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 全套课件
二、汽车的安全性(广义) (1)主动安全性 (2)被动安全性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2
绪论结束!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3
第二章 汽车的动力性
1-1 汽车动力性指标 1-2 汽车的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1-3 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汽车的附着力 1-4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5 汽车的功率平衡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10Leabharlann 第一节结束!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11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运动状况
力
驱动力 Ft
行驶阻力ΣF
平衡关系
umax
a(t)
Ft
F
imax
——行驶方程式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12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讨论 驱动力——发动机转矩经传动系至驱动轮。 行驶阻力——滚动、空气、加速、坡度。
(1)T
Pe PT Pe
1 PT Pe
Pe——发动机发出的功率 PT——传动系中损失的功率
(2)PT的讨论
它由传动系中的部件—变速器、传动轴、万向节、主减
速器等的功率损失组成。
分类:机械损失—摩擦损失、液力损失—消耗于润滑油
T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对汽车进行初步的动力分析时
可把它看作一个常数。可查表。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13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一、汽车的驱动力
Ft
Tt r
Tt Ttq *ig *i0 *T
Ft
Ttq *ig
*i0 *T
r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14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由发动机的转速特性来确定转矩 Ttq
(1)转速特性曲线 (外特性曲线,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4
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预备知识
中心思想
汽车传动系的功能、
介绍动力性的基础
组成、构造及工作原理。 知识(评价指标、受力、
发动机的转速特性。 行驶条件)。
根据力的平衡、功
率的平衡来分析和评价
汽车的动力性好坏。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5
引言
定义: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纵向外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19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20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车轮的半径
1. 自由半径—无载
2. 静力半径 rs —静载
3. 滚动半径 rr —动载
rr
s
2n
s——转动n圈,实际车轮滚动距离。
n——车轮滚动圈数。
一般不计差别,统称为车轮半径r,即
r rs rr
绪论
一、《汽车理论》的主要内容
(1)汽车动力学及汽车性能——运动的关系。各项行驶性能。 汽车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2)汽车的有效性 动力性 燃油经济性/燃料经济性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择 平顺性 通过性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1
绪论
(3)汽车的安全性(结构上讲,狭义) 制动性 操纵稳定性
由力平衡:
Fp1 r Tf
Fp1
Tf r
a Fz r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26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令 f a ——滚动阻力系数 r
则
Fp1 Wf或f
Fp1 W
Ff
Wf
Tf r
只要知道f,就可求出滚动阻力,即 Ff Wf
Ff 无法在真正的受力图上表示出来,它只是一
和部分特性曲线 )
Pe
Ttqn 9550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15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16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2)发动机制造厂提 供的发动机特性曲线是 在试验台上未带空气滤 清器、水泵、风扇、消 声器、发电机等条件下 测得的。
带上全部附件设备 时的发动机特性曲线称 为使用特性曲线。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7
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三个指标: 最高车速——水平良好路面 加速时间——原地起步加速时间、超车加速时间
(1)原地起步时间t——由一档或二档起步,逐 渐换至最高档,行驶到预定距离或车速所需时间。
(2)超车加速时间t在最高或次高档由某一较低 车速30、40km/h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
个数值。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27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17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3)台架试验—发动机工况相对稳定 实际使用—发动机工况相对不稳定 由于对变工况下发动机特性研究的还不够,所
以仍是用稳定工况下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18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传动系的机械效率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21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22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汽车的驱动力图 驱动力—车速关系曲线
Ft ua
Ft
Ttqig i0t
r
ua
rn 0.377
ig i0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23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二、汽车的行驶阻力 ( F Ff Fw Fi Fj )
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关于定义的讨论:
道路——良好路面:水平或坡路 运动——直线行驶 外力——纵向外力决定的运动 能力——所能达到的 有效性——运输效率——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6
引言
本章的内容与目的 分析汽车行驶时的受力,建立行驶方程式,并通 过计算或以图表的形式按动力性评价指标的要求 确定动力性。
前两项在任何行驶条件下均存在,后两项在一 定行驶条件下才存在。
滚动阻力 产生:轮胎内部摩擦产生弹性迟滞损失,损失
的能量消失在轮胎各组成部分相互间的摩擦及橡胶、 帘线等物质分子间摩擦,即弹性物质的迟滞损失。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24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25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3)用车速—时间曲线全面反应加速能力。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8
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汽车理论讲义(第1版)
赵又群编著
9
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上坡能力——最大坡度,良好路面,满载行驶。
(1)显然,是指一档最大爬坡度。 (2)轿车的最大坡度基本满足使用要求,货车、 越野车的爬坡能力是个很重要的指标。 (3)军用车辆的战术技术要求中,常规定在一 定坡道上车辆应达到一定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