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2015•四川)设集合A={x|﹣1<x<2},集合B={x|1<x<3},则A∪B=()
A. {x|﹣1<x<3}
B. {x|﹣1<x<1} C.{x|1<x<2} D. {x|2<x<3}
考点:并集及其运算.
专题: 集合.
分析:直接利用并集求解法则求解即可.
解答:解:集合A={x|﹣1<x<2},集合B={x|1<x<3},
则A∪B={x|﹣1<x<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并集的求法,基本知识的考查.
2.(5分)(2015•四川)设向量=(2,4)与向量=(x,6)共线,则实数x=()A.2 B. 3 C. 4 D. 6
考点: 平面向量共线(平行)的坐标表示.
专题: 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利用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得到坐标的关系求出x.
解答:
解;因为向量=(2,4)与向量=(x,6)共线,
所以4x=2×6,解得x=3;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向量共线的坐标关系;如果两个向量向量=(x,y)与向量=(m,n)共线,那么xn=yn.
3.(5分)(2015•四川)某学校为了了解三年级、六年级、九年级这三个年级之间的学生视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拟从这三个年级中按人数比例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则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 抽签法B.系统抽样法C.分层抽样法D. 随机数法
考点: 收集数据的方法.
专题:应用题;概率与统计.
分析: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经常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
解答:解:我们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
而事先已经了解到三年级、六年级、九年级这三个年级之间的学生视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这种方式具有代表性,比较合理.
故选:C.
点评:本小题考查抽样方法,主要考查抽样方法,属基本题.
4.(5分)(2015•四川)设a,b为正实数,则“a>b>1”是“log2a>log2b>0”的( ) A.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考点: 充要条件.
专题: 简易逻辑.
分析:先求出log2a>log2b>0的充要条件,再和a>b>1比较,从而求出答案. 解答:解:若log2a>log2b>0,则a>b>1,
故“a>b>1”是“log2a>log2b>0”的充要条件,
故选:A.
点评:本题考察了充分必要条件,考察对数函数的性质,是一道基础题.
5.(5分)(2015•四川)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π且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是()
A. y=cos(2x+
) B.y=sin(2x+)
C. y=sin2x+cos2
x
D.y=sinx+cosx
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
专题: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分析:求出函数的周期,函数的奇偶性,判断求解即可.
解答:解:
y=cos(2x+)=﹣sin2x,是奇函数,函数的周期为:π,满足题意,所以A
正确
y=sin(2x+)=cos2x,函数是偶函数,周期为:π,不满足题意,所以B不正
确;
y=sin2x+cos2x=sin(2x+),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周期为π,所
以C不正确;
y=sinx+cosx=sin(x+),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周期为2π,所以D
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函数的奇偶性以及红丝带周期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
6.(5分)(2015•四川)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s的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