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种子发芽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与意义
意义:种子发芽率是种子质量的4响必检指标之一。

正确及时确定种子发芽率对种子分级、种子收购调运、种子贮藏加工、防止发芽率过低的种子下田、确定合理的播种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计算前三天的发芽势及发芽率。

熟悉种子的发芽条件,掌握标准发芽实验的操作技术,以及单子叶幼苗和双子叶幼苗的主要构造幼苗鉴定标准和结果计算方法,并将实验结果和种子质量标准中发芽率或规定值进行比较,判定种子批质量的优劣。

实验原理
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某些植物的种子还需要光照或黑暗。

在实验室内,根据不同作物种子发芽所需的外界条件控制发芽所需,即根据作物种子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发芽床、适宜的发芽温度及光照,保持发芽床事宜的水分,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种子发芽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
材料:波斯菊种子若干
用具:培养皿、滤纸、镊子、滴瓶药品:高锰酸钾溶液
试验方法
用具消毒:本实验的相关器具及实验用的种子皆在实验前进行消毒处理。

制备发芽床:先在培养皿内平整的垫两张滤纸,再用蒸馏水浸湿待用。

数种子:
随机取用若干种子待用。

制床:将准备好的培养皿划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随机摆放20粒种子。

图1)将培养皿盖好,放在室内待其发芽。

(期间时常对其进行浇水保持滤纸湿润
及开盖通风)发芽率、发芽势的概念
发芽率是指发芽终期在规定日期内的全部正常发芽籽粒粒数占供检籽粒粒数的百分率。

发芽势是指发芽试验初期在规定的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
种子发芽率=(发芽种子粒数/供试种子粒数)X 100%
种子发芽势=(发芽势天数内的正常发芽粒数/供试种子粒数)X 100%
观察记录表共80颗种子(第十天后经确认剩余种子已无再发芽可能)
区域天数Day
1Day
3
Day
5
Day
7
Day
10
108131313 2011151515
3012181818
4
010121212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率
区域一:65%
区域二:75 %
区域三:90 %
区域四:60 %
总平均发芽率:72.5 %
实验不足与反思:
1、实验的记录时间不够严谨,容易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

2、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滤纸湿润,但是由于无法全程照看导致培养皿出现过滤纸变干的情况。

3、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实验过程无法做到无菌。

图二Day 3 图三Day 5 图四Day 7
实验第三天的发芽势
区域
一:
40%
区域
二:
55%
区域
三:
60%
区域
四:
50%
总平均发芽势;51.25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