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8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
好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受到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基本训练,较好地掌握
本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能从事有关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
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复杂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理论与
实践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与特色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系统工程、自动检
测与仪表、计算机及微处理器技术与应用、运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
的基本能力。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应用计算
机软、硬件技术于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较强
的协作与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
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
础和外语使用能力;
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
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
3、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
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 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
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5、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三、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核心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拖动、过程控制、运动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等。

五、学位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六、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制
本专业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

2.毕业最低学分
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中全部规定内容学分185学分。

其中通识核心课52学分、素质拓展课20 学分、学科基础课27.5学分、专业核心课42学分、专业拓展课43.5学分。

七、授予学位及要求
符合三峡大学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八、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2.
九、课程设置总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