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论冯骥才小说中的民俗文化 任务书模版
论冯骥才小说中的民俗文化 任务书模版
[6]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周立民,冯骥才与周立民对话录[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8]冯骥才,我心中的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9]冯骥才,神鞭[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10]张贤亮,三寸金莲·男人的一半是女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进度安排
(1)2011年12月12日—2011年12月23日,下达毕业论文任务。
(2)2012年2月27日—2012年3月11日,查找文献资料,构思论文框架,编写论文提纲,提出开题报告。
(3)2012年3月12日—2012年3月31日,确定选题素材,分析、筛选已有的文献资料,并尽可能扩充有关的信息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绥化学院
毕业论文任务书
院(系)文学与传媒学院
年级2008级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200850806
学生姓名赵静
指导教师任雅玲教授
填写日期2011年12月20日
毕业论文
选题的范围
题目性质
理论研究
题目来源
自拟
毕业论文的具体要求及指标
论文应做到观点正确,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注意章节标题之间的逻辑联系;论述内容要充实,论据要充分,尽量进行深入分析,体现独到的见解;语言表达要准确、通顺,有较强的逻辑性;注意标点的正确使用;论文字数不得少于5000字;至少阅读10篇(部)以上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
冯骥才作为当代文坛上一位著作等身的知名作家,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的读者中间引起反响的同时,也吸引了学者对其小说作品的研究与评论,特别是作品中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和思维方式。以《怪事奇谈》系列中的《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这三篇具有代表性的津味小说作品为例,展现作品在内容上是如何勾勒出一幅浓厚天津世俗生活气息的清明上河图;如何以颇具中国传统民族乡土风情的事物、天津的市井文化为素材,使读者领略到作品所具有的中国式土俗之美;以及如何塑造了一群“卫嘴子”的形象,将天津人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着重阐述其作品中的民俗文化描写的基础上,深刻剖析冯骥才小说作品中揭示的民族文化劣根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面,以及所展示的深沉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正气,归总出冯骥才对于良莠并存的传统文化所采取的态度既是要弘扬中华民族的自豪、正气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又要摒弃那种残酷、腐朽与抱残守缺的封建文化。通过冯骥才具有天津色彩的艺术手法、令人瞠目结舌的故事题材,体现出其用现代意识对传统文化进行关照,力求不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这些民俗文化背后的文化观念,真正用一种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民俗文化的种种,在一定程度上批判地继承文化传统。
签字
年月日
院(系)
审核意见
院长(主任)签字
年月日
(4)2012年4月1日—2012年4月15日,完成论文第二稿。
(5)2012年4月16日—2012年4月24日,论文定稿。
(6)2012年4月25日—2012年5月13日,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
意见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文章篇幅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明确,有一定的个人见解。语言表达流畅,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未发现抄袭现象。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思和,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冯骥才,金莲话语[M],郑州:中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籍出版社,2005
[4]冯骥才,冯骥才画天津[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5]冯骥才,乡土传奇[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