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年春《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

17年春《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1. 资本集中A. 并未改变整个社会资本的价值总量B. 并未改变单个资本的价值C. 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增大D. 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减少满分:2 分2. 产业资本不包括的一项是A. 投入制造业的资本B. 投入建筑业的资本C. 投入农业的资本D. 投入金融保险业的资本满分:2 分3. 工资形式掩盖资本主义剥削是因为看不到A. 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区别B.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C. 个别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的区别D. 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价格的区别满分:2 分4.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要求A. 第I部类有资本积累,第II部类可以没有B. 两大部类都要有资本积累C. 第II部类有资本积累,第I部类可以没有D. 两大部类都不必有资本积累满分:2 分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是A. 以按需分配为主体B.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C. 以市场分配为主体D. 以按要素分配为主体满分:2 分6.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在于A. 货币的积累B. 劳动力成为商品C. 财产所有权D. 贷放满分:2 分7. 货币的本质是A.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B. 人们为方便交换而发明的一种工具C. 金银等贵金属D. 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满分:2 分8.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B.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满分:2 分9.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阶段是A. 危机阶段B. 萧条阶段C. 复阶段D. 高涨阶段满分:2 分10.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A. 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B.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C.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D.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满分:2 分11. 垄断条件下银行的新作用使银行变成了A. 信用中介B. 万能的垄断者C. 支付中介D. 普通的中介人12.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A. 具体劳动而增殖B. 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C. 抽象劳动而增殖D. 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13. 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水平的因素是A. 运输设备B. 动力系统C. 传动装置D. 生产工具14. ()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1989B. 1990C. 1991D. 1992满分:2 分15. 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A. 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卖的差额B. 流通中创造的价值C. 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共同创造的价值D.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满分:2 分16. 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是A.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B.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分工C.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D.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满分:2 分17. 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及其分部门之间的组合构成状况,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是A. 国民经济比例B. 产业部门C. 产业结构D. 产业比例满分:2 分18. 支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A. 价值规律B. 社会基本经济规律C. 剩余价值规律D.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满分:2 分19. 资本主义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 计时工资和名义工资B. 计件工资和相对工资C.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D. 名义工资和相对工资满分:2 分20.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A. 资本构成变化的结果B. 剩余价值增加的结果C. 部门部竞争的结果D. 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满分:2 分21.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A. 资本积累的两种形式B. 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方法C. 社会资本增大的两个杠杆D. 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满分:2 分22. 商品的价值量是A. 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大小决定B. 由商品生产者在生产中实际付出的劳动决定的C. 生产技术决定的D.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满分:2 分23. 产业资本的最根本特征是A. 能够给它的持有者带来利润B. 创造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产品C. 通过买卖活动获得利润D. 雇用工人来创造剩余价值满分:2 分24. 农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是A. 级差地租B. 绝地地租C. 垄断地租D. 矿山地租满分:2 分25. 集约型经济增长表现为A. 高投入、高消耗B. 低投入、低消耗C. 低产出、低质量D. 低效益、低速度满分:2 分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1. 二战后,银行资本集中和垄断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 银行资本规模不断扩大B. 集中程度不断提高C. 大银行间的兼并和购并越演越烈D. 金融机构多样化和银行业务围扩大E. 银行信用活动遍及各个领域满分:2 分2.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基本要素A. 人的劳动B. 科学知识C. 劳动资料D. 劳动对象满分:2 分3. 扩大再生产按其实现方式来划分A. 简单再生产B. 涵的扩大再生产C. 复杂再生产D. 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满分:2 分4.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A.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B.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C.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D.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E.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满分:2 分5.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其表现有A. 它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B. 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C. 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D. 它是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满分:2 分6.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A. 使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B. 是观念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C. 总是准确地反映商品的价值D. 有时并不真正反映商品的价值E. 可以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量满分:2 分7.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表现在A. 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 周转速度不同C. 价值回收方式不同D. 流通方式不同E. 物质要素更新的方法不同满分:2 分8.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A. 抽象劳动的结果B. 社会财富的物质容C. 具体劳动的结果D. 一定社会关系下社会财富的社会形式E. 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满分:2 分9. 可持续发展要求A. 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B. 无须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但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C. 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D. 可以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E. 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满分:2 分10.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基本容有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 生产力与政治体制的矛盾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满分:2 分11. 资本集中是A. 资本家把企业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B. 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C. 通过竞争大资本吞并小资本实现的D. 通过信用、特别是组织股份公司来实现E. 增加社会资本总额的主要手段满分:2 分12.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包括A. 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建立提供物质基础B. 资本主义制度灭亡提供了制度前提C. 人民专政制度创造了政治前提D. 中国不能退回半殖民半封建社会E. 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满分:2 分13. 资本原始积累过程A. 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B. 是采用暴力手段强迫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货币财富集中到少数人中C. 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经济条件的历史过程D. 以剥削广大农民生产资料为其全部过程的基础E. 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部进行的满分:2 分14.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A. 二者本来是同一个东西B. 前者是后者的转化形式C. 后者是前者的本质D. 前者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E. 后者体现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满分:2 分15. 资本的有机构成就是A. 资本的技术构成B. 资本的价值构成C. 资本的物质构成D. 可用公式c:v表示E.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满分:2 分16.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包括社会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B. 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C. 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基础之上D. 不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E. 是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满分:2 分17. 商品的价格是A. 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B.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C. 由价值决定的D. 由使用价值决定的E. 受供求关系影响的满分:2 分18. 资本主义地租及其本质是A. 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B. 租金C. 平均利润的一部分D. 体现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之间的生产关系E. 农业资本家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额利润满分:2 分19. 非公有制经济中按要素分配的分配形式包括A. 个体经济的收入B. 私营经济的收入C. 外商独资企业的收入D.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公私合营企业的收入E. 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满分:2 分20.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A. 使商品生产从物物交换转变为商品流通B. 可以用价值符号来代替C. 必须是具有十足价值的金币D. 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分离E.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满分:2 分21. 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包括A. 利润B. 平均利润C. 利息和地租D. 银行利润E. 垄断利润满分:2 分22. 下列关于信息化和工业化说确的是A. 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 工业化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C. 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并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现实需求D. 必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E. 工业化的发展会不断推动和加速信息化的发展满分:2 分23. 剩余价值畴A. 是指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B. 其源泉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价值C. 是剩余产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表现形式D. 是劳动力新创造的全部价值24.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A. 单个资本增大B. 土地价格有上升趋势C. 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D.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E.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满分:2 分25.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A. I(v+△v+m/x)=II(c+△c)B. I(c+v+m)=I(c+△c)+II(c+△c)C. I(c+v+m)=Ic+IIcD. II(c+v+m)=I(v+m)+II(v+m)E. II(c+v+m)= I(v+△v+m/x)+ II(v+△v+m/x) 满分:2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