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思想政治_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_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多彩的消费》教学设计【导学案】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课前预习案】【复习目标】1、影响消费的因素2、消费类型3、消费结构。

【复习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教材助读】(具体要求:①通读课文P17-22,规范、准确、简洁标注出下列知识。

【构建知识体系】【课堂探究案】【生活情境直击消费】张老是德州市某党政机关的一名公务员,工作稳定,月收入从去年的4000元刚涨到6000元左右(扣除个税以及住房公积金和社保)。

他的妻子在一个私企打工,月收入2000元左右,儿子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老张全家最近刚搬入新房。

过新年,买新车,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老张萌发了春节前成为“有车一族”的梦想。

问题1、老张为什么萌发了成为“有车一族”的梦想?【整理现象洞察消费】老张把买车的愿望告诉了家里的“财政部长”---他的妻子,妻子说:“现在家里只有10万元存款,把钱都花在车上,一旦我的收入减少或下岗,而儿子还要结婚,还有很多用钱的地方,还是暂时别买了吧。

”老张说:“没事,家里还有我这顶梁柱呢,我和儿子去车市看看再说”。

老张和儿子来到车市,老张发现很多款式都提不到现车,纷纷涨价了,老张忍疼割爱,暂时不买车了;儿子小张则说:“老爸,这些车都入不了我的‘法眼’,我要买质量好、安全性能高、舒适度高的进口车”。

问题2、老张和妻子、儿子尽管“达成共识”暂时不买车了,原因有何不同?【心理选择分类消费】2018年五一车展在中心广场火爆进行,很多汽车销售商都在降价促销,价格比平时优惠许多,老张一家光顾了车展,心想: “现在许多销售商在搞促销,价格比较便宜,现在不买,以后涨价再买我岂不是太亏了,得买!”,但买哪款汽车老张又犹豫了。

这时来自四个不同厂家的促销员纷纷“建言献策”,最后老张决定全款买其中一款车。

问题3、促使老张决定买车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老张全款买车属于什么消费类型?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名促销员,请你为老张“建言献策”,写一条针对本厂汽车卖点的宣传语,以抓住老张的心。

【情感认同提升消费】探究总结:请根据老张“轿车梦”的实现过程,为更多的人实现“轿车梦”,提高我国消费水平,拥有幸福生活出谋划策。

【课堂达标案】1、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 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

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D、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2、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提出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品质,讲究品牌消费,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体验式消费特点.由此可见( )①我国居民食品消费占比提升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③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④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为应对金融危机,有人提出一种新的消费观念——“新节俭主义”。

作为近年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生活方式,“新节俭主义”的核心观点是:收入虽然不菲,支出却要精打细算。

这说明“新节俭主义”①提倡理性消费、简约生活②与时下的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政策相矛盾③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④是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美德的体现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4、为了提高英语能力,小明使用信用卡透支98元购买了一本权威词典。

按消费目的划分,这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B.享受资料消费C.发展资料消费D.贷款消费5、当前,消费需求日益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

据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4%、16.4%和17.1%。

材料表明( )A.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主导产业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处于支配地位C.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D.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6、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

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试客的购买行为(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多彩的消费》学情分析这是一节高三一轮复习课,高三的学生对经济生活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初学时高一还是没有分文理方向,只是对本课基本知识零散了解,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我要把与消费相关的全本经济知识进行整合。

根据学情,本课需要创设情境,层层深入,带领孩子们一块儿完成整合的任务。

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从生活的实例出发加以引导,既要从感性提升到理性,又要把理性回归生活,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生活服务。

教学过程遵循从情景导入到情景分析又回到情景回归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联系实际和热点问题,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归纳和总结经济道理。

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层层递进,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彩的消费》效果分析1.教学手段的运用效果:教学过程当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的感官受到冲击,很大程度上的辅助了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环节中的探究案例的选择做到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环节设计思路较为清晰,结合合作探究,有针对性的用本课所学知识,有知识的总结归纳、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最后学生情感的升华,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2.学生学习方式运用的效果:教学过程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既锻炼了学生根据学习提纲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分工协作的团队合作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把课堂教给学生的效果。

3.情感升华内容设计的效果:通过设计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案例,引起学生的的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老张轿车梦的问题。

帮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践行正确的消费行为。

《多彩的消费》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作用分析】《多彩的消费》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和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方面的内容。

本课内容是从学生日常的消费入手,分析关于生活消费的相关知识,既是第一单元前两节课关于货币和价格等知识的提升,又为第四课消费与生产的关系作了相关的铺垫。

本课也是全书的基础,掌握本课的基本原理是学习其他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可以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正确认识经济现象提供有效的理论武器。

【教材结构分析】教材从各种消费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我们的消费水平。

在学生对形形色色的消费行为有了了解后,教材进一步发掘支配消费行为的主要心理,在对各种主要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进行科学点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学习以上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多彩的消费》评测练习一、【判断并改正】1.人们的消费水平,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收入水平决定的。

( )2、消费水平只与居民当前的可支配收入有关。

( )3、贷款消费就等于超前消费。

( )4、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限制了人们的消费,不符合扩大内需的新形势。

( )5、为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如今饭店“打包”风气越来越流行,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6、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意味着食品支出数额的减少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降低。

( )二、【课堂达标】1、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 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

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D、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2、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提出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品质,讲究品牌消费,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体验式消费特点.由此可见( )①我国居民食品消费占比提升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③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④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为应对金融危机,有人提出一种新的消费观念——“新节俭主义”。

作为近年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生活方式,“新节俭主义”的核心观点是:收入虽然不菲,支出却要精打细算。

这说明“新节俭主义”①提倡理性消费、简约生活②与时下的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政策相矛盾③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④是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美德的体现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4、为了提高英语能力,小明使用信用卡透支98元购买了一本权威词典。

按消费目的划分,这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B.享受资料消费C.发展资料消费D.贷款消费5、当前,消费需求日益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

据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4%、16.4%和17.1%。

材料表明( )A.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主导产业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处于支配地位C.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D.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6、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

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试客的购买行为(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一、判断改正参考答案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过去、未来、收入差距等。

3、贷款消费如果未来收入乐观就不是超前消费;贷款消费如果未来收入不乐观就是超前消费。

4、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提倡的一种普遍精神,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反对铺张浪费但不限制消费。

因此,不能把它理解为对消费的限制。

4、将吃不了的饭菜“打包”带回家,避免了浪费,不失为一种好的习惯。

但要看到,“打包”毕竟是盲目点菜的结果,最好是在点菜的时候精打细算,合理点菜。

5、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比重降低不代表实际数额降低。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

《多彩的消费》课后反思一、成功之处:1、预习效果较好。

通过问题导学,明确教学任务,层次较为清晰,重难点突出。

学生听完课后能够明确本课的知识点内容。

2、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老张的轿车梦”层层设问,从而总结出影响消费的因素,根据每一个影响消费的因素,推导出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使学生提高整合能力和概括能力。

设置的问题具有思考性和开放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