处。
(4)攻坚克难,确保工期目标。
针对整个标段5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大雪不断的情况,我们通过增加人员和设备投入,施工管理与劳动竞赛统一,做到了各部门的协调配和、指挥灵敏,确保工期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