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惠州市惠阳区秋长岭湖片区

惠州市惠阳区秋长岭湖片区


1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惠州市惠阳区秋长岭湖片区 (以下简称规划区) 建设的科学引导与管理, 保证规划区合理有序的开发建设, 结合现状情况及规划区未来发展的趋势判断, 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依据: 适用的法规规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4、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6) 5、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50137-2011) 6、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2002 版) 7、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 (2005) 8、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试行) 》 (2005) 9、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2007) 10、 《惠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草案) 上层次规划及相关规划: 1、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 2、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充实完善》 3、 《惠州市近期建设规划修编(惠阳中心城区)
第五条
规划区内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或三旧改造专项 规划,均应以本规划的要求为依据。
第六条
任何针对本文件中规定内容进行的修改,必须依照相关程 序的规定,向城市规划委员会或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 出申请。
第七条
本规划自惠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之日起执行,即日起, 该地区原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自动废止。本规划由惠州市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结合道路界线、自然界线、土地权属情况和出让要求,在 地块内进行地块细分。细分地块编码采用三级编码方式, 在地块编码的基础上增加细分地块代码, 即由编制区代码地块代码-细分地块代码组成,如 QCLH-01-01 表示惠阳区 秋长岭湖片区 01 单元 01 地块。
4
第十三条
本规划所确定的地块界线或细分地块界线,在详细规划设 计和开发建设中, 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地块进行合并或细分。
第四章 建设用地性质控制
第十四条
土地使用性质:本规划土地使用性质按《城市用地分类与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50137-2011)分至中类,个别地 块分至小类。
第十五条
规划用地构成: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 743.29 公顷, 由建设用 地(H) 、非建设用地(E)两大类构成。建设用地为 661.09 公顷,包括城市建设用地 558.52 公顷,村庄建设用地 102.57 公顷;非建设用地为 82.20 公顷,包括水域用地 12.12 公顷,农林用地面积 70.08 公顷。本区城市建设用 地划分为 7 类,分别为:居住用地(R) 、公共管理与公共 服务设施用地(A)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 、工业用地 (M)、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 、公用设施用地(U) 、绿 地与广场用地(G) 。
第二十条
本规划所示原农村居民住宅用地 (H14) 的权属和用地范围 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最终划定的非农用地为准,规划对该 类用地只规定用地性质、内部道路及配套设施要求。这类 用地若进行改造需进行专题或专项研究,并结合有关政策 确定规划控制指标。其用地性质由该地块编制详细规划时 统一确定。 规划区中建设用地若与国土土地利用规划不符, 应待土规调整为城市建设用地后方可使用。
5
第十八条
本规划所确定的公共配套设施及市政设施,若安排在土地 使用权已出让的地块内,政府可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在 需要的时候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并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 单位或个人给予适当补偿。
第十九条
规划区内进行土地开发时, 确需变更规划土地使用性质时, 应符合图则确定的土地使用性质相容性规定,并经惠州市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但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等 不得任意改变其用途。具体要求详见图则。
2
(2011-2015) 》 4、 《惠州市惠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等。
第三条
规划范围:南至迎宾大道,北至秋长北一路,东至惠南大 道,西至茶园一路,与维白片区相邻。规划总用地 743.29 公顷。
第四条
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及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文件 有关规定,本文件未包括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惠州 市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及规范相关条款的规定。任何 针对本文件中规定内容进行的修改,必须依照相关程序的 规定,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本文件是进行 下一层次规划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的依 据。
