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语法讲解—语法属性与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讲解—语法属性与特点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 何有于我哉?”(《论语》——“为”;动词前,引出主 动者)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被”、 “见”,动词前,不引出主动者)
“有制人者,有为人所制者。”(《管子》“为……所”, 动词前,引出主动者)
22
当代语法的细微变化:词性活用
8
古代的语法研究
“夫质有精粗,谓之好恶,心有爱憎,称 为好恶……此等或近代始分,或古已为 别,相仍积习有自来矣。余承师说,皆 辩析之。”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9
古代的语法研究
诗用实字易,用虚字难”(明·李东阳), 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 盖一句中,必用虚字以为衬贴。(清·王
鸣昌)
——语音
我 - 是 - 大学生
——词汇
主- 谓- 宾
——语法
陈述对象 - 判断词 - 判断对象 ——语义
3
定义:组词造句的规则
我打球 鸟唱歌 天下雨
花谢了 作业做完了 水清了
4
我打球——球打我——球我打——打我球 辣不怕——不怕辣——怕不辣
画了一个圆圆的圈。 圆圆地画了一个圈。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
12
50年代是中国语法学研究的高潮
1. 主语与宾语讨论:“台上坐着主席 团”
2. 单句与复句讨论:
3. 词类划分标准的讨论
4. 字与词的讨论
5.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1956),“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
讨论会”(哈尔滨,1981),该语
法体系沿用此今。
13
四.语法的性质:
24
当代语法的细微变化:动词作宾语
玩心跳 玩刺激 穿暴露 吃回扣 很受伤 很形式
玩激动 吃萧洒 吃床板 吃瓦片 很人文 很教条
25
3.语法的民族性
不同语言的语法有共性也有个性。语言 个性这就是该语言的民族性。
每一种方言,在与民族共同语之间有着 共同性之外,也会有着自己的特点。
语言之间有着共性,也有着个性。只研 究人类语言共同语法的叫做普遍语法。
19
2.语法的高度稳定性
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和词汇,要缓慢得 多。一种新的语法现象兴起、消失、演 变,往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语法和基本词汇是决定一种语言性质的 两个最主要标准。
20
语法的稳定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不治将益深。《韩非子》
他写了一个大字。 他大大地写了一个字。
5
什么是语法学
语法学是有关语法研究的学问,是对语 法的成体系的理论阐述和概括。语法是 客观存在,语法学是人对语法研究的结 果。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方法能建构不 同的语法学理论。
6
词法和句法
语法就是组词造句的规则。语法分词法 和句法两部分。
词法的是有关词语构造的方法和规律; 句法的是有关组词成句的方法和规律。
7
二.古代的语法研究
《春秋》:“僖公元年,夏六月,邢迁于 陈 仪 。 ” ——《 公 羊 传 》 : “ 迁 者 何 ? 其 意也。迁之者何?非其意也。”
杨树达:“此明示同一动字有内动外动二 用法之不同也。”
陈望道:“可以算是文法上自动和他动的 辩别的提示……假使将就一点,那也未尝 不可算是现代所谓文法的研究。”
(你的病在肠胃,不治疗的话将会更加严重)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
(所以君子要就不打仗,要打的话就必定能战 胜它
21
语法的稳定性:
汉语古今被动句的发展:最早产生于西周,以“于 字句为主;汉后以”为……所……“为主;唐后以” 被“为主。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于”;动词后)
10
三.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
1. 马建忠《马氏文通》1898 2.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 3.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1944 4.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4 5.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4 6.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948
11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 1951,6,6-12,15,46次。 1952年10月结集出版)
现代汉语语法
一、语法概说
1
要点
一.重要术语:语法-语法学-词法-句法 二.古代的语法研究 三.现代的语法研究 四.语法的性质 五.语法的单位 六.普通话语法与方言语法 七.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2
什么是语法
语音的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 基本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
我是大学生
Wo shi daxuesheng
崔主持这回也不实话实说了,假惺惺地扮起给 人家介绍对象的媒人来,手也没处放 了,话也不会 说了,平时诙谐机智的风采全不见了;末了还用那 种特别业余的假唱戕害了一把观众的耳朵。
(《南方日报》2000,2,21)
23
当代语法的细微变化:超常的动宾搭配
崔主持这回也不实话实说了,假惺惺 地扮起给人家介绍对象的媒人来,手也 没处放 了,话也不会说了,平时诙谐机 智的风采全不见了;末了还用那种特别 业余的假唱戕害了一把观众的耳朵。 (《南方日报》2,21)
16
语法的抽象性:
1. 我和同学 昨天 在上弦场 踢了
2. 一大群鸟 一大清早 在树上 唱起了
3. 乌黑的天空 刹那间 雨。
下起了
足球。 歌。 倾盆大
语法:主语
状语1 状语2
谓语
宾语
语义:陈述对象 时间修饰 处所修饰 陈述语 支配对象
17
语法的抽象性:
我和同学 关系
一大群鸟
乌黑的天空 关系
1. 抽象性 2. 稳固性 3. 民族性 4. 生成性 5. 系统性
14
1.语法的抽象性
语法不研究具体词、短语、句子的意义 内容,而是研究它们之间共同的组合方 式和类型。
15
语法的抽象性:
我
打
鸟
唱
天
下
球。 歌。 雨。
主语————谓语———宾语
(句法关系)
叙述对象——陈述语——支配对象 (语义关系)
“ 我”——“同学”:属并列
“一大群”——“鸟:偏正关系 ”乌黑的“——”天空“:偏正
主语内部的语法关系不同。
18
语法抽象性与词汇抽象性的区别:
语法的抽象性是相对于语言单位的结构 规则而言,是对规则的抽象。
词汇的抽象性是相对于客观事物而言。
笔:用于书写画画的工具。它包括:毛笔、 钢笔、铅笔、水彩笔、圆珠笔、油性笔、粉 笔……,也包括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笔:派 克笔、金星笔、斑马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