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建设工程方案数据中心建设工程目录第一章总体设计方案 (6)1.项目概述 (6)2.机房环境指标 (7)第二章装修系统 (8)1.平面设计 (8)2.装饰设计描述 (8)2.1.................................. 地面82.2.................................. 顶面82.3.............................. 墙、柱面92.4................................ 隔断墙92.5.................................. 其它9第三章空调系统 (9)1.设计范围 (9)2.机房空调系统 (9)2.1机房内设计参数 (9)2.2机组选型方案 (10)2.3新风系统 (10)2.4排风系统 (11)第五章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22)1. 门禁系统设计 (22)1.1.系统概述 (22)1.2.系统主要功能 (22)2. 视频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 (23)3. 设备及环境监控系统 (24)4.1需求分析 (24)4.2系统设计 (24)第六章服务器机柜及冷通道 (29)1.机柜产品配置: (29)2.冷通道产品功能: (31)1.1冷通道产品配置 (32)第七章部分案例 (34)第一章总体设计方案1.项目概述数据机房建设项目包含机房装修、机房供配电系统、机房照明系统、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机房空调及通风系统、机房专用机柜及冷通道系统、机房环境监控及安防系统等系统。
所有的系统设计按照《电子信息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规范机房进行设计。
根据需求和实际场地情况,对功能房间分隔如下:楼层功能区面积/平米空调形式灭火形式主机房精密空调七氟丙烷灭火网络机房精密空调七氟丙烷灭火UPS配电室精密空调七氟丙烷灭火监控中心舒适空调便携式干粉灭火备品备件室舒适空调便携式干粉灭火参观通道/ 便携式干粉灭火过渡间/ 便携式干粉灭火2.机房环境指标电子计算机机房是以建筑为依托、以数据为保障建立一个特定的电子环境空间。
作为建筑行业的特殊专业,机房的环境建设尤为重要。
本机房按照A级标准设计:1)温湿度:区域指标开机时停机时主机房区(专用空调区域A级)温度,℃夏季冬季全年23±1 20±1 5~35 相对湿度,%45~65 40~70 温度变化率,℃/h<5,不凝露<5,不凝露机房辅助区(非专用空调区域 B级)温度,℃15~30 5~35相对湿度,%40~70 20~80温度变化率,℃/h<5,不凝露<10,不凝露2)尘埃:主机房在静态条件下,粒度≥0.5μm,个数≤18000粒/dm3 。
3)噪音: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情况下,主机房中心位置<65dB。
4)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1KV。
5)照度:主机房>500Lx,无眩光;辅助机房>300Lx,眩光限制等级为I级;应急照明>50Lx。
6)接地:接地电阻<1Ω;零地电位差<1V。
7)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于126dB。
8)主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9)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00mm/s2第二章装修系统1.平面设计根据现场情况,机房设备平面布局,在主机房入口采用斜坡,充分考虑机房内设备的搬运、人员的流动,使机房设计更加趋于合理。
2.装饰设计描述2.1.地面目前机房内常用抗静电活动地板,此种材料抗静电、耐磨、耐污染、不打滑、满足荷载要求。
抗静电活动地板的种类较多,根据其基层材料可分为陶瓷、钢质、复合三大类。
地板的厚度视厂商及型号而略有不同。
本次地面铺设抗静电活动地板。
2.2.顶面按照《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吊顶材料应选用A级装修材料。
机房常用的材料为铝合金吊顶(包括铝合金微孔板、铝合金格栅、铝合金挂片等),此种材料不吸尘、不起尘、吸音、易清洁、便于安装及维修吊顶内管线。
本次设计中采用铝合金方板吊顶。
2.3.墙、柱面内墙装饰的目的是在满足功能房间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创造一个舒适、美观而整洁的环境。
在本次设计中墙面采用彩钢板饰面。
2.4.隔断墙主机房外落地窗采用实砖砌墙封堵,预留通风孔。
2.5.其它●踢脚:本次设计区域采用不锈钢踢脚线。
●门窗:机房门采用甲级钢制防火门规格为:2300*1500mm。
第三章空调系统1.设计范围设计范围详见下表:楼层功能区空调形式新风排风一层主机房精密空调吊卧式新风机排风排烟机一层网络机房精密空调吊卧式新风机排风排烟机一层UPS配电室精密空调吊卧式新风机排风排烟机一层监控中心舒适空调吊卧式新风机排风排烟机一层备品备件室舒适空调吊卧式新风机排风排烟机一层参观通道/ 吊卧式新风机排风排烟机一层过渡间/ / /2.机房空调系统2.1机房内设计参数专用空调区域(服务器机房):夏季:温度23±1℃,相对湿度45~65%冬季:温度20±2℃,相对湿度45~65%温度变化率:<5℃/h,并不得结露。
