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知识点:日本的气候

初中地理知识点:日本的气候

(3)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4)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从日方的利益方面分析。
(5)日本工业高度发达,但自然资源贫乏,下列属于其主要进口的是( )
A.石油 B.照相机 C.铁矿石 D.木材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D.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8.为了治理和预防农业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北海道采取了许多比较有效的对策,其中包括
①禁止使用化肥,控制使用农药②重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③实行土地改良,治理土壤污染④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种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点睛】
本题考查日本的概况。
10.A
【解析】
【分析】
根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岛国,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西隔日本海和中国、韩国等隔海相望,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日本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的港湾;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水能资源丰富,但是矿产资源匮乏;属于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故选:A。
到热带十麻探险是错误的,因为日本全部位于北温带,没有热带雨林分布,故B错误;
富士山是日本最著名的活火山,日本也是一个多温泉的国家,所以游富士山和泡温泉是正确的,故C正确;
日本关东地区的郁金香非常有名,可以观赏郁金香,故D正确,故选B。
4.D
【解析】
【详解】
日本是一个南北狭长的岛国,由于日本陆地面积小,四面环海,海洋性气候显著(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加之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许多河流流程较短且流速较急,日本植被覆盖率高,故选D。
9.C
【解析】
【分析】
根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岛国,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西隔日本海和中国、韩国等隔海相望,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日本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群岛国家;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故选:C。
(3)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多优良港湾,沿海交通便利,便于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4)日本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的主要原因是节省劳动力工资、运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国内环境污染。
(5)日本工业高度发达,但自然资源贫乏,石油和铁石是矿产资源需要大量进口。故选AC。
13.阅读下列表格及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洋名称:A_____。
(2)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此时日本所在的北半球是_____(填冬或夏)季。
(3)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洋沿岸与_____内海沿岸。
(4)日本工业分布上述地区的原因:工业原料、燃料主要依靠_____,产品主要_____。这里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_____地;_____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6.A、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与浓郁的“海的味道''无关,故A错误;
B、日本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发达,捕鱼设备技术先进,故B正确;
C、日本的民族构成中,大和族占绝对优势,其好食海产品,故C正确;
D、日本四面临海,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渔业发达,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详解】
读图可知:
(1)图中是①是日本西临的日本海,②是日本东临的太平洋。
(2)日本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日本的最大平原是关东平原,位于本州岛上;日本的最高峰是富士山,它是一座活火山。
(3)日本的气候主要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日本国土面积狭长,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四面环海,气候具有显著的海洋性特征。
11.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B.地势低,多平原,耕地面积广
C.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D.少火山、地震,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二、解答题
12.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和樱花开放时间的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区的名字: ①工业区
(2)日本樱花开放时,由南向北依次盛开,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5.A
6.A
【解析】
【分析】
合掌造是指日本一种特殊的民宅形式,特色是以茅草覆盖的屋顶,呈人字型的屋顶如同双手合十一般,于是就被称为“合掌”。合掌造为木造建筑物,在兴建的过程中完全不用钉子,但仍然十分牢固。合掌造的屋顶十分陡峭,这是使积雪容易滑落不会堆积,以避免冬季的大雪将屋顶压垮。
5.“合掌造”是日本独有的民宅建筑,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海洋性强的特点,夏季降水丰富;日本冬季多暴雪天气,“合掌造”独特的结构是适应该地夏季降水多,便于排水,冬季严寒多雪的,不会压坏房屋;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日本的地理知识点,读图记忆解答。
14.日本;太平;山地;丘陵;关东平原;富士山;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海洋;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解析】
【分析】
根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个大岛以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4,日本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日本的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其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日本的海岸线慢长,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读图可知:
(1)图中字母A是日本海。
(2)图中箭头表示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此时日本所在的北半球是夏季。
(3)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方便工业原料、燃料的进口与制成品的出口。
(4)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的原因:日本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这里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海岸线曲折,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参考答案
1.B
2.A
3.B
【解析】
1.由图可以看出,日本的国土南北狭长,地形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东临太平洋,易受台风的影响,又是一个海岸线曲折的国家,故选B。
2.由图可知,新潟西临日本海,冬季时由于冬季风经过湿润的日本海,带来大量的水汽,而新潟处于冬季风的迎风坡,使新潟冬季降水较多,故选A。
3.由题目可知,小强关于对日本的描述,日本是个岛国,享受生鱼片是正确的,故A正确;
【详解】
(1)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主要有①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2)图中等值线表示樱花开花时间早晚,如“3月25日”这一等值线,该线以南樱花在3月25日以前开放,该线以北樱花在3月25日以后开放.从等值线变化来看,南部樱花开放早,北部樱花开放迟,这说明南部气温比北部气温高.日本群岛南北所跨纬度较大,南部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春天升温早;北部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春天升温迟。故日本樱花开放时,由南向北依次盛开,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本题考查区域气候特征及对建筑的影响。
7.D
8.C
【解析】
7.关于北海道地区的叙述,地势中间高,周围低;四周环海,气候的海洋性强;附近有世界著名的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丰富,故选D。
8.为了治理和预防农业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北海道采取了实行土地改良,治理土壤污染和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种植等措施,禁止使用化肥是不科学的,故选C。
初中地理知识点:日本的气候
一、选择题
读日本示意图,完成1~3题。
1.关于日本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土南北狭长B.地形以平原为主
C.易受台风影响D.海岸线曲折
2.新潟冬季降水较多,主要是因其位于
A.冬季风的迎风坡B.冬季风的背风坡
C.夏季风的迎风坡D.夏季风的背风坡
3.小强今年暑假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项不是真实的
(4)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发生。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日本的地理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
【点睛】
考查日本的自然地理概况。
11.C
【解析】
【分析】
根据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自然资源贫乏;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工业产品大量出口;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日本的民族较单一,以大和族为主,日本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日本属于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C。
【点睛】
考查了日本主要的自然特征,根据课本知识解答。
12.(1)京滨
(2)纬度因素
(3)沿海交通便利,便于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4)节省劳动力工资、运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国内环境污染。
(5)AC
【解析】
【分析】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个大岛以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面积37.8 万平方千米。日本的海岸线长约3万千米,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
14.读日本地图,回答:
(1)填出对应的地理事物
海洋: ①________海②______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