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阻燃防火电缆阻燃标准与耐火等级介绍
目前,电缆行业习惯将阻燃(FireRetardant)、无卤低烟(LowSmokeHalogenFree,LSOH)或低卤低烟(LowSmokeFume,LSF)、耐火(FireResistant)等具有一定防火性能的电缆统称为防火电缆。
阻燃电缆(FlameRetardant)
阻燃电缆的特点是延缓火焰沿着电缆蔓延使火灾不致扩大。
由于其成本较低,因此是防火电缆中大量采用的电缆品种。
无论是单根线缆还是成束敷设的条件下,电缆被燃烧时能将火焰的蔓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可以避免因电缆着火延燃而造成的重大灾害,从而提高电缆线路的防火水平。
无卤低烟阻燃电缆(LSOH)
无卤低烟电缆的特点是不仅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而且构成低烟无卤电缆的材料不含卤素,燃烧时的腐蚀性和毒性较低,产生极少量的烟雾,从而减少了对人体、仪器及设备的损害,有利于发生火灾时的及时救援。
无卤低烟阻燃电缆虽然具有优良阻燃性、耐腐蚀性及低烟浓度,但其机械和电气性能比普通电缆稍差。
低卤低烟阻燃电缆(LSF)
低卤低烟阻燃电缆的氯化氢释放量和烟浓度指标介于阻燃电缆与无卤低烟阻燃电缆之间。
低卤(LowHalogen)电缆的材料中亦会含有卤素,但含量较低。
这种电缆的特点是不仅具备阻燃性能,而且在燃烧时释放的烟量较少,氯化氢释放量较低。
这种低卤低烟阻燃电缆一般以聚氯乙烯(PVC)为基材,再配以高效阻燃剂、HCL吸收剂及抑烟剂加工而成。
因此这种阻燃材料显著改善了普通阻燃聚氯乙烯料的燃烧性能。
耐火电缆(FireResistant)
耐火电缆是在火焰燃烧情况下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正常运行,可保持线路的完整性(CircuitIntergrity)。
耐火阻燃电缆燃烧时产生的酸气烟雾量少,耐火阻燃性能大大提高,特别是在燃烧时,伴随着水喷淋和机械打击震动的情况下,电缆仍可保持线路完整运行。
阻燃电缆标准及等级
电缆涉及火灾安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CO2电缆的阻燃性、烟雾的密度和气体的有毒性。
美国防火标准较关注前两个问题,但是欧洲和美国对火灾安全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
美国传统的概念认为:火灾的根源在于一氧化碳(CO)毒气的产生以及其后的燃烧过程中CO转化为CO2的热释放,因此,控制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量可减少火灾的危害。
欧洲传统以来深信:在燃烧中产生的卤酸(HCL)释放量、气体腐蚀性、烟雾浓度及气体毒性是决定人们能否安全脱离火灾现场的主要因素。
阻燃ABS基本知识
①处理ABS阻燃时一定要考虑冲击强度是否下降、热变形温度、熔体流动指数和光稳定
性是否受到影响。
常用的有十溴二苯醚、溴化环氧树脂(BER)、四溴双酚A等。
一些新开发的溴化环氧树脂(BER)能保持ABS原有的热稳定性、热老化性、加工性、光稳定性以及阻燃剂本身不渗出等特点。
②这里为保证原有的抗冲击强度、光泽性以及透明度,可使用胶体五氧化二锑为阻燃协效
剂。
③GE公司开发的阻燃硅树脂SFR 100和SFR 1000能有效地应用于聚烯烃阻燃处理中,
当它们与硬脂酸镁或A TH、APP以及季戊四醇联用时,不仅能促进炭层的形成,以阻止烟的产生和阻挡火焰的蔓延,还能改善聚烯烃表面的光滑性。
尤其与硬脂酸镁合用时可提高阻燃体系的抗冲击强度,所以硅树脂在ABS、HIPS的阻燃处理技术中是一种很好的阻燃剂,可惜价格太贵,非特殊用途,一般很少有人问津。
我国ABS阻燃树脂符合国外标准
ABS项目组先后开展了ABS基体树脂改性、阻燃剂改性及复配、纳米黏土分散研究,以及结构性能表征和纳米黏土/膨胀型阻燃剂复合阻燃ABS树脂中试生产与性能测试,重点对纳米黏土与膨胀型阻燃剂复配体系的开发及不同阻燃体系的协同作用、纳米黏土在复合阻燃ABS树脂中的作用、纳米黏土/膨胀型阻燃剂复合阻燃ABS树脂的加工工艺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科研人员选择合适的膨胀型阻燃剂并对其改性,使ABS与纳米黏土匹配,产生协同效应。
ABS在达到预期阻燃级别的前提下,低成本纳米黏土的加入可减少阻燃剂的用量。
另外,通过纳米黏土和阻燃剂的表面处理,添加增容剂、加工改性剂等方法,解决了纳米黏土/膨胀型复合阻燃体系与ABS基体的相容性问题。
ABS和PS塑料的区分新方法和常用方法介绍
1.新方法:用乙酸乙酯擦,ABS不起丝,HIPS会起丝,但只是指纯的。
2.常用方法:ABS,PS的识别方法有很多种,就ABS而言,表面亮度好,韧性优于PS,火烧后表面会有密密麻麻的小孔,味道有淡淡的甜味;PS又分GPPS,HIPS,EPS三种,较脆,透明的产品较多,HIPS的亮度一般,韧性比ABS要逊色一点,火烧后表面光亮,有苯乙烯的味道。
HIPS的截断面发白,但GPPS没有,EPS主要用于泡沫。
电视机壳料而言,有ABS,HIPS之分,一般要根据表面特征,物理特征来区分,表面的亮度好的一般是ABS,用钳子掰时ABS要优于HIPS ,其硬度较高,需要力度大一些,然后根据火焰与味道来区分。
ABS物理和化学性能指标
ABS塑料
化学名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4-0.7%
成型温度:200-240℃干燥条件:80-90℃2小时
特点:
1、综合性能较好,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电性能良好.
2、与372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制成双色塑件,且可表面镀铬,喷漆处理.
3 、有高抗冲、高耐热、阻燃、增强、透明等级别。
4、流动性比HIPS差一点,比PMMA、PC等好,柔韧性好。
用途: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磨耐磨零件,传动零件和电讯零件.
成型特性:
1.无定形料,流动性中等,吸湿大,必须充分干燥,表面要求光泽的塑件须长时间预热干燥80-90度,3小时.
2.宜取高料温,高模温,但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70度).对精度较高的塑件,模温宜取50-60度,对高光泽.耐热塑件,模温宜取60-80度.
3 如需解决夹水纹,需提高材料的流动性,采取高料温、高模温,或者改变入水位等方法。
4、如成形耐热级或阻燃级材料,生产3-7天后模具表面会残存塑料分解物,导致模具表面发亮,需对模具及时进行清理,同时模具表面需增加排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