第二十九条 规划区的机动车位配置标准按《惠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
规定》中的“主要项目配建停车场(库)的停车位指标”执 行。停车位配建标准:居住用地按 1 个车位/100 平方米建 筑面积;商业设施用地按 1 个车位/1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工业用地按 1 个车位/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体育场地按 15 个停车位/10000 平方米用地面积;公园按 15 个停车位 /10000 平方米用地面积。
71-01 地块,用地面积 0.32 公顷;4 处社区居委会、社区 服务站、 社区警务室, 合设于 10-01、 27-01、 46-01、 73-01 地块,非独立占地建设。
第三十三条 教育设施:本片区规划 2 所 9 班幼儿园,分别位于 27-01、
46-01 地块,2 所 12 班幼儿园,位于 49-04、79-02 地块, 2 所 15 班幼儿园,分别位于 10-01、73-01 地块与居住区 合建并独立占地; 保留 3 所小学, 位于 19-04、 29-02、 67-02
第八条
本法定文件由文本和图则构成,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3ຫໍສະໝຸດ 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第九条
发展目标:通过充分挖掘自然与人文资源,发挥自行车产 业的引擎带动作用,构建以文化塑特色、以产业促发展、 以配套提服务的田园生态般的文旅小镇;沿将军路夯实深 惠产业带,绕中部农田深耕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核,依惠 南大道布局新型产业开发区商务服务轴; 打造 “客家故里, 乡村典范” 、 “产业融城,引擎带动” 、 “服务提升,品质营 城”的地区目标愿景。 功能定位:以先进制造、生态居住、文化旅游功能为主, 集都市农业、乡村生活为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城区
及建设总量应保持不变: (1)对图则确定的地块进行合并开发的; (2)对图则确定的地块进行细分开发的。
第六章 道路交通规划
第二十五条 规划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为惠南大道和迎宾大道。 第二十六条 规划区内道路采用网状+自由式道路结构, 区内道路分为四
个等级: (1)快速路:惠南大道,红线宽度60米,双向十车道,中 间预留惠州轨道1号线线位;迎宾大道,红线宽度60 米,双向十车道; (2)城市主干路:将军路红线宽度为60米,双向十车道; 将军湖路、岭湖二路、秋长北路红线宽度为42米,双 向六车道; (3)城市次干路:秋长北一路、秋长北二路、茶园一路、 茶园二路、岭湖一路、象秋路,红线宽度为30米,双 向四车道;
第五章 建设用地使用强度控制
第二十一条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的相关规定:地块的土地使用强度以
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为控制指标,除工业用地外,各地块 开发建设时的土地使用强度原则上不得超过法定图则规定 的指标。
第二十二条 工业地块规划绿地率控制在 15%-20%,其他类型用地绿地
率均为下限规定。本规划确定的公共绿地是指面向公众公
第七章 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规划
第三十一条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模: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
设施按居住规模 6.7 万人口配置。本规划中的配套设施依 据上层次规划和本片区的人口规模综合确定,当实际人口 规模超过规划人口一定限度时,应对本规划进行必要的检 讨。
第三十二条 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本片区规划 1 处派出所,位于
8
第三十条
规划区在地块 13-04、 14-02、 19-02、 35-05、 36-05、 49-02 设置独立的社会公共停车场库,占地面积分别为 904、 3569、3572、825、2015、4440 平方米。规划区地面公共 交通场站分为三级设置: 轨道站点、 公交首末站及停靠站。 公交首末站共设 3 处,位于 14-05、30-01、77-07 地块, 占地面积分别为 6863、5264、7549 平方米。惠南大道预留 高架轨道站点二环路站。停靠站沿公交服务线路设置,在 干道上应设置港湾式停靠站供乘客上下。具体位置根据全 区公交规划确定。
6
共开放的绿化用地,在城市开发建设时须严格保障其不受 侵占。
第二十三条 规划中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的容积率控制为上
限,工业用地的容积率控制为下限,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 用地的容积率按相关主管部门依据不同行业特点所制定的 建设标准确定。
第二十四条 在规划执行过程中,遇到以下任一情况时,土地开发项目
第十六条
土地使用兼容性:法定图则中所规定的土地使用性质原则 上不宜改变,如实际开发需要进行调整,必须符合管理文 件所规定的土地使用性质兼容要求和建设用地适建范围, 并由规划管理部门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审批。
第十七条
本规划所确定的用地性质是对未来土地使用的控制与引 导, 现状已建的合法建筑与本规划规定的用地性质不符的, 可继续保持其原有的使用功能,如需改造或重建,须按本 规划规定执行。
第十条
发展规模: 本次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为 743.29 公顷, 其中 建设用地面积为 661.09 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 88.94%。 规划区居住人口规模为 6.7 万人。
第三章 地块划分及编码
第十一条
主要根据道路界线进行规划区的地块划分,编号的顺序依 次为从西至东、由北至南。地块编码采用二级编码方法, 由编制区代码-地块代码组成。
第二十八条 地块的机动车出入口距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距离应符合以下
规定: (1)沿城市主干路,除规划设置的道路,严格控制在城市 主干道上直接设置机动车出入口; (2)从道路红线的交点算起,向主干路方向延伸80米,向 次干路方向延伸60米及向支路方向延伸40米的范围 内,是禁止设置机动车开口的路段。 (3)机动车停车场出入口不宜设在城市主干路两侧,如确 需设置,应执行右进右出的交通管制。
相关主题