2.2机组选型方案精密空调负荷计算方法:冷负荷=((围护结构传热量)+(设备发热量)+(人员散热量)+(照明的发热量)+(新风耗冷量))×冗余系数计算结果如下表:机房冷量规划机房精密空调负荷估算-IT设备列号功能房间设备冷负荷(KW)围护结构冷负荷(KW)照明冷负荷(KW)人员冷负荷(KW)总冷负荷(KW)数量(台)配置品牌型号配置单台冷负荷(KW)运行方式服务器机房一略略略略略4略40KW3主+1备服务器机房二略略略略略4略40KW3主+1备其他区域(网络及配电机房)略略略略略2略40KW1主+1备份方式运行,服务器机房二设计配置4台40KW行间级风冷精密空调,采用3主1备份方式运行,其他区域(网络及配电机房)设计配置2台40KW房间级下送风风冷精密空调,采用1主1备方式运行,室外机安装于一楼户外平台。
2.3新风系统机房与机房外走道的压差不应小于4Pa,与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10Pa。
但压差不宜过大,一般与其它房间、走道间的压差不应大于40Pa。
保持机房合适的正压,使压差在门缝间隙向外泻压,并阻挡尘粒及潮气浸入。
机房区设独立新风系统,新风量按机房内不小于2次/h换气计算,采用1台吊卧式新风机新风量分别为800m3/h。
新风直接引自室外,通过亚高效新风过滤机对其进行过滤,以保证机房的洁净度,经过处理和过滤后的新风送至机房内。
实际配置以新、排风厂家深化设计为准;2.4排风系统在气体灭火区域需设置排气设备,将消防灭火后室内的气体排出室外。
排气量按换气次数5次/h计,采用一台排风机排风量为1000m3/h。
实际配置以新、排风厂家深化设计为准;第四章电气设计方案供配电系统是机房工程的核心,全面考虑用户对机房供配电的需求后进行合理设计,确保机房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和先进性。
一个高品质的机房供配电系统体现在:高冗余、高容错,有防雷、防火、抗电网浪涌、静电泄漏等功能,良好的接地系统、防雷系统等。
科学合理的供配电系统是保证机房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
✧防雷:本次工程计算机房交流配电系统采用三级防雷。
第一级通过大楼低压配电室内加装防雷器实现(由大楼完成);第二级通过UPS配电室内的市电配电柜中加装防雷器实现;第三级通过UPS输出配电柜中加装防雷器及具有防电涌功能机柜PDU实现。
,✧防火:电缆(电线)均选用阻燃型ZR产品、应急电源线选用耐火型NH产品。
✧防水:活动地板下的金属线槽全部通过支架离地安装。
✧抗干扰:所有电缆(电线)均采用镀锌金属线槽及镀锌电线管保护敷设,所有金属管、金属线槽均可靠接地。
计算机设备末端配电电缆选用屏蔽型电缆。
强电线槽敷设在机柜的正面,弱电线槽敷设在机柜的背面。
弱电线槽与强电线槽平行敷设时,至少相距500mm。
✧良好的接地系统:机房内设有四种接地形式,即:交流工作地、计算机专用直流地安全保护地、防雷保护地。
本次工程沿引大楼综合接地系统。
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1.设计依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34-200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T54-9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2.计算机配电要求2.1计算机机房电源✧频率:50Hz✧电压:380V/220V✧相数:三相五线制2.2计算机机房供电电源指标指标级别A B C项目电压变动(%)-5 ~ +5 -10 ~ +7 -15 ~+10周波变化(HZ)-0.2 ~ +0.2 -0.5 ~ +0.5 -1 ~+12.3计算机机房供电等级根据计算机的性能、用途和运行方式(是否联网)等情况,供电电源质量等级分为3级(A、B、C),见下表:项目 A B C稳态电压偏移范围(%)±2 ±5+7 -13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0.2 ±0.5 ±1 电压波形畸变率(%)3-5 5-8 8-10 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0-4 4-200 200-1,500 本次机房工程供电电源质量需满足B级标准。
3.设计内容✧机房UPS供配电系统✧机房动力供配电系统✧机房照明、应急照明系统✧机房接地系统✧机房防雷系统4.供配电系统4.1计算机系统供配电:计算机设备供电采用“单路市电+UPS不间断电源”供电方式,电源通过UPS稳频稳压后,给计算机设备供电,保证计算机设备的电能质量和可靠运行。
本次工程的机房计算机供配电系统根据现场情况,UPS系统设计2台320KVA模块化UPS,2N方式运行,单模块为40KW,本次共设置8个40KW单模块,运行方式单机为3+1(备份)配电系统后备电池时间60分钟。
机房内所有计算机负荷(服务器机柜、网络机柜等)均为单路UPS电源供电。
具体详见配电系统图:4.2动力系统供配电:1)机房动力电由园区低压配电房引入1路市电至机房UPS配电室输入柜AT1,为机房提供独立的供电电源。
设计规划配电柜AT2,为机房所有动力设备提供市电电源;2)机房新风设备供配电机房内新风及排风设备电源,由AT2供给。
3)机房内墙面市电辅助插座、照明灯具供配电设计规划市电照明配电箱及应急照明配电箱,市电照明配电箱为照明、市电插座等提供市电电源,灯具采用分区分路控制的原则,以利于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