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成因与预防策

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成因与预防策

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成因与预防策略“早恋”,作为校园热词,触动着每一位家长和老师敏感的神经,长期以来,关于中学生“早恋”的话题,我们或者闪烁其辞,或者闻之色变。

不过,无论我们如何讳莫如深,可这类棘手的问题却是无法回避得了的!
如今在我们身边,一提起相关孩子们教育最伤脑细胞的话题,最令人烦心忧虑的事情,恐怕很多老师和家长朋友都会想到孩子的“早恋”问题,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孩子们的早恋。

当前,在初中学习的孩子,出现早恋问题或者有早恋倾向的,非常普遍,七年级小同学中,超过四分之一,八九年级这类现象比例会更大,而初中生早恋往往会引发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孩子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所以关于初中生早恋问题的注重、研讨与预防,决非杞人忧天,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一、初中生“早恋”的成因分析: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作为有思想有意识有生活体验和社会感知的人,七情六欲是与生俱有的,哪怕是以前天真无邪、单纯玉洁的孩子。

况且出现这种“早恋”现象的诱因是多方面的。

(1)青春期之内因萌动。

十四五岁的初中生,不知不觉已告别了童年,步入了生理发育的黄金时期——青春期,此时的孩子逐步由稚嫩单纯,转入了青春萌动,多了很多新奇、懵懂、迷茫、神秘、叛逆……心中有了种莫名的波澜涌动,又不知该如何舒张。

那个妙龄少女不怀春,那个风华少男不钟情?这个花季中,孩子们的心中也思潮澎湃,春意骚动,朝夕相处的男女同学开始彼此留意、频传纸条、音来讯往了。

同窗缘、朋友谊、抑或知己情,朦朦胧胧……
(2)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外因撩绕。

新时代的文化多元化发展,思想、舆论、信息的自由传播,书刊、影视、网络传媒的广泛普及、尤其是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主题风格、不同情趣品味、不同艺术品位的广告宣传、影视作品、娱乐场景、生活演绎,雅俗相融、优劣杂呈,很多不适宜少年儿童的书刊画报、影视剧作、充斥社会市场,贯穿传媒视角,看看那些宫廷艳情剧、家庭泡沫剧、校园嬉戏剧,演着演着就入了怀、亲了嘴、开了房、上了床,孩子们还能想些啥呢!偶尔一家人坐一起看着看着就有了很多纠结和尴尬,适合少年儿童的影视作品还真找不到几个!你说闹不闹心?
(3)家庭教育空位的殆误。

孩子出现早恋现象,与家庭教育也有很大关系,孩子进入初中后,很多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沟通越来越少了,绝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住宿,每周仅有两天时间在家中父母身边学习生活,五天时间基本都在父母的视线外活动,甚至还有很多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的思想状况、活动方式、交往圈子父母缺乏充分了解,情感交流中难免有了隔阂,而且绝大部分父母更多的仅仅关心孩
子的学习成绩和衣食冷暖,却疏忽了孩子们已悄然进入了青春期,他们的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时候他们更需要情感上的交流,和思想上的疏导,排解他们青春期的焦虑情绪,指点青春期的心理迷茫。

逐渐形成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自我理解缺陷与理想情趣的迷失。

我们所遇到的出现早恋倾向的问题学生,大都是学习不认真,马马虎虎,缺乏明确的理想目标,没有对人生价值的认真思考,在迷乱无序中苟且,在空虚无聊中瞎混,生活无方向,精神无追求,情趣无寄托,百无聊赖中还能做些啥事呢,就是找几个混混闲扯淡,热衷于交朋结友,弄些花点子来,在亦真亦幻中聊以慰藉麻醉自我。

二、初中生早恋的预防策略:
(1)家长与学校要重视孩子们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经常关心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了解并掌握青少年青春期心理变化规律,多采用孩子容易接纳的方式方法与他们交流思想,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早恋倾向,通过心理咨询,真诚交流来沟通、疏导,不要动辄猜疑逼问、严厉斥责,或者挖苦讽刺,伤害他们的自尊。

告诉孩子青春期出现情绪躁动是正常现象,这个时期与同学相处,尤其是与异性同学的交流,是不可回避的,也是必须面对的,与异性同学也应该团结合作,友好相处,甚至对异性同学有好感也是人之真本性,但同时还应该告诉孩子,与异性同学频繁交往或热情过度,往往会产生一些复杂的感情纠纷,与自已与别人的生活学习都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

因为这个时期你们都还很稚嫩弱小,还不能承载得了很多责任和压力。

(2)面对这个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既庆幸孩子们在富足的物质供给和多彩的精神交流中享受生活快乐成长,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为来自社会不同层面的负面信息的侵染而担忧,开放的市场交易、纷呈的文化快餐、迅捷的网络传媒,百花争艳中也难免隐匿着罂粟荊棘,尚且稚弱的孩子们还要学会拒绝诱惑,何其难矣。

这就需要父母和老师时时引导,指点迷津,协助他们甄别优劣,增强免疫力。

一旦发现有不适宜青少年的书籍、影视、信息,就即时告诫孩子要远离黄赌毒,果敢地拒绝。

对于瘁不及防已经接触到的粗滥庸俗的书刊和影视品,理应委婉地告诉孩子,那些属于贻害误人的流毒污物,不适宜他们赏玩。

切莫粗暴打骂让他们更逆反,自暴自弃。

(3)与青春期的孩子多实行谈心,注重他们身心变化,尤其是要多关心他们的情感体验。

老师和家长要与孩子坦诚相待,做孩子们的心灵朋友,让他们愿意和你说心里话,倾诉自已的心灵之声,孩子毕竟与我们有着一二十年的时代差异,与我们过去的经历大不相同,与我们现在的理解和想法也大相径庭,岂能用我们的感觉揣度他们呢?长年在外的家长,也要通过书信、电话、短信与孩子保持联系,实行沟通。

(4)实行励志教育,用典型的教育故事勉励孩子,学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树立宏远理想志向,为自己的学习定一个奋斗目标。

谈谈人生的意义,形成准确的价
值取向,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追求高雅的情趣,让孩子能够体验到读书、学习、健康娱乐的乐趣,通过合理的方式排遣情绪,张弛有度,自得其乐。

(5)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以平和的态度协助孩子澄清思想,矫正行为。

一旦发现孩子有早恋倾向或已沉溺恋爱之潭,父母和老师都切莫急躁,雷厉风行地直接质问当事人,将事态扩大,要么弄得孩子极为反感,和我们完全对立不配合纠改,要么思想压力过大,情绪低落,从此精神溃萎,造成心理伤害。

最好是仔细了解情况,分析孩子真实的意图和交往水准,找出出现这种问题的诱因,与孩子静下心谈谈,指出他们这种思想理解和行为表现的利害关系。

可通过个别谈话,或书面诫勉等方式借用他人的同类故事喻之以义,晓之以理,让孩子理解到自己的错误,并告诫孩子该如何准确处理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真正明白:
初中生正年少,恋爱太过早;
早恋伤感情,误年华;
莫将友情作爱情;青苹果多苦涩;
功成业就了,天涯何处无芳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